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第1章 信息与信息安全认识 (1)
1.1 现实中的安全问题 (2)
1.1.1 奥巴马的决定 (2)
1.1.2 两个事件 (3)
1.1.3 两个案例 (4)
1.1.4 3个故事 (5)
1.1.5 6个困惑 (6)
1.2 区分信息、消息、数据、信号与通信 (7)
1.2.1 信息、消息、数据与信号的区别 (7)
1.2.2 信号与通信的关系 (8)
1.3 信息安全的内涵 (9)
1.3.1 从电影《碟中谍》认识信息安全 (9)
1.3.2 什么是信息安全 (10)
1.3.3 信息安全的发展过程 (12)
1.4 网络脆弱性分析 (15)
1.5 信息安全威胁分析 (16)
1.6 信息安全模型 (17)
第2章 物理安全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19)
2.1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0)
2.2 物理安全涉及的内容和标准 (21)
2.2.1 机房与设施安全 (21)
2.2.2 防火安全 (25)
2.2.3 电磁泄漏 (26)
2.3 开展风险管理 (28)
2.3.1 风险识别 (29)
2.3.2 风险评估 (31)
2.3.3 风险控制策略 (36)
第3章 经典信息加密方法 (39)
3.1 从Enigma密码机认识密码 (40)
3.2 初识密码学 (41)
3.2.1 从密码的起源了解密码 (41)
3.2.2 从基本概念了解密码 (45)
3.2.3 古典密码体系的演化 (48)
3.2.4 对称密码算法的精粹 (52)
3.2.5 非对称密码算法的神奇 (59)
3.2.6 混合密码体系 (62)
3.2.7 统计分析法 (63)
第4章 信息加密应用 (65)
4.1 两个案例 (66)
4.2 认识散列函数 (67)
4.2.1 散列函数 (67)
4.2.2 散列函数的应用——MD5 (69)
4.3 PGP加密与使用 (71)
4.3.1 PGP的工作原理 (71)
4.3.2 PGP软件包的使用 (73)
4.3.3 创建并导出密钥 (74)
4.3.4 文件的加密与解密 (76)
4.3.5 使用PGP销毁秘密文件 (78)
4.3.6 PGP电子邮件加密与签名、解密与验证签名 (78)
4.4 电子签名 (80)
4.5 数字签名 (81)
4.6 认证机构CA (82)
4.7 数字证书 (83)
4.7.1 数字证书的地位和结构 (83)
4.7.2 数字证书的作用 (83)
4.7.3 Windows 10中的证书 (84)
4.7.4 数字时间戳服务(DTS) (85)
4.8 认证技术 (86)
第5章 信息隐藏技术与数字水印的制作 (89)
5.1 两个故事 (89)
5.2 信息隐藏技术 (91)
5.2.1 隐写术 (91)
5.2.2 数字水印 (92)
5.3 信息隐藏基本模型和潜信道 (94)
5.3.1 信息隐藏基本模型 (94)
5.3.2 潜信道 (94)
5.4 数字水印的制作 (94)
5.4.1 图片水印的制作 (94)
5.4.2 视频水印的制作 (99)
5.4.3 音频隐形水印的制作 (101)
第6章 黑客与系统嗅探 (102)
6.1 一个案例 (102)
6.2 OSI参考模型 (103)
6.3 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 (104)
6.4 网络扫描 (105)
6.4.1 黑客 (105)
6.4.2 渗透测试步骤 (107)
6.5 实施攻击的前期准备 (109)
6.5.1 收集网络信息 (109)
6.5.2 进行网络扫描 (115)
6.5.3 进行网络监听 (121)
第7章 黑客攻击技术 (130)
7.1 从案例认识黑客逐利本性及危害性 (130)
7.2 黑客攻击的一般步骤 (131)
7.3 黑客如何实施攻击 (132)
7.3.1 口令破解攻击 (132)
7.3.2 缓冲区溢出攻击 (138)
7.3.3 欺骗攻击 (141)
7.3.4 DoS/DDoS攻击 (144)
7.3.5 SQL注入攻击 (146)
7.3.6 网络蠕虫攻击 (148)
7.3.7 木马攻击 (149)
第8章 攻击防范技术 (152)
8.1 两个案例 (152)
8.2 防火墙 (153)
8.2.1 认识防火墙 (153)
8.2.2 防火墙技术 (157)
8.2.3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162)
8.2.4 Windows自带防火墙配置 (164)
8.3 入侵检测技术 (167)
8.4 VPN技术 (170)
8.4.1 认识VPN (170)
8.4.2 VPN组建实例 (172)
8.5 “蜜罐”与“蜜罐”技术 (185)
8.5.1 “蜜罐”与“蜜罐”技术定义 (185)
8.5.2 “蜜罐”技术简介 (186)
8.5.3 “蜜罐”技术的发展 (187)
8.5.4 “蜜罐”的应用 (187)
第9章 计算机病毒防治 (189)
9.1 笑话与事实 (189)
9.2 认识计算机病毒 (191)
9.2.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和发展 (191)
9.2.2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194)
9.2.3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 (195)
9.3 从计算机病毒命名看其特性 (196)
9.4 典型计算机病毒的分析与消除 (198)
9.5 认识恶意代码 (204)
第10章 操作系统安全管理 (208)
10.1 操作系统入门 (208)
10.1.1 混沌初开 (208)
10.1.2 Windows的精彩世界 (209)
10.1.3 Linux的自由天地 (211)
10.2 系统安全始于安装 (212)
10.3 Linux系统安全 (213)
10.3.1 引导系统时——GRUB加密 (213)
10.3.2 进入系统时——身份认证 (214)
10.3.3 使用系统时——权限设置 (216)
10.3.4 网络通信时——数据加密 (216)
10.3.5 提供服务时——访问控制 (217)
10.3.6 贯穿始终的安全分析 (217)
10.4 Windows系统安全 (218)
10.4.1 保护Windows系统安全的基本措施 (218)
10.4.2 使用MBSA检查系统漏洞 (221)
10.4.3 综合案例 (223)
第11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与管理 (227)
