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教育资源网
模拟电路版图的艺术(第二版)
丛   书   名: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作   译   者:张为 等 出 版 日 期:2018-08-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杨博 
书   代   号:G0347390 I S B N:9787121347399

图书简介:

本书以实用和权威性的观点全面论述了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及目前的研究成果。书中介绍了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失效机理等内容;基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所采用的三种基本工艺:标准双极工艺、多晶硅栅CMOS工艺和模拟BiCMOS工艺;重点探讨了无源器件的设计与匹配性问题,二极管设计,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的设计与应用,以及某些专门领域的内容,包括器件合并、保护环、焊盘制作、单层连接、ESD结构等。最后介绍了有关芯片版图的布局布线知识。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关注 评论(0) 分享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图书特别说明:由于成本考虑,本书不作为参考书赠送。如果确有授课教材选用的需求,可将详细情况发送给本书专属联系人,我们将进一步沟通并酌情处理。

    本书资源

    本书暂无资源

    会员上传本书资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实用和权威性的观点全面论述了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及目前的研究成果。书中介绍了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失效机理等内容;基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所采用的三种基本工艺:标准双极工艺、多晶硅栅CMOS工艺和模拟BiCMOS工艺;重点探讨了无源器件的设计与匹配性问题,二极管设计,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的设计与应用,以及某些专门领域的内容,包括器件合并、保护环、焊盘制作、单层连接、ESD结构等。最后介绍了有关芯片版图的布局布线知识。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347399
    开 本:16开
    页 数:552
    字 数:883.0

