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学习单元1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分析与测试 1__eol__ 教学导航 1__eol__ 1.1 数字电路基本概念 2__eol__ 1.1.1 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 2__eol__ 1.1.2 数字电路的特点 2__eol__ 1.1.3 数字电路的分类 3__eol__ 1.2 数制和编码 3__eol__ 1.2.1 数制 3__eol__ 1.2.2 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5__eol__ 1.2.3 码制 8__eol__ 1.3 门电路及逻辑功能 9__eol__ 1.3.1 与逻辑和与门 10__eol__ 1.3.2 或逻辑和或门 11__eol__ 1.3.3 非逻辑和非门 13__eol__ 1.3.4 常见的门电路 14__eol__ 实训项目1 74系列集成逻辑门电路的识别、功能测试 17__eol__ 1.4 门电路结构及特性参数测试 21__eol__ 1.4.1 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开关特性 22__eol__ 1.4.2 分立元件门电路 24__eol__ 1.4.3 集成逻辑门电路 26__eol__ 1.4.4 可以线与的集成逻辑门电路 31__eol__ 1.4.5 集成门电路的外特性与参数 35__eol__ 1.4.6 CMOS与TTL之间的接口电路 41__eol__ 1.4.7 集成逻辑门电路使用注意事项 43__eol__ 实训项目2 TTL与非门74LS00的参数测试 44__eol__ 1.5 逻辑功能描述方式及相互转换 47__eol__ 1.5.1 逻辑功能的描述方式 47__eol__ 1.5.2 逻辑功能描述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50__eol__ 1.6 逻辑函数及化简法 54__eol__ 1.6.1 逻辑代数 54__eol__ 1.6.2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 56__eol__ 1.6.3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57__eol__ 1.6.4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的化简 60__eol__ 知识梳理与总结 61__eol__ 自我检测题1 61__eol__ 练习题1 62__eol____eol__学习单元2 编码、译码、LED显示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 66__eol__ 教学导航 66__eol__ 2.1 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与特点 67__eol__ 2.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67__eol__ 2.2.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67__eol__ 2.2.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69__eol__ 实训项目3 74LS00、74LS86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及逻辑功能分析 75__eol__ 2.3 编码器 76__eol__ 2.3.1 二进制编码器 77__eol__ 2.3.2 优先编码器 77__eol__ 2.4 译码器 79__eol__ 2.4.1 二进制译码器 80__eol__ 2.4.2 二-十进制(BCD)译码器 82__eol__ 2.4.3 数码显示译码器 82__eol__ 2.4.4 译码器的应用 86__eol__ 实训项目4 键控0~9数字显示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87__eol__ 2.5 数值比较器 89__eol__ 2.6 数据选择器 91__eol__ 2.7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95__eol__ 知识梳理与总结 97__eol__ 自我检测题2 97__eol__ 练习题2 98__eol____eol__学习单元3 计数分频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 100__eol__ 教学导航 100__eol__ 3.1 集成触发器 101__eol__ 3.1.1 基本RS触发器 101__eol__ 3.1.2 钟控触发器 104__eol__ 3.1.3 不同类型触发器之间的转换 115__eol__ 实训项目5 同步型触发器逻辑功能的分析与测试 117__eol__ 实训项目6 用74LS74、74LS112构成T、T' 触发器 120__eol__ 3.2 时序逻辑电路 123__eol__ 3.2.1 时序逻辑电路的结构与特点 123__eol__ 3.2.2 时序电路的分析步骤 124__eol__ 3.3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126__eol__ 3.3.1 寄存器 126__eol__ 3.3.2 移位寄存器 127__eol__ 实训项目7 霓虹灯控制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129__eol__ 3.4 计数器 132__eol__ 3.4.1 二进制计数器 132__eol__ 3.4.2 十进制计数器 137__eol__ 3.4.3 N进制计数器 143__eol__ 实训项目8 0~59(0~23)加法计数显示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148__eol__ 知识梳理与总结 149__eol__ 自我检测题3 150__eol__ 练习题3 151__eol____eol__学习单元4 振荡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153__eol__ 教学导航 153__eol__ 4.1 555定时器 154__eol__ 4.1.1 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 154__eol__ 4.1.2 555定时器的功能 155__eol__ 4.2 555定时器的应用电路 156__eol__ 4.2.1 用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156__eol__ 4.2.2 用555定时器构成施密特触发器 158__eol__ 4.2.3 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161__eol__ 4.3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163__eol__ 4.3.1 石英晶体的工作原理与等效电路 163__eol__ 4.3.2 石英晶体和反相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165__eol__ 实训项目9 1 Hz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的分析与设计 165__eol__ 实训项目10 50 Hz多谐振荡器的制作与调试 167__eol__ 知识梳理与总结 169__eol__ 自我检测题4 169__eol__ 练习题4 170__eol____eol__学习单元5 半导体存储器 171__eol__ 教学导航 171__eol__ 5.1 只读存储器(ROM) 172__eol__ 5.1.1 只读存储器的结构与分类 172__eol__ 5.1.2 固定只读存储器(ROM) 173__eol__ 5.1.3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174__eol__ 5.1.4 可擦写只读存储器 175__eol__ 5.