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教育资源网
电工原理
丛   书   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规划教材
作   译   者:舒朝君 出 版 日 期:2018-03-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王晓庆 
书   代   号:G0328780 I S B N:9787121328787

图书简介:

本书是根据长期为非电类学生和成人网络教育学生开设“电工学”课程(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编写的。全书共11章。第1章电路基础知识,第2章直流电阻电路分析,第3章储能元件,第4章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第5章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第6章三相电路,第7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第8章磁路与电磁能量转换,第9章电动机,第10章工业供电与用电安全,第11章电工测量。各章配有难易程度和数量恰当的思考题与习题。本书提供配套多媒体PPT和习题详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和成人网络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电工电子类及非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定价 42.0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关注 评论(0) 分享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长期为非电类学生和成人网络教育学生开设“电工学”课程(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编写的。全书共11章。第1章电路基础知识,第2章直流电阻电路分析,第3章储能元件,第4章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第5章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第6章三相电路,第7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第8章磁路与电磁能量转换,第9章电动机,第10章工业供电与用电安全,第11章电工测量。各章配有难易程度和数量恰当的思考题与习题。本书提供配套多媒体PPT和习题详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和成人网络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电工电子类及非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328787
    开 本:16开
    页 数:268
    字 数:483.0

    本书目录

    目    录
     
    第1章  电路基础知识	1
    1.1  电路模型	1
    1.1.1  实际电路	1
    1.1.2  电路模型	2
    1.2  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	3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1.2.2  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
          方向	4
    1.2.3  电功率和电能	7
    1.2.4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8
    练习与思考	9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9
    练习与思考	11
    1.4  电源元件	12
    1.4.1  电压源	12
    1.4.2  电流源	14
    1.4.3  电源与负载的判断	16
    1.4.4*  受控源	17
    练习与思考	19
    1.5  基尔霍夫定律	19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0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1
    1.5.3  电位的计算	23
    练习与思考	24
    习题	24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分析	27
    2.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7
    2.1.1  电路等效变换的基本概念	27
    2.1.2  电阻的串联	28
    2.1.3  电阻的并联	29
    2.1.4  电阻的混联	30
    练习与思考	31
    2.2  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
          等效变换	31
    练习与思考	34
    2.3  电源等效变换	34
    2.3.1  理想电压源电路的等效	34
    2.3.2  理想电流源电路的等效	35
    2.3.3  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	36
    练习与思考	37
    2.4  支路电流法	38
    练习与思考	39
    2.5  网孔电流法	40
    2.6  节点电压法	43
    练习与思考	46
    2.7  叠加定理	46
    练习与思考	49
    2.8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9
    2.8.1  等效电源定理	49
    2.8.2  戴维南定理	50
    2.8.3  诺顿定理	52
    练习与思考	53
    2.9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54
    练习与思考	56
    2.10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56
    练习与思考	60
    2.11  非线性电阻电路	60
    2.11.1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60
    2.11.2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61
    练习与思考	64
    习题	64
    第3章  储能元件	68
    3.1  电容元件	68
    3.1.1  电容器和电容量	68
    3.1.2  线性电容的伏安关系	69
    3.1.3  电容元件存储的电场能量	70
    3.1.4  电容元件的连接	73
    练习与思考	75
    3.2  电感元件	75
    3.2.1  电感器和电感量	75
    3.2.2  线性电感的伏安关系	77
    3.2.3  电感元件存储的磁场能量	78
    3.2.4  电感元件的连接	80
    练习与思考	82
    习题	83
    第4章  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85
    4.1  动态电路基础	85
    4.2  电路初始值的计算	86
    4.2.1  换路定则	86
    4.2.2  电路初始值的计算	87
    练习与思考	88
    4.3  暂态过程的分析方法	89
    4.3.1  经典法	89
    4.3.2  三要素法	91
    练习与思考	93
    4.4  RC电路的响应	93
    4.4.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93
    4.4.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96
    4.4.3  RC电路的全响应	99
    4.4.4*  微分和积分电路	101
    练习与思考	104
    4.5  RL电路的响应	105
    4.5.1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05
    4.5.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07
    4.5.3  RL电路的全响应	109