    本书目录

    目    录
     
    第1章  器件物理	1
    1.1  半导体	1  
    1.1.1  产生与复合	3
    1.1.2  非本征(杂质)半导体	5
    1.1.3  扩散和漂移	7
    1.2  PN结	9
    1.2.1  耗尽区	9
    1.2.2  PN结二极管	11
    1.2.3  肖特基二极管	13
    1.2.4  齐纳二极管	14
    1.2.5  欧姆接触	15
    1.3  双极型晶体管	16 
    1.3.1  Beta	18
    1.3.2  I-V特性	19
    1.4  MOS晶体管	20
    1.4.1  阈值电压	22
    1.4.2  I-V特性	23
    1.5  JFET晶体管	25
    1.6  小结	27
    1.7  习题	28
    第2章  半导体制造	30
    2.1  硅制造	30  
    2.1.1  晶体生长	30
    2.1.2  晶圆制造	31
    2.1.3  硅的晶体结构	32
    2.2  光刻技术	33
    2.2.1  光刻胶	33
    2.2.2  光掩模和掩模版	34
    2.2.3  光刻	35
    2.3  氧化物生长和去除	35
    2.3.1  氧化物生长和淀积	35
    2.3.2  氧化物去除	37
    2.3.3  氧化物生长和去除的其他
          效应	38
    2.3.4  硅的局部氧化(LOCOS)	40
    2.4  扩散和离子注入	41
    2.4.1  扩散	42
    2.4.2  扩散的其他效应	43
    2.4.3  离子注入	45
    2.5  硅淀积和刻蚀	46
    2.5.1  外延	47
    2.5.2  多晶硅淀积	48
    2.5.3  介质隔离	49
    2.6  金属化	51
    2.6.1  铝淀积及去除	52
    2.6.2  难熔阻挡金属	53
    2.6.3  硅化	55
    2.6.4  夹层氧化物、夹层氮化物和
          保护层	56
    2.6.5  铜金属化	58
    2.7  组装	60
    2.7.1  安装与键合	61
    2.7.2  封装	63
    2.8  小结	64
    2.9  习题	64
    第3章  典型工艺	66
    3.1  标准双极工艺	66
    3.1.1  本征特性	66
    3.1.2  制造顺序	67
    3.1.3  可用器件	71
    3.1.4  工艺扩展	77
    3.2  多晶硅栅CMOS工艺	80
    3.2.1  本质特征	81
    3.2.2  制造顺序	81
    3.2.3  可用器件	87
    3.2.4  工艺扩展	92
    3.3  模拟BiCMOS	96
    3.3.1  本质特征	96
    3.3.2  制造顺序	97
    3.3.3  可用器件	102
    3.3.4  工艺扩展	106
    3.4  小结	110
    3.5  习题	110
    第4章  失效机制	113
    4.1  电过应力	113
    4.1.1  静电漏放(ESD)	113
    4.1.2  电迁徙	115
    4.1.3  介质击穿	117
    4.1.4  天线效应	119
    4.2  玷污	121
    4.2.1  干法腐蚀	122
    4.2.2  可动离子玷污	123
    4.3  表面效应	125
    4.3.1  热载流子注入	125
    4.3.2  齐纳蠕变	128
    4.3.3  雪崩诱发β衰减	130
    4.3.4  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	131
    4.3.5  寄生沟道和电荷分散	132
    4.4  寄生效应	139
    4.4.1  衬底去偏置	140
    4.4.2  少子注入	143
    4.4.3  衬底效应	153
    4.5  小结	154
    4.6  习题	155
    第5章  电阻	157
    5.1  电阻率和方块电阻(薄层
         电阻)	157
    5.2  电阻版图	159
    5.3  电阻变化	162
    5.3.1  工艺变化	162
    5.3.2  温度变化	163
    5.3.3  非线性	164
    5.3.4  接触电阻	166
    5.4  电阻的寄生效应	167
    5.5  不同电阻类型的比较	170
    5.5.1  基区电阻	170
    5.5.2  发射区电阻	171
    5.5.3  基区埋层电阻	172
    5.5.4  高值薄层电阻	172
    5.5.5  外延埋层电阻	175
    5.5.6  金属电阻	176
    5.5.7  多晶硅电阻	177
    5.5.8  NSD和PSD电阻	179
    5.5.9  N阱电阻	180
    5.5.10  薄膜电阻	181
    5.6  调整电阻阻值	182
    5.6.1  调节电阻(Tweaking Resistor)	182
    5.6.2  微调电阻	184
    5.7  小结	191
    5.8  习题	191
    第6章  电容和电感	193
    6.1  电容	193
    6.1.1  电容的变化	198
    6.1.2  电容的寄生效应	201
    6.1.3  电容比较	202
    6.2  电感	210
    6.2.1  电感寄生效应	212
    6.2.2  电感的制作	214
    6.3  小结	215
    6.4  习题	216
    第7章  电阻和电容的匹配	218
    7.1  失配的测量	218
    7.2  失配的原因	220
    7.2.1  随机变化	220
    7.2.2  工艺偏差	223
    7.2.3  互连寄生	224
    7.2.4  版图移位	225
    7.2.5  刻蚀速率的变化	227
    7.2.6  光刻效应	229
    7.2.7  扩散相互作用	230
    7.2.8  氢化	231
    7.2.9  机械应力和封装漂移	232
    7.2.10  应力梯度	234
    7.2.11  温度梯度和热电效应	242
    7.2.12  静电影响	246
    7.3  器件匹配规则	253
    7.3.1  电阻匹配规则	253
    7.3.2  电容匹配规则	256
    7.4  小结	259
    7.5  习题	259
    第8章  双极型晶体管	262
    8.1  双极型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262
    8.1.1  β值下降	263
    8.1.2  雪崩击穿	264
    8.1.3  热击穿和二次击穿	265
    8.1.4  NPN晶体管的饱和状态	267
    8.1.5  寄生PNP管的饱和态	270
    8.1.6  双极晶体管的寄生效应	272
    8.2   标准双极型小信号晶体管	274
    8.2.1  标准双极型NPN晶体管	274
    8.2.2  标准双极工艺衬底PNP
          晶体管	279
    8.2.3  标准双极型横向PNP
          晶体管	282
    8.2.4  高电压双极型晶体管	289
