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教育资源网
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案例
丛   书   名: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项目成果
作   译   者:龚方红,姜敏凤 等 出 版 日 期:2020-03-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陈健德 
书   代   号:G0381440 I S B N:9787121381447

图书简介:

本书是在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背景下,结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质量体系建设过程中长期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初步成果编写而成的。本书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变迁切入,综合运用管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结合学校实践案例编写而成,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基础、方案设计、质量机制、运行实践、信息化支持等,涵盖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思路与方法,对于读者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开展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以及从事职业教育的研究院所、行政管理单位、质量认证机构等有关人员的参考工具书,为探索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借鉴。
定价 68.0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关注 评论(1) 分享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图书特别说明:

    本书资源

    本书暂无资源

    会员上传本书资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背景下,结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质量体系建设过程中长期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初步成果编写而成的。本书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变迁切入,综合运用管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结合学校实践案例编写而成,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基础、方案设计、质量机制、运行实践、信息化支持等,涵盖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思路与方法,对于读者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开展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以及从事职业教育的研究院所、行政管理单位、质量认证机构等有关人员的参考工具书,为探索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借鉴。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381447
    开 本:16开
    页 数:252
    字 数:403.0

    本书目录

    第1 章 背景与理论基础 ……………………………………………………………………1
       1.1 现代质量观的内涵与质量保证 ………………………………………………………1
            1.1.1 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内涵变迁…………………………………………………1
            1.1.2 现代质量观的特征………………………………………………………………2
            1.1.3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3
            1.1.4 基于现代质量观,教育质量保证的路径选择…………………………………4
       1.2 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思路和理论支撑 ………………………………7
            1.2.1 理论基础综述……………………………………………………………………8
            1.2.2 质量保证体系框架…………………………………………………………… 11
            1.2.3 质量保证运行单元—“8”字形螺旋工作模式…………………………… 11
    
    第2 章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设计 ………………………………… 15
       2.1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路 ……………………………………………………… 15
            2.1.1 从新时代要求认识质量……………………………………………………… 15
            2.1.2 明确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向………………………………………………… 15
       2.2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内涵设计 ……………………………………………………… 19
            2.2.1 体系的框架…………………………………………………………………… 19
            2.2.2 体系运行模式………………………………………………………………… 21
            2.2.3 体系运行机制………………………………………………………………… 30
            2.2.4 信息化对体系运行的支持…………………………………………………… 31
       2.3 诊断与改进方案设计 ……………………………………………………………… 32
            2.3.1 自诊方案总体设计…………………………………………………………… 32
            2.3.2 五层面自诊方案……………………………………………………………… 33
            2.3.3 五层面自诊指标……………………………………………………………… 37
       2.4 开展诊改试点保障措施 …………………………………………………………… 52
            2.4.1 组织保障……………………………………………………………………… 52
            2.4.2 经费保障……………………………………………………………………… 53
            2.4.3 制度保障……………………………………………………………………… 53
    
    第3 章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核心制度 ………………………………………………… 54
       3.1 质量核心制度设计 ………………………………………………………………… 54
            3.1.1 核心制度设计思路…………………………………………………………… 54
            3.1.2 核心制度目录………………………………………………………………… 55
       3.2 质量核心制度案例 ………………………………………………………………… 59
            3.2.1 教育教学内部质量事故管控原则意见……………………………………… 60
            3.2.2 诊断与改进工作原则意见…………………………………………………… 62
            3.2.3 开展专业调研的原则意见…………………………………………………… 64
            3.2.4 专业建设评价标准…………………………………………………………… 69
    
    第4 章 诊断与改进运行实践 …………………………………………………………… 72
       4.1 学校层面诊改实践 ………………………………………………………………… 72
            4.1.1 学校层面诊改操作要点……………………………………………………… 72
            4.1.2 学校层面目标标准链建立举例……………………………………………… 73
            4.1.3 学校层面常态纠偏举例……………………………………………………… 77
            4.1.4 学校层面阶段自诊举例……………………………………………………… 77
       4.2 专业层诊改实践 …………………………………………………………………… 78
            4.2.1 专业层面诊改实施办法……………………………………………………… 79
            4.2.2 单个专业自诊案例…………………………………………………………… 82
            4.2.3 校级专业层面诊改案例……………………………………………………… 93
       4.3 课程层面诊改实践 …………………………………………………………………106
            4.3.1 课程层面诊改实施办法………………………………………………………107
            4.3.2 单门课程自诊案例……………………………………………………………108
            4.3.3 校级课程层面诊改案例……………………………………………………… 118
       4.4 教师层面诊改实践 …………………………………………………………………124
            4.4.1 教师层面诊改实施办法………………………………………………………124
            4.4.2 教师个人自诊案例……………………………………………………………125
            4.4.3 学校教师层面诊改案例………………………………………………………128
       4.5 学生层面诊改实践 …………………………………………………………………136
            4.5.1 学生层面诊改实施办法………………………………………………………136
            4.5.2 学生个人自诊案例……………………………………………………………137
            4.5.3 学校学生层面诊改案例………………………………………………………139
    
