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工作项目1
会计信息化基本认知/
任务1.1 信息社会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
任务1.2 组织的业务流程/
任务1.3 组织的业务处理循环/
任务1.4 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任务1.5 会计信息化建立/
任务1.6 未来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及任务/课后练习/
工作项目2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装/
任务2.1 SQL Server 2000 Personal的安装/
任务2.2 金蝶K/3 V12.2个人版的安装/
课后练习/
工作项目3 系统服务/
任务3.1 账套管理系统登录/
任务3.2 组织机构管理/
任务3.3 数据库管理/
任务3.4 账套管理/
任务3.5 系统管理/课后练习/
工作项目4 总账系统/
任务4.1 设置会计科目/
任务4.2 总账系统参数设置/
任务4.3 基础资料设置/
任务4.4 初始数据输入/
任务4.5 凭证输入/
任务4.6 凭证查询/
任务4.7 凭证审核/
任务4.8 模式凭证/
任务4.9 凭证修改和删除/
任务4.10 凭证过账/
任务4.11 冲销凭证/
任务4.12 账簿查询/
任务4.13 账务表格查询/
任务4.14 往来业务管理/
任务4.15 期末调汇/
任务4.16 自动转账/
任务4.17 结转损益/
任务4.18 期末结账/
课后练习/
工作项目5 应收与应付系统/
任务5.1 系统参数设置/
任务5.2 初始数据输入/
任务5.3 日常单据处理/
任务5.4 凭证处理/
任务5.5 核销管理/
任务5.6 坏账处理/
任务5.7 报表分析/
任务5.8 结账处理/课后练习/
工作项目6 职工薪酬系统/
任务6.1 新建工资类别/
任务6.2 管理工资类别信息/
任务6.3 系统参数设置/
任务6.4 基础信息设置/
任务6.5 工资输入/
任务6.6 工资计算/
任务6.7 所得税计算/
任务6.8 费用分配/
任务6.9 工资审核/
任务6.10 人员变动/
任务6.11 工资报表生成/
任务6.12 基金设置/
任务6.13 基金计算/
任务6.14 基金报表生成/
任务6.15 期末处理/
课后练习/
工作项目7 固定资产系统/
任务7.1 系统参数设置/
任务7.2 其他初始设置/
任务7.3 固定资产新增/
任务7.4 固定资产清理/
任务7.5 固定资产变动/
任务7.6 批量清理与变动/
任务7.7 固定资产卡片查看、编辑、删除/
任务7.8 固定资产拆分/
任务7.9 固定资产审核、过滤/
任务7.10 设备维修/
任务7.11 凭证管理/
任务7.12 期末处理/
课后练习/
工作项目8 现金管理系统/
任务8.1 基础资料维护/
任务8.2 系统参数设置/
任务8.3 初始数据输入/
任务8.4 结束初始化/
任务8.5 复核记账/
任务8.6 引入日记账/
任务8.7 与总账对账/
任务8.8 现金日记账登记/
任务8.9 现金盘点/
任务8.10 现金对账/
任务8.11 现金日报表生成/
任务8.12 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
任务8.13 银行对账单编制/
任务8.14 银行存款对账/
任务8.15 银行存款余额表输出/
任务8.16 银行存款与总账对账/
任务8.17 期末处理/课后练习/
工作项目9 报表系统/
任务9.1 报表系统的启动/
任务9.2 报表文件的基本操作/
任务9.3 报表格式设计/
任务9.4 报表数据生成/
任务9.5 报表取数公式和公式取数参数设置/
任务9.6 表页管理/
任务9.7 表页汇总/
任务9.8 报表分析/
任务9.9 报表联查/
任务9.10 舍位平衡/
任务9.11 报表审核/
任务9.12 报表审批/
任务9.1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课后练习/
工作项目10 会计信息化管理/
任务10.1 会计信息化的运行管理/
任务10.2 会计信息化的维护/
任务10.3 会计信息化的评价/任
务10.4 会计信息化的安全管理/课后练习/
参考文献/
展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已成为其显著特征。会计这一传统的职业,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技能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尤其是在未来几年内我国要有40%~60%的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这对具有职业能力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可谓求贤若渴。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强调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而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化教材。 本书是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为指导,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原则,由校企专家共同编写的一本会计信息化实用教材。其目标是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向已跨入信息时代的会计人员讲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建立的方法和系统操作等工作知识,使之能够适应当前的变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 本书与第1版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职业导向性。本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组织教材编写,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与任务的过程中来构建会计信息化知识,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2.先进性。本书以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蝶K/3 V12.2软件为支撑,力求在内容和技术上体现先进性。 3.系统性。本书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系统地介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活动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对会计信息化涉及的问题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4.通俗易懂。本书在编写时,尽量摒弃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以通俗的文字和恰当的图表予以讲解。 5.内容丰富。本书不仅讲授了会计信息化的工作知识,而且提供了相应的习题、案例和视频课件,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 6.编者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本书的编者有多年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和实践的经历,并各具特长。 为配合本书内容的讲解,本书还配有教学资源,内容包括金蝶K/3 V12.2教学软件、工作过程的视频演示、实训账套等。 本书由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闻一教授主编,其负责确定编写思路,拟定详细的大纲,修改及定稿。由财政部财政研究所杨周南教授主审。具体编写分工是:工作项目1、4、5由李闻一编写,工作项目2、3由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婉琼编写,工作项目6由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汪升华编写,工作项目7由武汉纺织大学徐涛编写,工作项目8由武汉纺织大学丁璐、李星编写,工作项目9由新疆财经大学石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马昌谱编写,工作项目10由天津科技大学张瑶、李金茹、王静编写。本书配套教学资源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梁毅炜制作。 在本书再版修改过程中,得到了财政部财政研究所杨周南教授的精心指导和金蝶(中国)有限公司傅士伟等业内资深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也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多次反馈的意见和提供的帮助!另外,还要感谢家属的支持。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