    练习与思考	111
    习题	111
    第5章  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114
    5.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114
    5.1.1  正弦交流电的参考方向	114
    5.1.2  正弦量的三要素	115
    5.1.3  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相位差	116
    练习与思考	118
    5.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形式	119
    5.2.1  复数的概念	119
    5.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方法	120
    练习与思考	122
    5.3  3种基本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	122
    5.3.1  电阻元件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	122
    5.3.2  电感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
           关系	123
    5.3.3  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关系	124
    5.4  串联交流电路	126
    5.4.1  KVL定律的瞬时值形式和相量
           形式	126
    5.4.2  RLC串联电路	127
    5.4.3  复阻抗的串联等效	130
    5.4.4  正弦电路的串联谐振	131
    练习与思考	133
    5.5  并联交流电路	134
    5.5.1  KCL定律的瞬时值形式和相量
           形式	134
    5.5.2  RLC并联电路	134
    5.5.3  复阻抗的并联等效	138
    5.5.4  正弦电路的并联谐振	139
    练习与思考	141
    5.6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41
    练习与思考	143
    5.7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43
    5.7.1  3种基本电路元件的功率	143
    5.7.2  串联交流电路的功率	146
    5.7.3  串并联电路的功率	148
    5.7.4  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	150
    5.7.5*  复功率	152
    练习与思考	153
    习题	153
    第6章  三相电路	156
    6.1  三相电源	156
    6.1.1  对称三相电源	156
    6.1.2  三相电源的星形连接	158
    6.1.3  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连接	160
    6.2  对称三相电路	162
    6.2.1  对称Y-Y电路	162
    6.2.2  对称Y-△电路	165
    6.3  三相电路的功率	167
    6.3.1  三相平均功率	167
    6.3.2  三相无功功率和三相视在
          功率	168
    6.3.3  三相瞬时功率	169
    6.4  不对称三相电路	170
    6.4.1  不对称Y-Y0电路	170
    6.4.2  中点位移的概念	171
    习题	174
    第7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77
    7.1  耦合电感	177
    7.1.1  互感系数和耦合系数	177
    7.1.2  同名端	178
    7.1.3  互感电压	179
    练习与思考	181
    7.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181
    7.2.1  耦合电感的串联电路计算	181
    7.2.2  耦合电感的并联电路计算	183
    练习与思考	186
    7.3  耦合电感的功率	186
    练习与思考	189
    习题	189
    第8章  磁路与电磁能量转换	191
    8.1  电与磁	191
    练习与思考	192
    8.2  磁路及其计算	192
    8.2.1  磁路	192
    8.2.2  铁磁材料的基本性质	192
    8.2.3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194
    8.2.4  磁路计算	194
    练习与思考	198
    8.3  交流铁芯线圈电路	198
    8.3.1  基本原理与电磁关系	198
    8.3.2  功率与损耗	199
    练习与思考	200
    8.4  变压器	200
    8.4.1  变压器的结构	200
    8.4.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02
    8.4.3  变压器的运行性能	208
    8.4.4  其他变压器	210
    练习与思考	215
    8.5  电磁能量转换	215
    8.5.1  能量守恒原理	215
    8.5.2  电磁能量转换的枢纽——耦合
           磁场	216
    练习与思考	217
    8.6  变压器的应用	217
    习题	219
    第9章  电动机	220
    9.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220
    9.1.1  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	220
    9.1.2  绕线式转子和鼠笼式转子	221
    9.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221
    9.2.1  旋转磁场的产生	222
    9.2.2  旋转磁场的极数与转速	224
    9.2.3  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225
    9.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	226
    9.3.1  定子电路	226
    9.3.2  转子电路	226
    9.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
          特性	228
    9.4.1  电磁转矩	228
    9.4.2  机械特性	228
    9.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和技术
          数据	231
    9.5.1  铭牌数据	231
    9.5.2  技术数据	234
    习题	235
    第10章  工业供电与用电安全	236
    10.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36
    10.1.1  发电厂	236
    10.1.2  变电所和配电所	238
    10.1.3  电力线路	238
    10.1.4  电力负荷	238
    10.2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	239
    10.3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239
    10.4  安全用电	241
    10.4.1  安全电流与电压	241
    10.4.2  对触电者的救助	242
    10.4.3  人体电阻	242
    10.4.4  接地与接零	243
    习题	244
    第11章  电工测量	245
    11.1  电工测量与仪表的基本知识	245
    11.1.1  测量的误差及其分析	245
    11.1.2  电工测量仪表的基础知识	247
    11.2  各种常见电量的测量	248
    11.2.1  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测量	248
    11.2.2  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的测量	252
    11.2.3  直流功率和三相功率的测量	255
    习题	258
    参考文献	259
    展开

