华信教育资源网
射频技术(第2版)
丛   书   名: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奖   项   名: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 一等奖
作   译   者:高燕 出 版 日 期:2021-11-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陈健德 
书   代   号:G0380180 I S B N:9787121380181

图书简介:

本书按照教育部最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在多年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由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编写。全书分为8章,以射频通信系统为主线逐步讲解通信系统内收发模块电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射频技术概论,高频电路基础,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反馈控制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角度调制与解调等内容。每章后设置实用案例电路分析、电路仿真演示、模块电路实验等项目,内容紧扣职业岗位技能需求。本书根据课程特点深层次挖掘与提炼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践行“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本书重难点配有例题讲解,每章都有专业名词解析、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便于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学习者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知识点和技能点授课视频,也可登录中国大学MOOC平台查找“射频技术”开展在线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各章节讲课视频、动画、课件等多元化资源,并辅以课堂讨论、章节测试,提升学习效果。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本专科院校相应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开放大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中职学校和培训班的教材,以及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书。
定价 58.0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关注 评论(0) 分享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教育部最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在多年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由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编写。全书分为8章,以射频通信系统为主线逐步讲解通信系统内收发模块电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射频技术概论,高频电路基础,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反馈控制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角度调制与解调等内容。每章后设置实用案例电路分析、电路仿真演示、模块电路实验等项目,内容紧扣职业岗位技能需求。本书根据课程特点深层次挖掘与提炼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践行“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本书重难点配有例题讲解,每章都有专业名词解析、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便于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学习者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知识点和技能点授课视频,也可登录中国大学MOOC平台查找“射频技术”开展在线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各章节讲课视频、动画、课件等多元化资源,并辅以课堂讨论、章节测试,提升学习效果。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本专科院校相应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开放大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中职学校和培训班的教材,以及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书。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380181
    开 本:16(185*260)
    页 数:212
    字 数:339

    本书目录

    第1章  射频技术概论	1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2
            1.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2
            1.1.2  模拟通信系统	2
            1.1.3  数字通信系统	3
        1.2  无线电设备	3
            1.2.1  调制与解调	3
            1.2.2  无线电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	5
            1.2.3  天线的分类与功能	6
        1.3  信号的时/频域分析	7
        1.4  无线电波的划分及传播方式	9
            1.4.1  无线电波的划分	9
            1.4.2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10
        1.5  非线性电路	11
            1.5.1  非线性器件的特性	11
            1.5.2  非线性器件的作用	12
            1.5.3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	12
            1.5.4  非线性电路的应用	13
        专业名词解析	13
        本章小结	14
        思考题与习题1	15
        仿真演示1  方波信号的频谱	15
        实验1  信号的时/频域特性测量	16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19
        2.1  射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20
            2.1.1  电阻	20
            2.1.2  电容	20
            2.1.3  电感	21
        2.2  谐振电路	22
            2.2.1  串联谐振电路	22
            2.2.2  并联谐振电路	23
        2.3  电路的阻抗变换作用	25
            2.3.1  阻抗变换电路	25
            2.3.2  LC选频匹配网络	27
        2.4  选择性滤波器	28
            2.4.1  LC集中选频滤波器	29
            2.4.2  石英晶体滤波器	31
            2.4.3  陶瓷滤波器	32
            2.4.4  声表面波滤波器	33
        专业名词解析	34
        本章小结	35
        思考题与习题2	35
        实验2  测试LC滤波电路	35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38
        3.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类与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39
            3.1.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类与组成	39
            3.1.2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9
        3.2  高频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	41
            3.2.1  单级单调谐放大器	41
            3.2.2  多级单调谐放大器	42
            3.2.3  集中选频放大器	43
        3.3  放大器中的噪声	44
            3.3.1  噪声的来源与分类	44
            3.3.2  电路中衡量噪声性能的指标	45
            3.3.3  抑制噪声的措施	46
        案例分析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46
        专业名词解析	47
        本章小结	48
        思考题与习题3	48
        仿真演示2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	48
        实验3  测试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49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52
        4.1  功率放大器	53
            4.1.1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类	53
            4.1.2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特点	53
        4.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54
            4.2.1  电路组成	54
            4.2.2  工作原理	54
            4.2.3  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56
        4.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性分析	57
            4.3.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57
            4.3.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57
            4.3.3  各级电压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59
        4.4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60
            4.4.1  直流馈电电路	60
            4.4.2  匹配滤波网络	61
        案例分析2  谐振功率放大器	61
        专业名词解析	62
        本章小结	63
        思考题与习题4	63
        仿真演示3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63
        实验4  测试匹配滤波电路	65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	67
        5.1  振荡器	68
        5.2  反馈型振荡器	69
            5.2.1  反馈型振荡器的振荡过程	69
            5.2.2  反馈型振荡器的工作条件	69
            5.2.3  反馈型振荡器的性能指标	71
        5.3  LC正弦波振荡器	72
            5.3.1  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	72
            5.3.2  三点式振荡器	73
            5.3.3  振荡器应用电路	75
            5.3.4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77
        5.4  石英晶体振荡器	79
            5.4.1  石英谐振器及其特性	79
            5.4.2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分类	79
        案例分析3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83
        专业名词解析	84
        本章小结	85
        思考题与习题5	86
        仿真演示4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87
        仿真演示5  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	88
        实验5  测试振荡器电路	89
    
