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项目一 旅游认知 1
任务1 认识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 1
任务2 认识中国近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13
任务3 旅游的概念和属性 17
任务4 旅游的类型 23
【项目小结】 31
【知识及技能检测】 32
项目二 旅游者认知 33
任务1 旅游者的界定 33
任务2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36
任务3 旅游者的类型和需求特征 42
【项目小结】 46
【知识及技能检测】 47
综合实训项目一 旅游者调查及其行为特征分析 48
项目三 旅游资源认知 49
任务1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类型 49
任务2 旅游资源评价 58
任务3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65
【项目小结】 76
【知识及技能检测】 77
综合实训项目二 介绍家乡的旅游资源 78
项目四 旅游业认知 79
任务1 旅游业的概念和特点 79
任务2 旅行社认知 86
任务3 走进旅游饭店业 91
任务4 走进旅游交通业 99
任务5 旅游购物品认知 103
【项目小结】 109
【知识及技能检测】 109
综合实训项目三 实地参观与调查一家旅行社或饭店 110
项目五 旅游产品与市场认知 111
任务1 旅游产品认知 111
任务2 旅游市场认知 115
任务3 旅游客源市场认知 122
【项目小结】 135
【知识及技能检测】 135
综合实训项目四 设计一条旅游线路 136
项目六 旅游组织与政策认知 138
任务1 旅游组织与职能 138
任务2 国际、国内旅游组织认知 145
任务3 我国旅游政策 154
【项目小结】 161
【知识及技能检测】 161
项目七 旅游效应和影响认知 162
任务1 旅游的经济效应 162
任务2 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 172
任务3 旅游的环境效应 179
【项目小结】 190
【知识及技能检测】 190
综合实训项目五 分析家乡(当地)旅游发展情况 191
项目八 旅游业发展趋势认知 192
任务1 旅游可持续发展 192
任务2 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199
【项目小结】 212
【知识及技能检测】 213
参考文献 214
展开
前言
“旅游概论”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必开的一门入门、基础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了解世界和中国旅游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有关旅游、旅游业及旅游管理等方面“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的旅游相关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依然快速、稳步发展,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排名前五的地位,国内旅游人数在2019年突破60亿人次。我国早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等多类型旅游转变;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等。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出现了智慧旅游、自助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验旅游等旅游新类型、新业态。
目前,国内有众多的同类教材,但为了更加及时地反映上述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适应新形势下旅游职业教育的需要,编者特编写本书。
本书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结合高职高专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精准定位,是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认知教育和职业情感培育的应用型项目化教材。本书采用项目化、任务式体例,避免学科性、教条式、填鸭式等传统写作体例。
本书在整理、编写过程中,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特色如下。
一是精选行业案例。由于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相关信息更新很快,新的案例层出不穷,因此编者特在本书中精选了一批反映行业发展最新动态的实际案例。
二是选取最新数据。编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选取了大量行业发展的最新统计数据。
三是精简理论知识。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编者精简了书中的理论知识,使其更加精当。
四是优化项目设计。根据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突出技能和能力的需要,本书中间穿插了五个综合实训项目,即旅游者调查及其行为特征分析、介绍家乡的旅游资源、实地参观与调查一家旅行社或饭店、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分析家乡(当地)旅游发展情况,以便开展实训环节,使“教、学、做”一体化的特色更加明显,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本书由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王祥武担任主编并总体负责,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胡田翠担任第二主编,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郭丽君、桑庆庆,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刘葆和安徽工商行政管理学校侍崇慧担任副主编,全国金牌导游何家明参编。具体分工如下:项目一、项目五由桑庆庆负责编写;项目二由刘葆负责编写;项目三、项目八由胡田翠负责编写;项目四由郭丽君负责编写;项目六、项目七由侍崇慧负责编写;综合实训项目由何家明负责编写;全书最后由王祥武负责修改、定稿。
编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参阅并征引了众多学者、专家的著作,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书编写时间较仓促,不足之处,诚望广大读者和业内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编 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