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案例1 核心技术创新,抢占领先地位
——HB企业发展历程 1
1 企业简介 2
2 企业历程 3
3 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5
3.1 企业创新投入 5
3.2 企业创新成果 5
4 影响医疗器械企业创新能力因素分析 6
4.1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6
4.2 亟需建设自主创新体系与持续创新能力 7
4.3 缺乏综合研发与系统集成能力 7
5 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8
5.1 企业理念清晰 8
5.2 目标市场明确 9
5.3 专利带动生产销售 10
5.4 规模化营销体系及网络 10
5.5 生产能力现状 11
6 企业创新发展的优势 12
6.1 独立研发能力 12
6.2 企业制度完善 12
6.3 品牌维护良好 12
6.4 管理制度健全 13
6.5 经济实力雄厚 13
6.6 外部合作关系紧密 13
7 总结 14
案例2 构建创新能力,开发创新源泉
——上海J冷却设备有限公司创新案例 15
1 企业简介 16
1.1 企业概况 16
1.2 主营业务 17
2 我国冷却塔行业发展 17
3 创新成果 19
4 构建创新能力 20
4.1 创新的硬件保障 20
4.2 重视创新人才 20
4.3 探索和推广管理创新 21
4.4 积极采用营销创新:销售和生产分离的模式 21
5 创新能力的源泉 22
5.1 企业文化利于创新 22
5.2 校企合作 22
5.3 创新的保障——良好科学的考核体系 22
5.4 重视创新的投入 23
6 结束语 23
案例3 专业制造,诚心服务
——SW机电制品有限公司面向用户创新的发展之路 24
1 SW公司简介 25
2 企业创新现状分析 26
2.1 创新投入 27
2.2 专利申请及成果产业化情况 27
3 SW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28
3.1 分销模式 28
3.2 收入模式 28
3.3 成本结构优化分析 29
3.4 生产状况及产品特性 30
3.5 市场大小、增长情况和份额 30
4 SW公司面向市场面向用户的创新模式 31
4.1 面向市场面向用户的创新产品的价值定位 31
4.2 不断拓展延伸的目标市场 32
4.3 具有创新性的市场销售和营销 33
4.4 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创新性导向的激励体系 34
4.5 面向用户发展策略 34
5 SW公司优势分析 35
6 SW公司发展需要进一步防范的外部因素 36
6.1 同行业竞争风险 36
6.2 市场贸易波动风险 37
6.3 产业政策变动的影响 38
6.4 其他影响因素 38
7 SW公司创新能力发展的提升空间 38
7.1 创造外部良好的创新发展生态 38
7.2 企业内部高素质研发人才引进 39
7.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9
8 总结 39
案例4 变字当头,优化升级
——记上海海勋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新转型之路 41
1 企业简介 42
2 企业业务创新转型 44
3 商业模式创新 45
3.1 盈利模式创新 46
3.2 坚持客户价值创新 47
4 创新能力 51
4.1 创新优势 51
4.2 外部环境助力创新能力发展 52
5 在挑战中提高创新能力 53
5.1 市场开拓中遇到新挑战 53
5.2 在创新发展中遇到的新挑战 54
5.3 创新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55
6 总结 59
案例5 开放式创新的“甜”与“酸”
——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与启示 61
1 开放式创新的理论简介 62
2 企业简介 64
3 开放式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甜”与“酸” 65
3.1 我国汽车设计行业的发展 65
3.2 开放式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甜”:1999—2009年 66
3.3 开放式创新给企业带来的“酸”(2010—2013年) 68
4 开放式创新给企业将带来“甜”还是“酸”2014年 70
5 经验与启示 72
案例6 非标定制创新性战略方针,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制胜
—上海T制冷实业有限公司创新调研 73
1 企业简介 74
2 我国制冷行业发展 74
3 产品介绍 77
3.1 低温箱、低温制冷系统 77
3.2 血站 77
3.3 CQM冷凝器清洗 78
3.4 SRS冷却水塔清洗 78
3.5 冷库 79
3.6 中央空调系统 79
4 创新成果展示 79
5 企业创新实践和经验 80
6 结束语 83
案例7 注重研发与创新,培育核心优势,铸就企业未来
——上海Z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之路 84
1 企业简介 85
2 企业发展概述 86
2.1 历年大事件记 86
2.2 历年营业数据 87
2.3 企业发展现状 88
2.4 人力资源现状 89
3 致力培育核心优势,不断提升竞争能力 89
3.1 技术研发优势 90
3.2 产品线优势 90
3.3 人才优势 91
3.4 品牌优势 91
3.5 产能优势 91
3.6 管理体系优势 91
4 强化技术研发优势,自主创新驱动成长 92
4.1 强化技术创新,坚持自主创新之路 93
4.2 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促进技术知识共享 94
4.3 积极探索融资创新,为技术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95
4.4 大力推进管理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 95
5 企业商业模式与风险对策分析 96
5.1 外部环境分析 96
5.2 商业模式分析 97
5.3 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分析 98
5.4 企业发展的现阶段对策 99
6 总结 99
案例8 定位高端服务业,走好企业创新路
——记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的转制发展 100
1 SIPAI简介 101
2 SIPAI的转型创新,选择创新主攻方向 102
3 SIPAI技术创新形式—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并举 104
4 SIPAI创新发展模式 107
4.1 SIPAI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模式 107
4.2 SIPAI信息安全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109
5 SIPAI创新成果 110
6 SIPAI创新经验总结 112
附录A SIPAI创新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112
附录B SIPAI资质荣誉 113
案例9 突破核心技术走自己的路
——上海际润石化公司 115
1 相关理论和分析框架 117
1.1 相关理论 117
1.2 合作创新的分析框架 118
2 企业开展合作创新过程分析 119
2.1 公司简介 119
2.2 企业在研发、生产与销售阶段的合作创新 121
3 结论与启示 124
案例10 园林类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启示
——记上海万荣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125
1 企业简介 126
2 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126
2.1 行业背景 126
2.2 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上海万荣的重要发展方向 127
2.3 积极投身技术创新打造上海万荣特色业务 128
2.4 设计创新是上海万荣成功的保障 129
2.5 商业模式创新解决上海万荣资金链问题 132
3 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136
3.1 坚持科学配比工作团队,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36
3.2 通过产学研协同汲取外部支持 137
4 企业创新环境分析 137
4.1 上海万荣创新机遇分析 137
4.2 上海万荣创新阻力因素分析 138