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176__eol__ 5.2.1 RAM的结构 176__eol__ 5.2.2 存储单元 177__eol__ 实训项目11 流水灯控制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180__eol__ 知识梳理与总结 183__eol__ 自我检测题5 184__eol__ 练习题5 184__eol____eol__综合项目 数字钟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184__eol____eol__附录A 电阻的色环标志法 191__eol__附录B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汇编 193__eol__附录C 常用逻辑门逻辑符号对照表 198__eol__附录D 实训项目工作报告 199__eol__参考文献 200
展开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各类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而且功能越来越多,用途不断扩展,许多职业岗位对就业人员的数字电子技术与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要认真学好这门课程,扎实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熟练进行电子技术相关的职业技能训练,为学好后续课程和顺利就业打好坚实基础。本书在第1版得到广大院校师生认可和选用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取得的本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成果以及电子行业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变化进行修订编写。__eol__ 本书以项目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数字集成芯片识别,功能表读解,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制作与调试能力)及社会能力的分析,对课程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与完善。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分析与测试,编码、译码、LED显示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计数分频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振荡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半导体存储器,数字钟的设计、制作与调试等。全书设有10个典型实训项目和1个综合训练项目。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项目任务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师生共同讨论与讲解等形式,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各院校可结合自身的教学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教学形式和项目任务,实训项目可通过数字电路实验箱来完成。__eol__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主动性不强、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等),结合电子行业职业岗位实际情况及课程知识点要求,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11个训练项目,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获取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按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分配在各学习单元中。以项目任务为引导,展开理论与实训教学,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的同时,也完成了单元知识的学习,同时基本职业能力(元器件认知、焊接、布局布线、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等得到了培养,项目任务的完成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本课程组开展多轮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了能力优势。__eol__ 本书各学习单元都设有教学导航,指出本单元的知识重点与难点、必须掌握的知识及职业技能、建议教学方法等;每小节都设有知识分布网络,介绍本节知识点的层次和相互联系;各学习单元结束后设有知识梳理与总结,并有一定数量的自我检测题和练习题,以便学生复习与巩固。__eol__ 本书由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王苹教授任主编并进行全书统稿,沈璐、曾贵苓、徐琬婷和梁薇任副主编。其中王苹编写学习单元1、3.1节、综合项目;沈璐编写学习单元2和5;曾贵苓编写3.2节、3.3节、3.4节,徐琬婷编写学习单元4,吴尚、胡群、余云飞、范秉峰、陈蕊参与编写。全书由张学亮教授、余鸣副教授进行主审,并对书稿的编写思路及内容设置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__eol__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__eol__ 为方便教师教学,本书还配有免费的电子教学课件、练习题参考答案,请有此需要的教师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后再进行下载,在有问题时请在网站留言或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系(E-mail:hxedu@phei.com.cn)。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