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教育资源网
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   译   者:王海 出 版 日 期:2017-08-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魏建波 
书   代   号:G0316700 I S B N:9787121316708

图书简介:

作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创新主体——大学生,其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实施影响甚大。本书主要讲解了创新背景、创新基础、创新思维、常见的创新方法、TRIZ创新方法、国内外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文化的内涵与建设、创新能力评价与应用、知识产权战略等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作为高等院校各个专业学习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TRIZ创新方法的应用型教材,也可供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或作为继续教育的教材使用。
定价 38.8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关注 评论(2) 分享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本书资源

    本书暂无资源

    会员上传本书资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创新主体——大学生,其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实施影响甚大。本书主要讲解了创新背景、创新基础、创新思维、常见的创新方法、TRIZ创新方法、国内外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文化的内涵与建设、创新能力评价与应用、知识产权战略等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作为高等院校各个专业学习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TRIZ创新方法的应用型教材,也可供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或作为继续教育的教材使用。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316708
    开 本:16开
    页 数:228
    字 数:364

    本书目录

    第1章  创新背景	1
    1.1  创新时代	1
    1.1.1  世界近代创新历史	1
    1.1.2  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情况	2
    1.1.3  当代世界的创新情况小特点	8
    1.2  创新国家	12
    1.3  创新教育	13
    第2章  创新基础	15
    2.1  创新的概念	15
    2.1.1  创新的由来	15
    2.1.2  创新的内涵	16
    2.2  创新的类型	17
    2.2.1  创新的分类	17
    2.2.2  体制创新	17
    2.2.3  文化创新	19
    2.2.4  科技创新	23
    2.2.5  教育创新	28
    2.3  创新体系	32
    2.3.1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32
    2.3.2  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研发体系	33
    2.3.3  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33
    第3章  创新思维	34
    3.1  思维与创新思维	34
    3.1.1  思维的概念	34
    3.1.2  创新思维	37
    3.2  创新思维的特征	39
    3.2.1  独创性	39
    3.2.2  灵活性	40
    3.2.3  偶然性	40
    3.2.4  综合性	41
    3.3 4种形象思维	41
    3.3.1  形象思维	41
    3.3.2  联想思维	43
    3.3.3  灵感思维	44
    3.3.4  想象思维	46
    3.3.5  直觉思维	46
    3.4 3对方向性思维	48
    3.4.1  发散思维	49
    3.4.2  收敛思维	50
    3.4.3  正向思维	51
    3.4.4  逆向思维	52
    3.4.5  侧向思维	54
    3.4.6  转向思维	55
    3.5  创新思维障碍突破	56
    3.5.1  偏见思维	56
    3.5.2  定式思维	56
    3.5.3  突破思维障碍的方法	56
    第4章  常见的创新方法	60
    4.1  设问检查法	60
    4.1.1  奥斯本检核表法	60
    4.1.2  5W2H法	66
    4.1.3  和田十二法	68
    4.2  列举分析法	71
    4.2.1  列举分析法概述	71
    4.2.2 属性列举法	72
    4.2.3 缺点列举法	74
    4.2.4  希望点列举法	76
    4.2.5  成对列举法	77
    4.3  组合创新法	79
    4.3.1 组合法概述	80
    4.3.2 形态分析法	85
    4.3.3  主体附加法	86
    4.3.4  信息交合法	87
    4.3.5  焦点法	88
    4.4  逆向思维法	91
    4.4.1  逆向思维概述	92
    4.4.2  逆向思维的类型	93
    4.4.3  逆向思维的技法	95
    4.5  智力激励法	98
    4.5.1  智力激励法概述	99
    4.5.2  改进型智力激励法	102
    第5章  TRIZ	105
    5.1  TRIZ基本知识	105
    5.1.1  TRIZ概述	105
    5.1.2  发明创造的等级划分	107
    5.1.3  TRIZ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109
    5.2  矛盾及解决方法	110
    5.2.1  技术矛盾及物理矛盾	110
    5.2.2  技术矛盾的解决方法	111
    5.2.3  39个工程参数及矛盾矩阵表	113
    5.2.4  40个发明创新原理及应用	116
