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第1章 认识计算机 1
1.1 计算与计算机 1
1.1.1 计算的概念 1
1.1.2 计算科学 1
1.1.3 计算机科学 1
1.1.4 计算机的产生 2
1.2 计算思维 2
1.2.1 计算思维概念 2
1.2.2 计算思维特征 2
1.2.3 计算思维养成 3
1.2.4 计算思维应用 3
1.3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4
1.3.1 信息技术 4
1.3.2 计算机的发展 5
1.3.3 计算机的分类 6
1.3.4 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 9
1.4 自主实践 10
1.4.1 正确使用计算机 10
1.4.2 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设备 11
1.5 拓展实训 14
习题1 16
第2章 系统平台与计算机环境 18
2.1 系统平台 18
2.1.1 计算机硬件系统 18
2.1.2 计算机软件系统 24
2.1.3 个人计算机硬件组成 26
2.2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31
2.2.1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 31
2.2.2 计算机指令系统 31
2.3 配置高性价比计算机 32
2.3.1 计算机主要指标 32
2.3.2 计算机性能评价 32
2.4 计算机环境 34
2.4.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4
2.4.2 操作系统的功能 34
2.4.3 操作系统的分类 35
2.4.4 典型操作系统 37
2.5 Windows 7操作系统 37
2.5.1 Windows 7操作系统特点 37
2.5.2 文件和文件夹 39
2.5.3 Windows 7文件管理 40
2.6 自主实践 45
2.6.1 Windows 7基本操作 45
2.6.2 Windows 7个性化设置与
控制面板的使用 46
2.7 拓展实训 47
习题2 48
第3章 数据表示与数据处理 49
3.1 数制的相关概念 49
3.1.1 数制的基本要素 49
3.1.2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的
原因 49
3.1.3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50
3.2 进制转换 50
3.2.1 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50
3.2.2 十进制数转换成R进制数 51
3.2.3 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
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52
3.2.4 二进制数运算 53
3.3 计算机信息编码 55
3.3.1 计算机中的存储单位 55
3.3.2 数值型数据编码 55
3.3.3 非数值信息编码 57
3.4 自主实践 62
3.4.1 Windows附带应用程序—
写字板和记事本的使用 62
3.4.2 Windows附带应用程序—
画图工具和媒体播放器的
使用 62
3.5 拓展实训 63
习题3 63
第4章 Office日常办公信息处理 64
4.1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64
4.1.1 新建文档 64
4.1.2 文档的输入 64
4.1.3 文档的编辑 65
4.1.4 文档的格式编辑 67
4.1.5 段落格式化 67
4.1.6 设置项目符号与编号 68
4.1.7 分栏设置 69
4.1.8 页码、页眉和页脚设置 69
4.2 Word 2010文档的表格编辑与
图文混排 70
4.2.1 表格的编辑 70
4.2.2 表格的数据处理 71
4.2.3 图文混排 72
4.3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 74
4.3.1 基本操作 74
4.3.2 数据的输入 74
4.3.3 工作表的编辑操作 76
4.4 Excel 2010数据操作与处理 78
4.4.1 数据排序 78
4.4.2 数据筛选 79
4.4.3 公式与函数 80
4.4.4 图表 81
4.4.5 数据分类汇总 82
4.5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 82
4.5.1 演示文稿的创建 82
4.5.2 编辑和管理幻灯片 83
4.6 PowerPoint 2010设置及放映 85
4.6.1 幻灯片设置 85
4.6.2 幻灯片主题设置 87
4.6.3 幻灯片动画设置 87
4.6.4 放映演示文稿 90
4.7 自主实践 91
4.8 拓展实训 93
习题4 93
第5章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95
5.1 多媒体技术基础 95
5.1.1 多媒体技术特性 95
5.1.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96
5.1.3 多媒体计算机关键技术 97
5.1.4 多媒体技术应用 98
5.2 图像处理 99
5.2.1 图像的基础知识 99
5.2.2 图像文件的格式 100
5.2.3 数字图像素材获取方法 101
5.2.4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102
5.3 音频制作 105
5.3.1 常用的音频文件格式 105
5.3.2 数字音频编辑制作软件
Cool Edit Pro 106
5.4 视频动画处理 108
5.4.1 视频动画概述 108
5.4.2 视频动画种类 108
5.4.3 三维动画制作软件
3ds MAX 109
5.5 自主实践 109
5.5.1 使用Photoshop处理图片 109
5.5.2 使用Cool Edit编辑一首
歌曲 110
5.6 拓展实训 111
5.6.1 设计一个三维场景 111
5.6.2 制作动画—跳动的小球 111
习题5 111
第6章 网络信息技术 113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3
6.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13
6.1.2 计算机网络功能与分类 116
6.1.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17
6.2 计算机网络技术 118
6.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8
