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第一章 应用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 001
第一节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001
第二节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006
第三节 新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 011
第四节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流程 022
第五节 科学素养需从人格和思维层面培养 036
第二章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平台概述 041
第一节 大学物理教学平台简介 041
第二节 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 046
第三节 实验预习自动评判系统 050
第三章 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 062
第一节 测量与误差 062
第二节 直接测量随机误差的估算 069
第三节 仪器误差 072
第四节 有效数字 075
第五节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078
第六节 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合成 082
第七节 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 085
第八节 Excel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091
第四章 动力学综合设计性实验 093
第一节 实验1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 093
第二节 实验2 碰撞设计性实验 106
第三节 DHSY 型磁悬浮动力学实验仪 110
第四节 实验3 单摆基础性实验 114
第五节 实验4 单摆设计性实验 118
第六节 实验5 单摆研究性实验 124
第五章 振动与波动实验 143
第一节 实验6 示波器的基本使用 143
第二节 实验7 弦振动基础性实验 147
第三节 实验8 弦振动综合性实验 152
第四节 实验9 声速的测量实验 158
第六章 测量电阻实验 161
第一节 实验10 伏安法测量电阻实验 161
第二节 实验11 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 167
第三节 实验12 双臂电桥测量低值电阻 175
第四节 实验13 用伏安法测量低值电阻设计性实验 188
第七章 温度传感器综合与设计性实验 189
第一节 温度传感器及DH-SJ5实验装置 189
第二节 实验14 冷却法测量金属的比热容 198
第三节 实验15 温度传感器设计性实验 207
第八章 光学基础与综合性实验 215
第一节 光学基本仪器及常用光源 216
第二节 实验16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222
第三节 实验17 光学衍射实验 231
第四节 实验18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 234
第五节 实验19 透镜焦距测量的设计性实验 237
第六节 实验20 用牛顿环装置测量平凸镜的曲率半径 240
第九章 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 245
参考文献 253
展开
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变革。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中国大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外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着新工科,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硬实力呼唤新工科。在内部,研究性大学和示范高职院校经过扩张发展及内涵建设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积累,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和地方高校以服务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转向应用型大学。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三种转型任务:“专科型”“学术型”向“本科型”转变;在“高职高专型”“综合性理科型”之外向“应用型”发展;“传统教育型”向“互联网+教育”发展。这三种叠加的转型发展现状迫切需要对原有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重组,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在新工科建设的讨论中,课程重构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着陆生根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共识,达到高等教育教学目标最终都聚焦于课程,因此新工科的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和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应适应这种要求,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实验课程内容和实验教学过程,使应用型工科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得以落实、落细、落小。
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编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每一位老师既讲授大学物理理论课,也承担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尽可能在有限的学时内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素质,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实现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输送契合行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
实验教学需要理论和实践的长期积淀。本书主编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实践30多年,近十年在承担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负责并参与多个应用型本科学科专业的建设工作。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面向理工科各专业,在课程总学时日益缩减的大背景下,我们解构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按照行动体系重构了应用型实验课程。本书没有按照传统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近代物理的科目来分章节,也没有以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来划分模块,而是关注实验教学的整个工作过程,将多个实验项目用共同特征的脉络构成相对完整的单元,倾力打造实验内容和教学过程。全书共分九章,前三章为基础知识与理论,后第四章至第八章为核心实验项目,第九章为总结。其中数据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基础知识整套采用清华大学朱鹤年教授的理论,感谢朱教授不辞辛苦多年开班讲习“新概念物理实验测量”,奉献出科学严谨的理论和方便实用的方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原教育部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霍剑青教授和原华中科技大学李元杰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借鉴了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和南方科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的经验,更得到了成都工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李可为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实验教学是一项集体事业,编者有幸带领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本书凝聚了团队的智慧和劳动,同时本书也吸引了六年来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的经验,并经过多次修订而形成。本书编写及相关分工如下:鲜承伟老师编撰了实验1、2的初稿及校对了实验11、12,潘雪博士编撰了实验3、4的初稿及校对了实验9、10,周波博士编撰了实验5的初稿及校对了实验1、6,赖祥军博士编撰了实验6的初稿及校对了实验2、7,曹玲玲博士编撰了实验7的初稿及校对了实验3、8,孙大明博士编撰了实验8的初稿及校对了实验4、5,王治钒博士编撰了实验9初稿及完成了实验图片的制作。其余部分由黄立平编写并执笔统稿,鲜承伟和潘雪两位老师再审校对。
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刚刚起步,新工科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尚在探索中,限于编者水平,书中肯定有不少观点有待商榷、有待检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以便改进和提高。
黄立平
2019年5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