    第5 章 诊断与改进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 ……………………………………………147
       5.1 学校智慧校园顶层设计概述 ………………………………………………………147
            5.1.1 学校信息化基础………………………………………………………………147
            5.1.2 智慧校园顶层设计……………………………………………………………147
            5.1.3 业务系统构建…………………………………………………………………148
            5.1.4 数据中心设计…………………………………………………………………150
       5.2 诊断与改进信息化系统设计 ………………………………………………………151
            5.2.1 需求分析………………………………………………………………………151
            5.2.2 系统功能框架设计……………………………………………………………153
       5.3 数据采集与分析 ……………………………………………………………………154
            5.3.1 数据来源规范化………………………………………………………………154
            5.3.2 数据分析………………………………………………………………………155
       5.4 层面工作自诊信息流程设计与应用 ………………………………………………156
            5.4.1 “8”字形螺旋流程设计………………………………………………………156
            5.4.2 实时监测预警的具体设计……………………………………………………157
            5.4.3 事后诊断改进的报告模板设计………………………………………………158
            5.4.4 层面工作自诊应用实例………………………………………………………159
            5.4.5 自诊任务管理与结果统计分析………………………………………………165
       5.5 大数据分析展示的设计、应用与展望 ……………………………………………171
            5.5.1 层面主题指标分析展示………………………………………………………171
            5.5.2 教师智能画像…………………………………………………………………176
            5.5.3 学生智能画像…………………………………………………………………180
            5.5.4 校情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撑展望………………………………………………182
    
    第6 章 自诊指标数据字典 ………………………………………………………………183
       6.1 学校层面数据字典 …………………………………………………………………184
            6.1.1 学校层面职能部门自诊指标数据字典………………………………………184
            6.1.2 教学部门工作自诊指标数据字典……………………………………………186
       6.2 专业层自诊指标数据字典 …………………………………………………………192
            6.2.1 单个专业自诊数据字典………………………………………………………192
            6.2.2 专业汇总指标数据说明………………………………………………………202
       6.3 课程层自诊指标数据字典 …………………………………………………………202
            6.3.1 单门课程自诊指标数据字典…………………………………………………202
            6.3.2 课程汇总自诊指标说明………………………………………………………210
       6.4 教师层自诊指标数据字典 …………………………………………………………210
            6.4.1 师资队伍建设的自诊指标(校级) …………………………………………210
            6.4.2 教师个人画像指标数据字典…………………………………………………215
       6.5 学生层自诊指标数据字典 …………………………………………………………220
            6.5.1 学生层工作自诊指标(校级) ………………………………………………220
            6.5.2 学生个人画像指标数据字典…………………………………………………231
    
    第7 章 研究与探索 ………………………………………………………………………235
       7.1 高职院校诊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235
       7.2 “评估”到“诊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变迁 ………………………………235
       7.3 “五个层面四步循环”质量保证制度体系的构建 …………………………………236
       7.4 打开“灰箱”: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课程诊改探索与实践 ………………………236
       7.5 基于成果导向的物联网专业诊断与改进研究 ……………………………………236
       7.6 高职院校内部学生层面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诊改机制研究 ……………………237
       7.7 内涵建设背景下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探索: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37
       7.8 基于全员获得感视角推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思考 ………………237
       7.9 基于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教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238
       7.10 基于学生核心利益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辨析 ……………………………………238
       7.11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综述 …………………………………………………238
       7.12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38
       7.13 质量主体联动的学生层面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思考 …………………… 239
    参考文献 ………………………………………………………………………………………240
    展开