    8.2.5  超β(Super-Beta)NPN
          晶体管	291
    8.3  CMOS和BiCMOS工艺小信号
         双极型晶体管	292
    8.3.1  CMOS工艺PNP晶体管	292
    8.3.2  浅阱(Shallow-Well)
          晶体管	295
    8.3.3  模拟BiCMOS双极型
          晶体管	297
    8.3.4  高速双极型晶体管	299
    8.3.5  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	301
    8.3.6  氧化隔离(Oxide-Isolated)
          晶体管	302
    8.3.7  锗硅晶体管	305
    8.4  小结	306
    8.5  习题	307
    第9章  双极型晶体管的应用	309
    9.1  功率双极型晶体管	309
    9.1.1  NPN功率晶体管的失效
          机理	310
    9.1.2  功率NPN晶体管的版图	316
    9.1.3  PNP功率晶体管	323
    9.1.4  饱和检测与限制	324
    9.2  双极型晶体管匹配	327
    9.2.1  随机变化	328
    9.2.2  发射区简并	330
    9.2.3  NBL阴影	331
    9.2.4  热梯度	332
    9.2.5  应力梯度	336
    9.2.6  填充物诱生应力	327
    9.2.7  系统失配的其他因素	339
    9.3  双极型晶体管匹配设计规则	340
    9.3.1  纵向晶体管匹配规则	340
    9.3.2  横向晶体管匹配规则	343
    9.4  小结	345
    9.5  习题	345
    第10章  二极管	349
    10.1  标准双极工艺二极管	349
    10.1.1  二极管连接形式的
           晶体管	349
    10.1.2  齐纳二极管	351
    10.1.3  肖特基二极管	357
    10.1.4  功率二极管	361
    10.2  CMOS和BiCMOS工艺
          二极管	363
    10.2.1  CMOS结型二极管	363
    10.2.2  CMOS和BiCMOS肖特基
           二极管	364
    10.3  匹配二极管	365
    10.3.1  匹配PN结二极管	365
    10.3.2  匹配齐纳二极管	367
    10.3.3  匹配肖特基二极管	368
    10.4  小结	368
    10.5  习题	368
    第11章  场效应晶体管	370
    11.1  MOS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371
    11.1.1  MOS晶体管建模	371
    11.1.2  晶体管的寄生参数	376
    11.2  构造CMOS晶体管	384
    11.2.1  绘制MOS晶体管版图	384
    11.2.2  N阱和P阱工艺	386
    11.2.3  沟道终止注入	389
    11.2.4  阈值调整注入	390
    11.2.5  按比例缩小晶体管	392
    11.2.6  不同的结构	395
    11.2.7  背栅接触	399
    11.3  浮栅晶体管	402
    11.3.1  浮栅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403
    11.3.2  单层多晶硅EEPROM
           存储器	406
    11.4  JFET晶体管	408
    11.4.1  JFET建模	408
    11.4.2  JFET的版图	409
    11.5  小结	412
    11.6  习题	412
    第12章  MOS晶体管的应用	415
    12.1  扩展电压晶体管	415
    12.1.1  LDD和DDD晶体管	416
    12.1.2  扩展漏区晶体管	419
    12.1.3  多层栅氧化(multiple 
           gate oxide)	421
    12.2  功率MOS晶体管	423
    12.2.1  MOS安全工作区	424
    12.2.2  常规MOS功率晶体管	428
    12.2.3  DMOS晶体管	435
    12.3  MOS晶体管的匹配	440
    12.3.1  几何效应	441
    12.3.2  扩散和刻蚀效应	444
    12.3.3  氢化作用	447
    12.3.4  热效应和应力效应	449
    12.3.5  MOS晶体管的共质心
           布局	450
    12.4  MOS晶体管的匹配规则	454
    12.5  小结	457
    12.6  习题	457
    第13章  一些专题	460
    13.1  合并器件	460
    13.1.1  有缺陷的器件合并	461
    13.1.2  成功的器件合并	464
    13.1.3  低风险合并	466
    13.1.4  中度风险合并器件	467
    13.1.5  设计新型合并器件	468
    13.1.6  模拟BiCMOS中合并器件
           的作用	469
    13.2  保护环	469
    13.2.1  标准双极电子保护环	470
    13.2.2  标准双极空穴保护环	471
    13.2.3  CMOS和BiCMOS设计中
           的保护环	472
    13.3  单层互连	474
    13.3.1  预布版和棒图	474
    13.3.2  交叉布线技术	476
    13.3.3  隧道的类型	477
    13.4  构建焊盘环	479
    13.4.1  划片线与对准标记	479
    13.4.2  焊盘、微调焊盘和测试
           焊盘	480
    13.5  ESD结构	483
    13.5.1  齐纳箝位	484
    13.5.2  两级齐纳箝位	485
    13.5.3  缓冲齐纳箝位	487
    13.5.4  VCES箝位	488
    13.5.5  VECS箝位	489
    13.5.6  反向并联二极管箝位	490
    13.5.7  栅接地NMOS箝位	490
    13.5.8  CDM箝位	492
    13.5.9  横向SCR箝位	493
    13.5.10  选择ESD结构	494
    13.6  习题	496
    第14章  组装管芯	500
    14.1  规划管芯	500
    14.1.1  单元面积估算	500
    14.1.2  管芯面积估算	503
    14.1.3  总利润率	505
    14.2  布局	506
    14.3  顶层互连	511
    14.3.1  通道布线原理	511
    14.3.2  特殊布线技术	513
    14.3.3  电迁徙	517
    14.3.4  减小应力效应	519
    14.4  小结	520
    14.5  习题	520
    附录A  缩写词汇表	523
    附录B  立方晶体的米勒指数	527
    附录C  版图规则实例	529
    附录D  数学推导	536
    附录E  版图编辑软件的出处	541
    展开