    第6章  反馈控制电路	92
        6.1  反馈控制电路的组成、分类及特点	93
        6.2  三种反馈控制电路	94
            6.2.1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94
            6.2.2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94
            6.2.3  自动相位控制电路	95
        6.3  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及特性	96
            6.3.1  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	96
            6.3.2  锁相环路的数学模型	99
            6.3.3  锁相环路的基本特性	100
            6.3.4  集成锁相环	101
            6.3.5  锁相环路的应用	102
        6.4  频率合成器	104
            6.4.1  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05
            6.4.2  锁相环路频率合成器	105
        案例分析4  锁相环路频率合成器	108
        专业名词解析	110
        本章小结	111
        思考题与习题6	111
        仿真演示6  模拟乘法器鉴相器的基本特性测试电路	112
        实验6  测试数字锁相环路频率合成器电路	113
    
    第7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116
        7.1  频率变换	117
            7.1.1  频率变换电路的特性	117
            7.1.2  频谱搬移的基本原理	118
        7.2  振幅调制	120
            7.2.1  调制的概念及分类	120
            7.2.2  调幅的分类及方法	120
            7.2.3  普通调幅信号	121
            7.2.4  双边带调幅信号	125
            7.2.5  单边带调幅信号	127
        7.3  调幅电路	128
            7.3.1  调幅电路的分类	128
            7.3.2  低电平调幅电路	129
            7.3.3  高电平调幅电路	132
        7.4  调幅信号的解调	133
            7.4.1  检波的作用及分类	133
            7.4.2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	134
            7.4.3  同步检波器	137
        7.5  混频电路	139
            7.5.1  混频原理	139
            7.5.2  混频器的性能指标	140
            7.5.3  混频器的组成	141
            7.5.4  混频干扰	141
        案例分析5  调幅电路	144
        案例分析6  检波电路	145
        案例分析7  混频电路	146
        专业名词解析	147
        本章小结	148
        思考题与习题7	149
        仿真演示7  模拟乘法器实现AM调制	149
        仿真演示8  模拟乘法器实现DSB调制	150
        仿真演示9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电路	151
        仿真演示10  模拟乘法器实现同步检波电路	151
        仿真演示11  模拟乘法器实现混频电路	153
        实验7  测试调幅电路	153
        实验8  测试检波电路	156
        实验9  测试混频电路	157
    
