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上篇 技 术 创 新
“机器换人”是宁波家电产业提升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改变传统的休闲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借助“互联网+”,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是抢占市场先机和制高点的法宝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动龙山厨具行业逆势飞扬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传统家电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采用“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是占领国外厨具市场的有效手段
与时俱进,创新推动美容美发业逆势增长
“互联网+”助慈溪家电收复失地
实现制造强国必先弥补基础能力薄弱短板
研企合作协同创新,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牙齿种植体产业跨越式发展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瞄准国际前沿,抢占新材料市场先机
以消费需求促供给升级
绿色发展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扬长避短,创新驱动,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不断创新是宁波家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月立电器创新赢市场
以智能制造引领,加快慈溪家电产业智能升级
以技术引领市场,以创新追求发展
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创新发展
发扬工匠精神,做精做大做强细分产业
“浙江制造”标准引领“浙江制造”品牌建设
与时俱进,精益求精
工业强基工程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
专利示范企业引领,推动专利成果产业化
“浙江制造”品字标助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核心技术领跑针织智造
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为切入点,推进智能制造
发挥专利优势,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智能制造是实现资源要素优化的有效手段
应对危机,合作共赢,实现新增长
智能家电需要“中国芯”
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传统锁具产业升级
互联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是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发展数字经济,为经济及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科技助力新农村建设
从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商机
提高企业创造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篇 管理创新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技术标准战略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标志
发明专利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电商换市”开启互联网经济发展新篇章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创新驱动,促进电子商务又好又快发展
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是创业成功的捷径
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服务,为大众创业保驾护航
创新是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跨越的原动力
借助“中国质造”平台,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和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推动慈溪家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创业需要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
政府引导和扶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产品设计供给侧改革是挖掘市场潜力的有效途径
管理创新,项目驱动,创新产融合作新模式
居安思危,瞄准方向,确保慈溪自行车配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陆海统筹规划,推动杭州湾经济发展
“慈溪标准”引领“慈溪制造”
借船出海,加速慈溪技术创新步伐
持续创新,再创辉煌
以“标杆经验”带动宁波企业全面质量提升
智能制造任重而道远
强化服务,培育主体,积极推动企业挂牌上市
规范提升,集聚整合,优势互补,创新发展
创出特色、打造样板、做好示范,扎实推进慈溪小家电智造小镇建设
打破常规,高效服务,防疫生产两手抓
科学规划,创宁波产业链抱团复工新模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科技助力复工复学
做好名配角,服务大产业
税务“云讲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化危为机,慈溪医疗器械产业逆行突破、加速爆发
基建投资是稳定经济增长和保障就业的重要举措
三禾厨具扩大内销逆势“突围”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区域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引“智”升级,打造服务智能制造“样板”
下篇 人才培养
提供优质的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新时代呼唤新型职业农民
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
“互联网+”创新人才招聘模式
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
中国制造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慈溪的创造力
国际化是外向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人才是推动慈溪二次创业、二次腾飞的根本保障
产教融合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农村创业,大有作为
大学生创业既要有激情又要有理性
深淘滩,低作堰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瞄准前沿动态,整合行业资源,培养产业人才
智能制造,教育先行
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
“中国制造”离不开“技能大师”
工商联搭台,企业唱戏,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联姻”助力慈溪智造
培养领军人才,加速前湾新区建设
人才是实现产业振兴,赢得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展开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无论是农耕社会还是工业社会,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但从来没有改变,而且呈加速发展的趋势。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它描绘了工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是工业体系竞争力的内生变革,必将对身处其中的工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生态提出严峻的挑战。
在工业4.0阶段,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创新与质量密切相关,没有质量的创新是毫无意义的。与工业4.0相对应的质量4.0阶段,创新以提升战略质量绩效为目的,从模式、产品及方法三个层次提升客户感知价值的思维与实践。这里的模式包括商业模式、应用模式等;产品的内涵延伸到狭义产品与服务的集成;方法既有新技术的应用,也包容了新管理方法的实践等。
创新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创新是企业的希望所在。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简政放权的改革为市场主体释放更大空间,让国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实现精神追求。为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出台了相应的鼓励创业创新政策,共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事业的蓬勃发展。
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纳入本科生必修课程,使创新创业教育再一次成为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应该从实际出发。近年来,宁波市的中小企业在创业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通过创新驱动,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慈溪电视台《关注》栏目及时报道有关企业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成绩,聘请作者担任该栏目的特约评论员。作者结合自己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实践,以《关注》栏目报道的有关企业创新驱动成功经验为案例进行述评,总结可以推广的经验,以期为有关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管理模式的变革,以及企业文化的创建等方面提供借鉴,也为有志于创业的创业者从现有的中小企业成功案例中得到启发,同时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决策提供参考。特别是对于弥补现阶段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案例针对性不强、缺少企业实际现场体验或考察等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也是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大胆探索。
在总结5年多来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作者将评论稿总结、归纳并结集成书——《中小企业创新驱动案例述评》。本书重点总结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方面的经验,以期为有关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为高校的教学改革、增进产教融合、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供案例素材。
本书涉及的慈溪电视台《关注》栏目的视频资料可以在腾讯视频网站下载(
https://v.qq.com/x/search/?q=%E6%85%88%E8%A7%86%E5% 85%B3%E6%B3%A8&stag=0&smartbox_ab=),也可以联系作者索取(mxsh63@aliyun.com)。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慈溪电视台《关注》栏目全体成员的支持,特别是得到了《关注》栏目负责人曾斌高级编辑、汪兵主播、文字编辑许俊琳老师、后期制作黄凯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宁波财经学院马勰老师参与了部分评论稿的撰写;宁波大学科技学院陈扬副教授对本书的推出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同时还得到了有关企业、同行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初稿作为内部讲义,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试用,选修的学生来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日语、软件工程、生物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土木工程、网络与新媒体、英语、自动化等近20个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对书稿内容不断进行完善。
本书得到了宁波市优势专业自动化专业建设经费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费等的资助,也是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自动化专业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双创课程和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果。
由于作者才疏识浅,本书中存在的错误在所难免,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