6.2.2 计算机网络硬件 121
6.2.3 计算机网络软件 125
6.2.4 数据通信技术 127
6.3 Internet技术与应用 128
6.3.1 Internet协议 128
6.3.2 Internet资源与应用 129
6.4 信息检索 131
6.4.1 信息检索概述 131
6.4.2 信息检索系统 131
6.4.3 计算机基本检索技术及
方法 132
6.4.4 网络搜索引擎的应用 133
6.4.5 常用数据库和特种文献的
信息检索 134
6.5 计算机病毒 135
6.5.1 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136
6.5.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36
6.5.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37
6.5.4 计算机流行病毒简介 137
6.5.5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39
6.5.6 计算机杀毒软件 139
6.6 信息安全 140
6.6.1 信息安全的概念 140
6.6.2 信息安全技术 141
6.6.3 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141
6.7 自主实践 142
6.7.1 网络连接 142
6.7.2 浏览器的使用与电子邮件
的收/发 146
6.7.3 信息检索 146
6.7.4 网络安全与防火墙的设置 149
6.8 拓展实训 151
6.8.1 组建一个局域网 151
6.8.2 制作一个环境保护公益片 152
习题6 152
第7章 算法与程序设计 153
7.1 算法与算法设计 153
7.1.1 算法的基本概念 153
7.1.2 算法度量 153
7.1.3 算法描述及分类 154
7.1.4 算法设计方法 154
7.1.5 经典算法类问题 156
7.2 数据结构与算法 158
7.2.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58
7.2.2 数据元素及对象 160
7.2.3 数据的存储结构及逻辑
结构 160
7.3 程序与程序设计 162
7.3.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 162
7.3.2 程序设计方法 163
7.4 程序设计实现 166
7.4.1 排序 166
7.4.2 查找 166
7.5 自主实践 167
7.6 拓展实训 167
习题7 168
第8章 大数据基础 169
8.1 大数据概述 169
8.1.1 大数据基本概念 169
8.1.2 大数据的特征 169
8.1.3 大数据的结构 170
8.1.4 大数据的意义 171
8.2 大数据分析技术 171
8.2.1 大数据的来源 171
8.2.2 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172
8.2.3 大数据分析的基本方面 173
8.2.4 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基础 173
8.2.5 大数据分析工具 174
8.3 大数据应用场景 176
8.4 大数据产业特点 177
8.5 大数据发展趋势 178
8.6 自主实践 178
8.7 拓展实训 179
习题8 180
第9章 云计算基础及新技术 181
9.1 云与云计算 181
9.1.1 云的概念 181
9.1.2 云的特点 181
9.1.3 云计算的概念 181
9.1.4 云计算的特点 182
9.2 云计算服务类型及模式 183
9.2.1 云计算服务类型 183
9.2.2 云计算服务模式 184
9.3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184
9.4 云计算的应用 185
9.5 物联网 187
9.5.1 物联网的起源 187
9.5.2 物联网的概念 187
9.5.3 物联网的特征 188
9.5.4 物联网的功能 188
9.5.5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88
9.5.6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189
9.5.7 物联网的安全性问题 189
9.6 人工智能 190
9.6.1 人工智能的概念 190
9.6.2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190
9.6.3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191
9.6.4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云计算、物联网的关系 191
9.7 区块链 192
9.7.1 区块链的概念 192
9.7.2 区块链的类型 193
9.7.3 区块链的特征 193
9.7.4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193
9.7.5 区块链的应用 194
9.7.6 区块链面临的挑战 195
9.8 5G 196
9.8.1 基本概念 196
9.8.2 网络特点 196
9.8.3 关键技术 197
9.8.4 5G创新应用领域 198
9.9 自主实践 199
9.10 拓展实训 200
习题9 201
参考文献 203
展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基于计算思维和创新实践教育理念的发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前各大高校的重中之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和充实。
本书从高校翻转课堂、MOOC等教学改革思路入手,响应“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相关精神,重点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配套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反映大数据背景下教学改革中的新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致力于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启发性。
本书在整体结构和内容上体现以下特点。
1.数字化教材与纸质教材相结合
