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
1.1 电路及电路模型 1
1.1.1 电路的作用及组成 1
1.1.2 电路模型 1
1.2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2
1.2.1 电流 2
1.2.2 电压 3
1.2.3 电功率 4
1.2.4 电能 4
1.3 电路的状态 5
1.3.1 通路 5
1.3.2 开路 6
1.3.3 短路 6
1.4 基本电路元件 7
1.4.1 电阻元件 7
1.4.2 电感元件 8
1.4.3 电容元件 9
1.4.4 理想电压源 10
1.4.5 理想电流源 11
1.5 基尔霍夫定律 12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2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3
1.6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14
1.7 Multisim14仿真实验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6
1.8 课外实践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19
1.8.1 电阻器 19
1.8.2 电容器 21
1.8.3 电感器 24
小结 25
习题 25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9
2.1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9
2.1.1 电压源模型 29
2.1.2 电流源模型 29
2.1.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0
2.2 支路电流法 32
2.3 结点电压法 34
2.4 叠加定理 36
2.5 等效电源定理 38
2.5.1 戴维南定理 38
2.5.2 诺顿定理 41
2.6 Multisim14仿真实验 叠加定理的验证 42
2.7 课外实践 焊接技术 45
小结 46
习题 47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50
3.1 换路定则与电路初始值的确定 50
3.1.1 换路定则 51
3.1.2 初始值的确定 51
3.2 一阶RC电路的暂态分析 53
3.2.1 一阶RC电路的全响应 53
3.2.2 一阶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5
3.2.3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7
3.3 一阶RL电路的暂态分析 58
3.3.1 一阶RL电路的全响应 58
3.3.2 一阶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9
3.3.3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0
3.4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61
3.5 RC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63
3.6 Multisim14仿真实验 RC电路的暂态过程 65
3.7 课外实践 电子产品的安装、调试与检修 67
小结 68
习题 69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72
4.1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72
4.1.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72
4.1.2 复数 74
4.1.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74
4.2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76
4.2.1 电阻元件 76
4.2.2 电感元件 77
4.2.3 电容元件 79
4.3 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81
4.3.1 阻抗 81
4.3.2 阻抗的串联 82
4.3.3 阻抗的并联 84
4.3.4 复杂交流电路的计算 85
4.4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86
4.4.1 瞬时功率 86
4.4.2 有功功率 87
4.4.3 无功功率 87
4.4.4 视在功率与功率因数 88
4.5 功率因数的提高 90
4.5.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91
4.5.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91
4.6 交流电路的谐振 93
4.6.1 串联谐振 93
4.6.2 并联谐振 95
4.7 Multisim14仿真实验 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96
4.8 课外实践 电子小制作(声控小夜灯) 99
小结 100
习题 101
第5章 三相电路 104
5.1 三相电源 104
5.2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107
5.3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110
5.4 三相功率 112
5.5 安全用电 114
5.5.1 安全用电常识 114
5.5.2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 115
5.6 Multisim14仿真实验 三相电路 118
5.7 课外实践 电子小制作(叮咚门铃) 121
小结 122
习题 122
第6章 磁路与变压器 125
6.1 磁路的基本知识 125
6.1.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125
6.1.2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126
6.1.3 磁路的欧姆定律 128
6.2 铁心线圈电路 129
6.2.1 直流铁心线圈电路 129
6.2.2 交流铁心线圈 129
6.3 变压器 132
6.3.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132
6.3.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32
6.3.3 变压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35
6.3.4 变压器绕组的极性 137
6.3.5 特殊变压器 137
6.4 三相变压器* 139
6.5 电磁铁* 140
6.6 Multisim14仿真实验 变压器的外特性测试 141
6.7 课外实践 变压器的应用举例 143
小结 144
习题 145
第7章 电动机 147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147
7.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149
7.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 153
7.3.1 定子电路 153
7.3.2 转子电路 153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154
7.4.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154
7.4.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155