    第8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160
        8.1  角度调制	161
        8.2  调频信号和调相信号	161
            8.2.1  调频信号的基本性质	161
            8.2.2  调相信号的基本性质	163
            8.2.3  调频信号与调相信号的关系	163
            8.2.4  调角信号的频谱及参数	167
        8.3  调频的实现方法及电路	169
            8.3.1  调频的实现方法	169
            8.3.2  调频电路的基本性能指标	170
            8.3.3  直接调频法	170
            8.3.4  间接调频法	173
        8.4  调频波的解调	174
            8.4.1  鉴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74
            8.4.2  鉴频方法与电路	175
        案例分析8  调频对讲机	179
        专业名词解析	180
        本章小结	181
        思考题与习题8	181
        仿真演示12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	182
        仿真演示13  锁相环路鉴频电路	183
        实验10  测试鉴频器电路	184
    
    附录A  自动搜台调频收音机应用	187
    附录B  软件无线电技术	193
    附录C  思政小学堂	198
    参考文献	202
    展开

    前     言

    本书先后被评为“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并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是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的配套教材。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为射频技术概论,主要介绍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无线电设备、信号的时/频域分析、无线电波的划分及传播方式、非线性电路等;第2章为高频电路基础,主要介绍射频电路中的元器件、谐振电路、电路的阻抗变换作用、选择性滤波器等;第3章为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介绍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类与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高频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放大器中的噪声等;第4章为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介绍功率放大器、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性分析及电路等;第5章为正弦波振荡器,主要介绍振荡器、反馈型振荡器、LC正弦波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等;第6章为反馈控制电路,主要介绍反馈控制电路的组成、分类及特点,三种反馈控制电路,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及特性,频率合成器等;第7章为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主要介绍频率变换、振幅调制、调幅电路、调幅信号的解调、混频电路等;第8章为角度调制与解调,主要介绍角度调制、调频信号和调相信号、调频的实现方法及电路、调频波的解调等。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编写,在第1版的基础上做了修订,有以下主要特点。
        1. 符合职教理念,重构教材内容
        射频技术的内容本身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且概念抽象。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生源现状及相应的培养目标,本书在内容上体现层次性、针对性和形式多样性,按照毕业生岗位能力结构的变化重新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将认识上有难度的知识体系化繁为简,强调对原理框图、物理概念的描述和模块电路分析方法的掌握,淡化抽象理论的讲解和烦琐的数学推导。
        2. 跟踪行业发展,体现先进技术
        本书以应用性、职业性、系统性、先进性为目标,由于射频通信技术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因此有必要及时将专业前沿技术引入教学,并引入通信技术的新发展动向及新应用,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以增强学习者良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3. 突出实践技能,贴近岗位需求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校-行-企结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对岗位职业技能要素予以分解并形成项目,通过实验实训项目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电路仿真演示进行辅助教学;训练学生能够对通信系统中的主要模块电路,如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振荡器、混频器、调幅调频电路及其解调电路进行调试和指标测试;对调频收音机整机电路进行独立设计、焊接、制作和调试,以加强学习者对系统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4. 融入思政元素,陶冶爱国情怀
        本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强化质量导向,实现内涵发展,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效融合。注重寻找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触点”,在内容上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思政元素,营造教育氛围。本书将爱党爱国、工匠精神、规范意识等元素嵌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使学习者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5. 丰富配套资源,实现开放共享
        本书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模块化教学为主线,开发出与教材配套的立体化资源。理论部分配有多媒体课件、微课、动画、习题库等,辅以NI Multisim仿真电路设计软件;实验环节有与课程配套的射频电路实验箱、实验测试电路板等。各类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嵌入教材相应的知识点,同时有对应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服务,实现教学资源高度共享。 
        本书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燕、于宝明担任主编,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汤滟、谭立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顾斌教授为本书的审核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丁宁副教授和南京钛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顾纪铭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本书以二维码的形式嵌入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方便学习者获取信息;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各类高校相关课程、企业培训、认证考试及社会学习者线上学习提供服务。学习者可随时通过课程平台讨论区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交流反馈,课程团队会根据质量数据落实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课程满意度。 
        由于通信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内涵及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希望同行专家和学习者能给予批评指正。
    展开

    作者简介

    高燕 教授,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长期从事电子信息类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多项教研成果和著作,也获得多项成果奖励,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
  • 样 章 试 读
    本书暂无样章试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