    前     言

    译  者  序
    集成电路已进入深亚微米和SoC时代。作为设计与制造的纽带,版图的地位至关重要。在各类集成电路中,模拟集成电路由于对器件特性的依赖性更强,所以其性能更大程度地受到版图因素的影响。正如作者所述,模拟版图设计更像是从事艺术创作而不仅是研究一门科学。
    本书是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领域的一部力作,自第一版正式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这也是促成第二版和中译本出现的主要原因。作者Alan Hastings是业界权威,在版图设计领域享有崇高的声望。本书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读者无须掌握过多的器件物理和半导体工艺知识即可对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有完整而深刻的认识。书中大量的实例和习题有助于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集成电路各个环节的人才炙手可热。引进这样一部权威著作,无疑会对国内培养更多高水平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人才起到促进作用。原书作者也对第二版中译本的出现表示出极大关注。
    本书由张为组织翻译,其中闫珍珍负责第1章和第2章的翻译工作;郝瑜霞负责第3章和第4章的翻译工作;吕波负责第5章的翻译工作;菅端端负责第6章的翻译工作;杨宇负责第7章的翻译工作;周永奇负责第8章和第9章的翻译工作;卜尔龙负责第10章和附录的翻译工作;冯煜晶负责第11章和第12章的翻译工作;李建恒负责第13章的翻译工作;任彤负责第14章的翻译工作。张为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审校。此外,本书的翻译得到了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领导、教师以及电子工业出版社外版教材事业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对所有为这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帮助的人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需要指出的是,有关集成电路版图和工艺的词汇及其译法尚无统一标准,特别是有关版图设计规则的内容,建议读者首先阅读附录C,利用图例帮助理解,然后再开始正文的学习。由于译审者水平有限,译文中难免有不妥乃至错误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第二版前言
    我最初撰写《模拟电路版图的艺术》一书的文稿时是用于一系列讲座的。很多人鼓励我将其出版。刚开始我有点犹豫,因为我认为读者非常有限。出版之后证明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令我惊讶的是,《模拟电路版图的艺术》居然被翻译成了中文!
    过去的几年时间提醒我第一版存在的局限性,并且促成了这次全面的修订。本书的每一章都经过了检查和校正,并且还加入了很多新内容和约50个新的图例。第二版介绍的新内容包括:
    ?  先进金属化系统
    ?  介质隔离
    ?  MOS晶体管的失效机制
    ?  集成电感
    ?  MOS安全工作区
    ?  非易失性存储器
    在准备本书第二版期间,我从德州仪器的同事身上汲取了大量的经验和智慧。同时我还不断参阅IEEE Xplore网站的可用资源,尤其是IEE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上的文献。我要向所有帮助我理解或纠正了我很多错误的人们表示感谢。如此长时间、大强度的工作虽然无法使每件事都做到完美,但是第二版确实比第一版有了很大的进步。
    
    Alan Hastings  
     
    第一版前言
    集成电路只有在高倍放大下才会展露其真实面目。无论是覆盖在表面的错综复杂的微细连线,还是其下方同样复杂的掺杂硅结构,所有这些都是依据一套称为版图的设计图制作而成的。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难以自动实现。每个多边形的形状及位置都要求对器件物理原理、半导体制造和电路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尽管已有30年的研究,然而很多内容仍不确定。有些信息隐藏在晦涩的期刊文献以及未发表的手稿当中。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将这些信息进行了汇总,主要目的是提供给从事版图设计的人员使用,对于希望更好地理解电路与版图关系的电路设计者也很有价值。
    本书针对的是广泛的读者群,其中一些人对高等数学和固体物理仅有有限的了解。书中的数学内容很少,而将重点放在区分所有变量以及采用最容易理解的单位上。读者只需掌握基础代数和初步的电子学知识即可。书中许多习题以读者可以使用版图编辑软件为前提,但是不具备这些资源的读者仍然可以借助纸和笔完成大量的习题。
    全书总共包括14章和5个附录。前两章概述了器件物理和半导体工艺。这两章中没有数学推导,而是将重点放在简单的口语化解释及可视模型上。第3章介绍了3种基本工艺:标准双极工艺、硅栅CMOS工艺以及模拟BiCMOS工艺。讲述的重点是剖面图以及剖面图与实例器件传统版图视图的对应关系。第4章涵盖的内容是常见失效机制,重点是版图在确定可靠性中的作用。第5章和第6章介绍了电阻和电容的版图。第7章以电阻和电容为例介绍了匹配原则。第8章至第10章介绍了双极型器件的版图,而第11章和第12章介绍的是场效应晶体管的版图和匹配。第13章和第14章阐述了多个前沿问题,包括器件合并、保护环、ESD保护结构以及布局规划。附录中包括缩写词汇表、有关米勒指数的讨论、用于完成习题的版图规则范例以及书中所用公式的推导等内容。
    
    Alan Hastings   
    致    谢
    本书包含的信息是通过许多学者、工程师及技术人员的辛苦工作搜集而得的,但其中肯定还会由于许多人士的工作内容尚未发表,所以未能向他们表示感谢。我尽其所能参考了大量的基本发现和原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却无法确定它们的出处。
    我要向提供大量建议的TI同事表示感谢。尤其要感谢Ken Bell,Walter Bucksch,Taylor Efland,Lou Hutter,Clif Jones,Alec Morton,Jeff Smith,Fred Trafton和Joe Trogolo,他们为本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同时还要感谢Bob Borden,Nicolas Salamina和Ming Chiang对我的鼓励,否则本书根本无法完成。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暂无作者简介
  • 样 章 试 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