    前     言

    教育担负着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工作的地位提到了一个新高度。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各行各业对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也随之更加旺盛。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人才的培养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关系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学校能否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最重要标志,是学校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建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常态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的螺旋提升,就是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高职院校履行办学主体责任,勇于担当、自觉自律,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社会信誉的重
    要举措。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具有60 周年办学历史的高等职业学校,尊崇“严谨治学、崇尚实践”的办学传统,坚持“质量立校”的基本办学理念,2003 年6 月,率先在高职教育领域借鉴ISO 9000 管理思想,加强过程控制和质量改进,设置质量监督与控制机构,持续开展了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建立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V1.0 ;2009 年,总结国家示范性高职校建设成果,将戴明循环PDCA 的质量通用模型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升级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V2.0 ;2016 年学校成为全国高职高专“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试点学校,以此为契机,启动建设学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V3.0,为科学有效地提升办学质量,优化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深化内涵建设,需要破解“学校事业发展目标与任务缺乏有效的上下衔接、发展目标与任务还缺乏具体可测的标准体系、内部质量管理缺乏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师生目标规划与自我提升意识不强”等关键瓶颈,需要研究基于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诊断与改进方案。
            学校的质量保证体系V3.0 诞生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新历史时期,诞生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初步具有备大数据分析的背景下。在质量理念方面,对现代质量有了全新的认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来源于从顶层设计者到各级质量主体的自觉性,为此,需要对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化的设计;高质量源于发展目标的科学规划,需要对质量标准的适切性进行科学定位,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上下衔接、横向贯通的目标与标准链;在信息化背景下,大数据迭代、知识管理等现代理念的融入,使质量全过程的动态监测成为可能,由此诞生了以“8 字形”螺旋为质量运行模式的新概念,标志着质量保证体系向着“自主性、系统性、智能化”的目标迈上了新的台阶,逐步实现决策时不再拍脑袋、教学时不再无目标、评价时不再讲大概。
            在质量保证体系制度的设计与操作方面,依据“8 字形”质量螺旋,将质量全程简化成“事前、事中、事后”三步曲。事前,各层面质量主体自主建标,基于SWOT 分析、SMART 原则构建“上挂下联”的全局性目标与标准链,解决目标不落地、任务缺标准的尴尬。事中,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科学地开展工作监测与预警,规范质量行为,纠正运行偏差,破解过程性考核缺失的不足。事后,周期性地对标进行自我诊断与改进,改变师生的目标规划与自我诊改意识不强的被动局面。通过对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指导,帮助师生实现工作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与改善,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螺旋提升。
    在质量内涵方面,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质量内涵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带动了全校性的研究与改革和质量文化建设,形成了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具有校本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诊断指标体系。学校从“决策指挥”顶层设计,到“资源保障、支持服务、实施运行、监督控制”各系统全面响应,逐个寻找质量突破口,2016 年以课程为突破口,确定为“课堂教学质量主题年”,2017 年以专业为突破口,确定为“专业建设主题年”,2018 年以职能部门的高水平、规范化、精细化服务管理为突破口,确定为“工作标准提升主题年”。诊改工作成功地带动了学校内涵建设逐步走向纵深,2019 年学校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 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学校进入以质量提升为主旋律的发展轨道。
            2019 年4 月23 日至25 日,以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应崧教授为组长、副主任委员崔岩教授为副组长的专家组,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现场复核,在诊改复核工作反馈会上,杨应崧教授用“惠风和畅”高度评价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诊改试点所取得的成效及现场复核工作。
            质量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制度创新。通过持续规范的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提升,建设并运行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做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高职院校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我国的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算长,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理论研究课题,体系的实施也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很多问题还
    有待于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本书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的成果结晶,凝聚了学校领导及师生员工的心血与付出。本书由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龚方红教授策划、姜敏凤教授统稿,参加编写的人员有龚方红、姜敏凤、王鑫芳、张路遥、吴兆明、孙燕华。在诊改试点建设期间,学校新老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悉心组织各层面的诊改试点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戴勇教授全程策划指导诊改工作;本书第4 章、第5 章编写引用了倪卫东、胡俊平、李萍、王得燕、苗盈、奚茂龙、徐悦、徐安林等同志的诊改总结报告的部分内容,第6 章编写得到了欧赛斯公司李剑波、联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郭峰等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以案例的形式、从方法论的视角介绍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实践的做法,抛砖引玉为读者提供参考与借鉴,衷心希望与兄弟院校加强交流与合作,一起推进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共同守护好高职院校的质量生命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暂无作者简介
  • 样 章 试 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