    前     言

    前    言
    电工学是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是一些非电类专业唯一的电类课程,也是大专院校电类和非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今后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理论基础,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和我国电工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了解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由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校有十几个院校共几十个专业在学习这门课程,成人网络教育专科学生也在学习这门课程。
    作者在多年的电工学教学中发现,国内电工学教材有很多,其中,电机和控制的内容写得比较多,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控制电机、继电接触控制、可编程控制器都涉及,适合学生基础比较好、对电机和控制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教学。但由于现在学生学习科目多,学时压缩严重,有些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学习那么多电机和控制的课程,所以有的学校一本书分多门课在用,大部分专业只用前面的内容,学电机的用后面的内容,学生只上一部分内容,造成很大的浪费。还有一些电工学教材又是另一种极端,仅仅写了电路分析,很少有电工应用方面的内容,仅仅编写了电磁铁。一些书安排内容顺序不合理,后面介绍的概念前面已经用这些知识讲例题了,不适合自学。一些电工学教材例题比较难,书后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形式比较单一,发散思维的题很少,不适合现在的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形式。
    我们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长期为四川大学非电类学生和成人网络教育学生开设“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和实验,电工学课程是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为了适应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和用电技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提供不同的教学,进一步落实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推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提升课程质量,又考虑这些年来实验室设备已进行多次更新,我们决定编写一本针对电机和控制要求不是很高的专业的学生教学用教材。
    本书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结合作者二十几年一本、二本、三本、网络成教“电工学”教学经验的积累,历时两年精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11章。第1章为电路基础知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第2章为直流电阻电路分析,介绍电路等效变换方法、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定律;第3章储能元件,主要介绍电容、电感的基础知识;第4章介绍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第5章正弦交流电路分析;第6章三相电路;第7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第8章磁路与电磁能量转换;第9章电动机。第10章工业供电与用电安全;第11章电工测量。
    本书尽量考虑非电类专业和大专网络教育的需求,而且针对电机和控制要求不是很高的专业的学生的教学需求。本书的特色是结构清晰、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本书内容具有“通俗易懂,简明实用”、“全而新”的特点。内容精要,深入浅出,便于阅读,特别在内容的先后顺序上下了大的功夫,避免了现有很多教材不完善、前后脱节、没有系统性的缺点。突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注重归纳共性和总结规律,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电路分析尽量让人觉得简单易懂,电路部分重在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方法的介绍,避免烦琐的公式推导和数学分析,加强物理概念的阐述,注重应用。比如节点法和回路法不推导整理通式,直接用KCL、KVL列方程解题,这样避免了学生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如何代通式计算的问题。电路分析介绍的方法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和学生层次选择几个方法讲解。暂态分析这章先引入一阶线性电路的经典法(时域分析法)和三要素法,然后用这两种方法介绍RC电路和RL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全响应的分析方法,学生就可以重点掌握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过程这种方法。同时介绍了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单相交流电路这章先介绍交流电路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交流电路的串联(KVL定律、RLC串联电路、阻抗的串联等效、串联谐振)、交流电路的并联(KCL定律、RLC并联、阻抗的并联等效、功率因数的提高、并联谐振)、复杂正弦稳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计算,这样循序渐进、归类讲解有助于学生掌握。三相交流电部分重点介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本书不仅有电路的基础理论,后面还增加了对于非电专业相当有用的、难易程度恰当的电工知识,比如供电知识与安全用电、变压器、电工测量基础、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避免了现有国内电工学教材一些把电机和控制的内容写得比较多,学生感觉太难,而另一些教材仅仅写了电路分析,基本没有写应用等弊病。
    每个章节知识点讲解部分概念清楚,讲解详细,通俗易懂。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部分精心挑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题量比较适中,尽量把可能的题型讲解到。习题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本书依据笔者多年对不同程度学生的“电工学”这门课的授课经验,结合多本教材和题库的优势,从非电专业和高职高专学生出发,对多版本教材的习题数量、习题类型、习题素材等方面进行比较,决定每节后面应该有形式多样的练习与思考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每章后面附有恰当的练习题。以便读者掌握基本内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和成人网络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电工电子类及非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提供配套多媒体PPT和习题思考题详解,请选用本书为教材的任课教师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下载。
    本书第1~4章由舒朝君编写,第5章由舒朝君、曾琦编写,第6、10章由沈晓东编写,第7、8章由曾琦编写,第9、10章由朱英伟编写。全书由舒朝君统稿和定稿。崔浩、王亚、罗春林、罗茜、吴天强研究生参与了前5章的编写及录入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四川大学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领导和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编写时参考了一些教材,已附于后面参考资料中,在此对作者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匆忙,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18年2月于四川大学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暂无作者简介
  • 样 章 试 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