本书在“互联网+”及教学改革趋势下,采用数字化教材与纸质教材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要求,精心选材,经过数月研讨,合作编写而成。借鉴国内外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先进经验,采用科学的、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各章内容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本书包含二维码,读者可以使用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链接课程相关拓展学习资源(如文档、视频等)进行深度学习。
2.多校联合编写,共享优质资源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更新速度快的课程。针对课程的特点,全书各章节融合数据科学、计算思维等相关理念,由齐齐哈尔大学一线教师主编,并聘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参编和审阅,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3.基础理论知识、实际应用案例、科研创新成果兼具
本书依托于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JG2012010679),同时融合了一些教科研结合项目的创新研究,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1403222),黑龙江省科技厅项目(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F201439,F201334),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基本业务专项(12541868)等。因此,本书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案例,还包括科研创新成果相关内容。
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认识计算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及应用、计算思维的概念等。实践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设备等。通过学习,以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计算思维能力。
第2章系统平台与计算机环境。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组成、如何配置高性价比计算机、Window 7操作系统等。实践部分主要介绍Windows 7的相关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以期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并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第3章数据表示与数据处理。理论部分主要介绍数制的相关概念、进制转换、计算机信息编码等。实践部分主要介绍写字板、记事本、画图工具、媒体播放器的使用。通过学习,以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4章Office日常办公信息处理。理论部分主要介绍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的基础知识及操作。实践部分主要介绍一些高级应用功能。通过学习,以期帮助学生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5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多媒体技术基础、图像处理、音频制作、视频动画处理。实践部分主要介绍一些使用多媒体软件处理生活中问题的案例。通过学习,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审美能力。
第6章网络信息技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信息安全相关内容等。实践部分主要介绍网络连接、浏览器的使用与电子邮件的收/发、信息检索、网络安全与防火墙的设置。通过学习,以期强化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第7章算法与程序设计。理论部分主要介绍算法与算法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与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实现。实践部分主要介绍流程图的表示及程序实现。通过学习,以期培养学生的规则和流程意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统筹管理能力。
第8章大数据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大数据相关概念、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应用场景、大数据产业特点及大数据发展趋势等。实践部分主要介绍信息获取的方法等。
第9章云计算基础及新技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的主要知识点。实践部分主要介绍网盘的使用等。
通过第8章和第9章的学习,以期为学生构建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了解新技术,感受科技的进步,促使学生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感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书由贾宗福任主审,刘艳菊、刘相娟、王丽婧任主编,罗阿理、陈淑鑫、姜廷慈任副主编。本书主编的工作单位为齐齐哈尔大学,并且本书由“齐齐哈尔大学教材建设基金资助出版”,中国科学院的骨干教师指导了本书部分内容的编写。本书第1章由罗阿理、陈淑鑫编写,第2章由刘相娟、王丽婧编写,第3章、第8章、第9章由刘相娟编写,第4章、第7章由王丽婧编写,第5章由刘艳菊、姜廷慈编写,第6章由刘艳菊编写。
本书包含的所有配套资源,如教学课件、素材等,读者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注册后免费下载。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编 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