11.1 无线局域网 (228)
11.2 无线局域网典型设备 (229)
11.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威胁及安全技术 (231)
11.4 无线网络攻击方法 (235)
11.4.1 方法与过程 (235)
11.4.2 空中传播的病毒 (236)
11.5 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措施 (237)
11.6 无线局域网安全管理实例 (241)
第12章 数据备份与恢复 (244)
12.1 初识数据备份与恢复 (245)
12.2 Windows数据备份典型方法 (245)
12.2.1 备份系统文件 (245)
12.2.2 备份注册表文件 (246)
12.2.3 制作系统的启动盘 (247)
12.2.4 备份整个系统数据 (247)
12.2.5 创建系统还原点 (248)
12.2.6 恢复上一次正确配置 (248)
12.2.7 返回驱动程序 (248)
12.2.8 设置硬件配置文件 (248)
12.2.9 一键还原 (249)
12.3 巧用数据恢复软件 (249)
第13章 信息安全新领域 (251)
13.1 从“心脏滴血”漏洞看Web应用安全 (251)
13.2 Web应用安全 (252)
13.3 云计算技术 (256)
13.4 云计算安全 (258)
13.5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 (259)
第14章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案例分析 (262)
14.1 《网络安全法》 (262)
14.2 信息安全中的法律问题 (264)
14.2.1 何为犯罪 (264)
14.2.2 民事问题 (266)
14.2.3 刑事问题 (267)
14.3 案例分析 (267)
参考文献 (269)
展开
前 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工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智能设备安全、个人隐私安全、数据安全、工业控制安全等方面的威胁。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现实问题,已影响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信息安全也是保护个人隐私和保证社会安定的必要前提。因此,自2003年起,我国已有超过300所高职高专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要而开设了急需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专业。
当前,该专业的入门高职教材不多。很多院校用网络安全技术教材作为该专业的入门教材,而实际上,网络安全技术只是信息安全的一部分,很多同学在学完专业课后还没有弄明白信息的概念和信息安全的内涵。另外,网络安全技术教材重技术轻管理,重技能轻素质,重应用轻思维。当前形势下,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增强信息安全管理意识,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对信息安全相关专业学生尤其重要。很多黑客受到利益的驱使,加之缺少法律意识,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因此,我们有义务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解读现实案例,增强法律意识。
鉴于此,2011年,我们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下出版了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现改为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第一部入门教材——《信息安全基础》。该书全面介绍了信息与信息安全知识、物理安全和安全评估、基本加密和解密的方法、网络的攻防技术和工具、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操作方法、操作系统安全管理、无线局域网安全与管理、云安全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第1版教材的内容、案例和实训环境渐渐陈旧。考虑到安全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应用和威胁不断出现,因此,在第1版的基础上,我们更新了案例、安全技术和安全工具,增加了Web应用安全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由胡国胜、张迎春、宋国徽共同完成,范晓燕、蔡军英、鲁家皓参与书中部分图表的制作和校对工作。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孙修东老师对本书的改版提出宝贵意见,书中的案例得到上海豌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作者参考了本书最后所列参考文献中的内容,并部分引用,在此对其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本书配有电子教学课件,请有需要的教师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后进行下载,如有问题可在网站留言板留言或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系(E-mail:xujj@phei.com.cn),也可以与作者联系(E-mail:jamhu8@sohu.com)。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发展迅速,本书内容较难与当前正发生的安全问题全面适应,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希望同行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
编著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