7.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 158
7.5.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158
7.5.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161
7.5.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162
7.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164
7.7 单相异步电动机* 166
7.8 Multisim14仿真实验 手动控制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 168
7.9 课外实践 电动机的应用实例 169
小结 171
习题 172
第8章 电气自动控制 174
8.1 常用低压控制电器 174
8.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停控制电路 180
8.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183
8.4 行程控制 185
8.5 顺序控制 186
8.6 时间控制 187
8.7 可编程序控制器 189
8.7.1 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89
8.7.2 PLC的编程语言 191
8.8 Multisim14仿真实验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停控制电路 194
8.9 课外实践 电气自动控制电路的应用实例 197
小结 198
习题 198
第9章 仿真软件Multisim14的使用 201
9.1 Multisim14的安装与设置 201
9.1.1 Multisim14的安装 201
9.1.2 Mutisim14的工作界面 202
9.1.3 Multisim14工作环境的设置 203
9.2 Multisim14的仿真步骤 205
9.3 Multisim14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209
小结 212
习题答案 214
参考文献 219
展开
前 言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为满足深化教学改革的需求而编写的。
电工学是本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涵盖了电气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两大学科的最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建立相应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本套教材包括《电工技术(电工学1)》、《电子技术(电工学2)》两本书,适合于多学时电工学教学使用,总学时为90~120学时,其中理论课为80~90学时,实验课为30~40学时。《电工技术(电工学1)》的内容包括电路理论、电动机及控制、安全用电、EDA技术等知识,《电子技术(电工学2)》的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知识。书中标有“*”的章节为选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电工学教学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时数的减少与新知识大量增加的矛盾;学分制与学生选课制的推广、MOOC等网络课程的建设及其对现有教学秩序的影响;普通高校的本科教学已经从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而教材建设就是这些改革过程中的第一步。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内容与无纸化考试相结合。
学分制、学生选课制、MOOC等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推广,最终必然要求有相应配套的考试制度,目前的考试方式无法满足相应的要求,而无纸化考试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要求。采用无纸化考试,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参加考试。只有将无纸化考试系统建立起来,学分制、学生选课制、MOOC等网络课程的建设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推广。
作者在建设无纸化考试题库时,深感试题库的建设必须与相应的教材相配套。在编写教材时,力争在有限的例题与习题中包含各章节的主要考点,然后以这些例题与习题为基础,建设相应的无纸化试题库。
(2)减少理论推导,加强应用能力培养。
在保证必备的理论基础和计算能力的前提下,教材中尽量减少了复杂的理论推导和计算,加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各章中都有课外实践课的内容,在课外实践课中介绍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焊接方法、电子产品的安装调试方法,介绍了变压器、电动机、电气自动控制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常用数字芯片的应用实例,还提供了多个电子制作和电子电路设计的实例。通过课外实践的内容,力求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3)加强EDA仿真软件Multisim的应用。
对EDA仿真软件Multisim的学习,让学生可以灵活便捷地使用Multisim做虚拟实验或课程设计,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能解决实验室资源不足的问题。大力开发虚拟实验项目,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厅[2017]4号)指出,到2020年要在全国建设1000项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本套教材符合该通知的精神,第9章专门介绍了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作者新开发了大量电工学虚拟仿真实验,作为教材的内容。
本书通过增加课外实践环节和Multisim仿真实验项目,将改变过去对电工学只是理论课的传统认识,恢复电工学既是理论课又是实践课的本来面目。
(4)尽量吸收和引进新的教学改革成果,改善电工学教学。
近十几年来,各高校编写并出版了大量的电工学教材,反映出了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教学研究成果。本书尽量吸收和引进这些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以提高电工学教学水平。
作者将根据本书的内容编写无纸化考试试题库。同时将提供与教材配套的PPT教学课件等相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各位教师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获取。
本书由苗松池任主编,李艳红、张坤艳任副主编,徐红东、隋首钢、曲怀敬、吴延荣、张涛、王桂娟、张美生等老师参加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和校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展开
010-88254462
zhxl@phei.com.cn
扫一扫联系维护人
资源名称:
所需积分:
您的积分:
资源大小:
当当地址:点击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