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绪论—教学与学习建议 - 1 -
第1章 控制系统仿真概述 - 4 -
1.1 系统仿真概述 - 4 -
1.2 MATLAB简介 - 6 -
1.3 MATLAB基本操作 - 8 -
1.3.1 MATLAB R2014a的启动 - 8 -
1.3.2 基本操作界面 - 8 -
1.4 MATLAB操作实例 - 12 -
课后习题1 - 14 -
第2章 MATLAB矩阵及其基本操作 - 15 -
2.1 矩阵及其操作 - 16 -
2.1.1 矩阵的创建 - 16 -
2.1.2 矩阵的属性 - 17 -
2.1.3 创建特殊矩阵 - 17 -
2.1.4 矩阵操作 - 18 -
2.2 矩阵运算 - 19 -
2.2.1 矩阵加、减运算 - 19 -
2.2.2 矩阵的点运算 - 19 -
2.2.3 矩阵乘运算 - 20 -
2.2.4 矩阵的一些特殊运算 - 21 -
2.3 多维矩阵及其操作 - 22 -
2.3.1 通过指定索引把二维矩阵扩展为多维矩阵 - 22 -
2.3.2 使用内联函数创建多维矩阵 - 23 -
2.3.3 使用cat函数进行链接创建 - 23 -
2.4 结构体和元胞数组 - 24 -
2.4.1 结构体的创建 - 24 -
2.4.2 元胞数组 - 26 -
2.5 字符串 - 28 -
2.6 关系运算 - 28 -
课后习题2 - 29 -
第3章 MATLAB数学运算基础 - 30 -
3.1 矩阵的基本运算 - 31 -
3.1.1 矩阵的逆 - 31 -
3.1.2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32 -
3.2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 32 -
3.3 多项式运算 - 34 -
3.3.1 使用roots函数求多项式的根 - 34 -
3.3.2 使用conv函数进行多项式乘运算 - 35 -
3.3.3 使用deconv函数进行多项式除运算 - 35 -
3.3.4 多项式微分 - 36 -
3.4 多项式曲线拟合 - 36 -
3.5 数据统计 - 37 -
课后习题3 - 42 -
第4章 M文件与MATLAB编程基础 - 43 -
4.1 MATLAB的M文件 - 43 -
4.1.1 M文件的创建和编辑 - 44 -
4.1.2 编辑器窗口说明 - 45 -
4.2 MATLAB控制语句 - 46 -
4.2.1 分支控制语句 - 46 -
4.2.2 循环控制语句 - 49 -
课后习题4 - 50 -
第5章 函数与外部数据操作 - 52 -
5.1 M文件(函数) - 52 -
5.1.1 函数类型 - 52 -
5.1.2 参数传递 - 55 -
5.2 外部数据操作 - 56 -
5.2.1 MATLAB的外部数据操作 - 57 -
5.2.2 使用窗口操作实现文件数据读取 - 58 -
5.2.3 MATLAB程序中获取用户输入数据 - 60 -
5.2.4 MATLAB程序中日期和时间的使用 - 61 -
课后习题5 - 62 -
第6章 MATLAB的绘图及图像处理 - 63 -
6.1 MATLAB的绘图 - 63 -
6.1.1 二维图形 - 65 -
6.1.2 三维图形 - 79 -
6.2 MATLAB的图像处理 - 86 -
6.2.1 颜色 - 86 -
6.2.2 光照效果 - 87 -
课后习题6 - 88 -
第7章 交互式仿真工具Simulink - 89 -
7.1 Simulink简介 - 89 -
7.2 Simulink的模块库浏览界面 - 90 -
7.3 Simulink建模与仿真 - 95 -
7.3.1 Simulink建模与仿真的步骤 - 95 -
7.3.2 Simulink模块的基本操作 - 96 -
7.3.3 Simulink仿真参数的设置 - 97 -
7.4 仿真结果的运行、观察和调试 - 101 -
7.4.1 使用菜单运行仿真 - 102 -
7.4.2 使用命令进行仿真 - 102 -
7.4.3 观察并分析仿真结果 - 104 -
7.4.4 仿真的调试方法 - 106 -
7.5 Simulink的自定义功能模块 - 108 -
课后习题7 - 108 -
第8章 控制系统模型的定义 - 110 -
8.1 自动控制系统 - 111 -
8.1.1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 111 -
8.1.2 自动控制理论概要 - 112 -
8.1.3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术语和定义 - 112 -
8.2 控制系统仿真概述 - 113 -
8.2.1 建立数学模型的实验方法简介 - 113 -
8.2.2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 113 -
8.2.3 控制系统模型引言 - 114 -
8.3 模型的描述、生成与封装 - 114 -
8.3.1 传递函数模型的描述(tf模型) - 114 -
8.3.2 零极点模型的描述(zpk模型) - 116 -
8.3.3 状态空间模型的描述(ss模型) - 117 -
8.3.4 线性定常系统LTI模型的生成 - 117 -
8.4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转换和连接 - 120 -
8.4.1 系统模型的转换 - 120 -
8.4.2 系统模型的连接 - 122 -
课后习题8 - 125 -
第9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127 -
9.1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128 -
9.1.1 直接判别法 - 129 -
9.1.2 绘制零极点图进行判断 - 130 -
9.2 绘制系统的响应曲线 - 131 -
9.2.1 阶跃响应函数 - 132 -
9.2.2 脉冲响应函数 - 135 -
9.2.3 零输入响应函数 - 137 -
9.2.4 输入信号的产生及应用 - 139 -
9.2.5 使用Simulink实现时域响应分析 - 140 -
课后习题9 - 143 -
第10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 144 -
10.1 系统的阶跃响应分析 - 145 -
10.2 MATLAB系统分析工具LTI Viewer - 156 -
10.3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 158 -
课后习题10 - 163 -
第11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 165 -
11.1 根轨迹法基础 - 166 -
11.1.1 分析的基本原理 - 166 -
11.1.2 使用MATLAB函数绘制根轨迹图 - 169 -
11.2 根轨迹法分析系统 - 173 -
11.2.1 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 173 -
11.2.2 利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暂态特性 - 178 -