5 企业创新发展策略 139
5.1 进一步提升前瞻性 139
5.2 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139
5.3 调动集体的智慧 140
5.4 强化信息收集 140
附录A 资信荣誉 140
附录B 上海万荣企业文化 141
附录C 上海万荣部分项目案例成果图 142
案例11 做数控裁剪机行业的“雄鹰”
——上海和鹰机电科技公司的创新实践与启示 143
1 企业简介 144
2 服装行业因素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144
2.1 有利因素 144
2.2 不利因素 146
3 企业技术创新 146
3.1 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146
3.2 技术创新的模式和机制 147
4 经营模式和营销创新 151
4.1 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 151
4.2 营销创新 152
5 结论与启示 154
展开
前 言
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何谓自主创新?简单地讲,自主创新有这样三个关键的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怎么样才能算属于自己,只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根据什么创造,根据市场需求;为什么必须是新的东西,因为是新的,是别人没有的,同时又是市场需要的,才能获取利益,因为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 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形成是在20世纪的事情。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在1912年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从经济的角度他提出了创新。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他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他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五个方面。就是所谓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美国另外还有个管理大师,叫德鲁克。他在20世纪50年代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有了管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现在“创新”两个字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因此,企业家的核心职能不是经营或管理,而是看其是否能够执行熊彼得所强调的那种生产元素“新组合”。每个企业家只有当其实际上实现了某种“新组合”时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占全部市场主体总量的99%以上),它们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的愿望最强烈,与创新是天然的盟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微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那么,我国的中小企业是如何创新的呢?在他们创新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呢?
本书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对上海地区12个中小企业的创新历程(故事)进行调查研究后写成的。读者通过这些故事可以了解到应具有如下一些特质的中小企业将有利于企业创新:
1. 企业应具有准确识别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为企业创造创新机会的能力。[盛伟忠,陈劲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测度指标研究 管理工程学报 第29卷 2015年第四期 49-55]
创新机会就是来自于感知到的尚未被他人利用的能产生经济价值的方式,具有三大特征:潜在经济价值、新颖性和感知到的期望。一方面,机会是利用现有资源以更好地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可能性;另一方面,机会也可以是由主动型创业者创造出来的。机会的创造内生于想象和创造一个更美好未来的交互活动中。
本书案例之一、专业生产经营轮椅和康复器械的上海HB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就是因为该企业能够在我国"银发社会"即将来到之前,预见到未来社会对轮椅的需求而提前投入资金开展创新研究,形成代步轮椅的几个关键性专利,并在预见到我国社会收入的提高又提前研究电动轮椅等,从而能在残疾人乃至老年人轮椅市场的竞争中“一鞭先着”。
为此,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感知消费者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并据此以创新来适当调整经营方向或调整产品结构。人们发现机遇是因为他们以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触发对新信息的价值识别。
2. 创新的实现能力
有了预见性的发展方向及发现商业机会,企业还要对创新实施积极的投入,其中包括对创新战略的判断与实施能力、一支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创新队伍的组织与管理、对创新的持续投入、尤其是企业家对于创新的提倡与支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具有创造独有的专业技术(或专利技术)的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上例中的HB公司是这样做的,上海际润石化科技有限公司(际润石化)也是这样做。
上海际润石化公司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润滑油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一方面是依仗其及早发现市场需求并及时进行技术创新,创造出具有高新指标的润滑油;另一方面是该公司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阶段与高校、其它企业采取了合作创新、互惠双赢的多种策略也是其实现创新的成功之道。
3. 专注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持续发展模式。例如本书中的上海海勋节能科技发展公司的轻型结构发展模式的创新案例和定位高端服务的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的转制发展案例。
4. 创造企业创新文化,营造大众创新的企业氛围
在当今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中,身处生产第一线的企业基层员工是企业创新创效的最基本单元(刘焕荣2016.11.16)。本书中有多个案例介绍企业积极创造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保护创新的氛围,正确引导创新的方向,激励基层员工爱岗爱钻研,树立创新意识,敢想敢做为,从而把创新活动长期开展起来。
5. 本案例集中还收进了一个以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实践,总结其开放式创新的经验和教训介绍了开放式创新给创新企业所带来的“甜”与“酸”。由此提出了在市场环境快速多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今天,开放式创新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是,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来说,也是把“双刃剑”,既要充分利用好开放式创新的好处,也要注意防范和减少开放式创新的风险。
本书的出版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生动的可学习可复制的经验。
编者 钱省三
2017年10月于上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