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绪论 1
模块一 工业机器人码垛工作站系统集成 2
任务1 认识码垛工业机器人工作站 2
任务2 筛选皮带机构的组装、接线与调试 15
任务3 立体码垛单元的组装、程序设计与调试 27
任务4 步进升降机构的组装、接线与调试 39
任务5 检测排列单元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48
任务6 机器人单元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67
任务7 机器人自动换夹具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77
任务8 机器人轮胎码垛入仓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104
任务9 机器人车窗分拣及码垛程序设计与调试 110
任务10 工作站整机程序设计与调试 116
模块二 工业机器人涂胶装配工作站系统集成 138
任务1 认识涂装工业机器人 138
任务2 上料涂胶单元的组装、程序设计与调试 153
任务3 多工位旋转工作台的组装、程序设计与调试 170
任务4 机器人单元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184
任务5 机器人自动换夹具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205
任务6 汽车车窗框架预涂胶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218
任务7 机器人拾取车窗并涂胶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224
任务8 机器人装配车窗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234
任务9 工作站整机程序设计与调试 244
模块三 工业机器人装配工作站系统集成 261
任务1 认识装配工业机器人 261
任务2 上料整列单元的组装、接线与调试 272
任务3 手机加盖单元的组装、程序设计与调试 289
任务4 机器人装配手机按键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308
任务5 机器人装配手机盖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326
任务6 工作站整机程序设计与调试 333
参考文献 353
展开
前 言
“十三五”期间,加速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要完成这种转变和调整,就必须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为坚实的后盾。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至2020年,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将由2008年的24.4%上升到28%(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这个比例已达40%)。可以预见,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级技工教育,在未来的10年必将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期。近几年来,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高级工培养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起步较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都还有待完善和提高,教材建设也相对滞后,至今还没有一套适合高级技工教育快速发展需要的成体系、高质量的教材。已有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高级工教材也不是很完善,或是内容陈旧、实用性不强,或是形式单一、无法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更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因此,开发一套体系完整、特色鲜明、适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反映企业最新技术与工艺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高级工教材,就成为高级技工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鉴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高级技工短缺的现状,广东三向教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与电子工业出版社从2014年6月开始,组织相关人员,采用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到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机电行业企业、部分省市的职业院校进行了调研。对目前企业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高级工的知识、技能要求,学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高级工教育教学现状、教学和课程改革情况以及对教材的需求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紧紧依托行业优势,以为企业输送满足其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为最终目标,组织了行业和技能教育方面的专家对编写内容、编写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本教材的编写框架。
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明确,坚持以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就业能力为目标,以专业(工种)的工作内容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精简理论,突出核心技能与实操能力,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致力于构建符合当前教学改革方向的,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材体系。
本教材重点突出三个特色:一是“新”字当头,即体系新、模式新、内容新。体系新是把教材以学科体系为主转变为以专业技术体系为主;模式新是指教材从传统章节模式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任务为主;内容新是教材充分反映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等“四新”知识。二是注重科学性,教材从体系、模式到内容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国内外制造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在具体任务和实例的选取上,突出先进性、实用性和典型性,便于组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是体现普适性,由于当前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高级工生源既有中职毕业生,又有高中生,各自学制也不同,还要考虑到在职员工,因此教材内容在安排上尽量照顾到了不同的求学者,适用面比较广泛。
此外,本教材还配备了电子教学数字化资源库,以及相应的习题集,实习教程和现场操作视频等,初步实现教材的立体化。
我相信,本教材的出版,对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提高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高级工培养的质量,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此,我谨向各位作者和为这套教材出力的学者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广东三向教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广东三向职业培训学院院长
伊洪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