11.3 MATLAB在根轨迹分析中的综合应用(rltool) - 179 -
11.3.1 图形界面工具rltool - 179 -
11.3.2 综合应用实例 - 182 -
课后习题11 - 185 -
第12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 187 -
12.1 频域分析法基础 - 187 -
12.1.1 分析的基本原理 - 187 -
12.1.2 频率响应和频率特性 - 188 -
12.2 MATLAB频域分析法—频率特性图 - 189 -
12.2.1 奈奎斯特图的绘制 - 189 -
12.2.2 奈奎斯特图判稳 - 190 -
12.2.3 伯德图的绘制 - 192 -
12.3 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稳定裕度 - 195 -
12.3.1 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 - 195 -
12.3.2 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获取方法 - 195 -
课后习题12 - 197 -
第13章 PID控制器设计与应用 - 200 -
13.1 串联校正与反馈校正 - 200 -
13.1.1 串联校正 - 200 -
13.1.2 反馈校正 - 204 -
13.2 PID校正概述 - 205 -
13.3 PID控制器设计与参数整定 - 211 -
13.4 PID Tuner控制器设计 - 214 -
课后习题13 - 219 -
第14章 MATLAB图形用户界面GUI - 221 -
课后习题14 - 226 -
参 考 文 献 - 227
展开
前 言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是高校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在学习控制系统原理的基础上使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型建立、仿真设计、实验验证和分析的综合实践课程。“控制系统仿真”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控制系统仿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自动控制理论的理解,拓宽学生对控制系统仿真及其应用软件的知识面,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控制系统设计、分析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的内容包含控制理论、计算数学和计算机相关知识,而MATLAB软件是分析和设计各类复杂系统的强有力工具。学生在学习了“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需要开设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深入学习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一种能够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的工具,以便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减少烦琐的验算,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本书依循“翻转课堂”的教学思路,尝试融入多项教学方法,减少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际动手的效率,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本书及教学资料在作者所在的高校进行了试验,效果良好。教师可以采用重点讲授、协作指导和问题讨论的形式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学生通过自主认知、理论回顾和实践获得更真实、有效的学习。
本书和所提供的辅助教学资源能够满足“翻转课堂”式教学方法所需要的基本要求。
1. 教学信息更加清晰
教师可以依照本书的内容和顺序设计教学计划。除教材中的内容以外,本书还提供实例程序、教学PPT、演示视频等资源。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发布本次课程需要的教学资料和实践要求,如教学PPT、演示视频、各章的要求和需要完成的考查题目等内容,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情况安排学习进度,以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为主线、以考查题目为任务导向,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单元边学、边练、边讨论,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有效辅导全面提升学习的效果。
2. 重新构建学习方式
第一阶段,学生积极利用课堂时间了解本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查看课程所提供的课件和实例程序资料、观看演示视频,进而完成每章指定的考查题目;
第二阶段,学生将自行完成的考查题目向教师或教学助理进行讲解和演示,教师则分别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具体问题进行提问、解答和讨论;
第三阶段,学生在课堂外完成教师安排或教材中要求的课后练习题。
3. 演示视频针对性强
演示视频时间基本控制在3~10min内,内容针对性强,都是各章综合性较强的操作演示或设计方法展示,包含完整的知识点讲解、例题分析与练习,方便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观看视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课程要求和考核方式
课程要求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的要求。
(1)课前,复习自动控制原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复习C语言等其他已经学习的高级编程语言及程序设计知识,每节课前预习教材内容;
(2)课中,按照教师给定的考查题目边学边练,完成每章后的练习题,在指定的答疑和讨论时间段内与教师或助教积极互动;
(3)课后,独立完成部分课后练习题。
采用课堂考查、实验成果检查与上机考核综合考核方式,实现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书以MATLAB为主要工具,按照控制理论的内容体系,依次展开学习,主要任务分为MATLAB基础和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仿真两大部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