    5.2.5  物理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135
    5.3  物质-场模型分析及ARIZ算法简介	138
    5.3.1  物质-场模型分析	138
    5.3.2  ARIZ算法简介	141
    5.4  TRIZ应用实例	148
    5.4.1 升降定位式燃气灶	148
    5.4.2 防弹衣	150
    5.4.3 飞机机翼的变革	150
    5.4.4 消防服的改进	151
    第6章  国内外创新教育实践	155
    6.1  国外高校的创新教育实践	155
    6.1.1 美国高校的创新教育实践	155
    6.1.2  德国高校的创新教育实践	159
    6.2  国内高校的创新教育实践	161
    6.2.1  重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161
    6.2.2  地方院校的创新教育实践	163
    6.3  江西科技学院的创新教育实践	166
    6.3.1  创新教育理念	166
    6.3.2  创新教育责任制	167
    6.3.3  成立创新学院	167
    6.3.4  成立创新班组	167
    6.3.5  创新导师工程	167
    6.3.6  知识产权工程	168
    6.3.7  大学科技园工程	168
    6.3.8  创新实践基地	168
    6.3.9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	168
    6.3.10 建立激励制度	169
    第7章  创新文化的内涵与建设	170
    7.1.1  创新文化的内涵	170
    7.1.1  创新文化内涵体系	170
    7.1.2  创新文化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71
    7.1.3  创新文化建设的宏观思路	173
    7.2  校园创新文化建设	174
    7.2.1  高校创新文化的结构要素	174
    7.2.2  创新文化建设对策	175
    第8章  创新能力评价与应用	178
    8.1  创新能力评价	178
    8.1.1  创新能力评价的意义	178
    8.1.2  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	180
    8.1.3  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注意事项	181
    8.2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83
    8.2.1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183
    8.2.2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要素分析	184
    8.2.3  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187
    第9章  知识产权战略	197
    9.1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197
    9.1.1  定义	197
    9.1.2  知识产权出资	198
    9.1.3  工业产权	199
    9.1.4  著作权介绍	199
    9.1.5  知识产权的特征	201
    9.1.6  知识产权的作用	202
    9.1.7  历史	202
    9.1.8  知识产权战略	203
    9.1.9  世界知识产权日	203
    9.1.10  相关立法	204
    9.2  专利的申请	204
    9.2.1  专利的概念	204
    9.2.2  专利的种类	204
    9.2.3  专利的特点	204
    9.2.4  专利申请的原则	205
    9.2.5  受理专利申请的部门	205
    9.2.6  专利申请的审查流程	206
    9.2.7  申请专利所需的文件	207
    9.2.8  专利申请的注意事项	208
    9.2.9  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210
    9.2.10  申请专利的重要性	211
    9.3  专利的保护	211
    9.3.1  专利保护的主体	211
    9.3.2  专利保护的客体	212
    9.3.3  专利权的终止情况	214
    9.3.4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14
    9.3.5  专利侵权	214
    9.4  专利的转化	216
    9.4.1  专利技术交易	216
    9.4.2  专利合作	216
    9.4.3  自行转化	216
    展开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社会发展的趋势日益表明,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族素质的提高,其灵魂在于创新。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作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创新主体——大学生,其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实施影响甚大,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教育势在必行。
    对创新教育而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也与世界发达国家有关创新教育的主旨一致。比如,美国大学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小团体的实验室和研讨会里的研究活动是其重要的创新教育方式;英国大学注重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多学科知识交叉的能力;日本大学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积极开展创造性开发科目、创造自习科目等创造性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内在动力。
    江西科技学院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自信、自强、创业、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需求导向、能力为本、个性发展、重在创新”的培养理念,学校围绕“三个摇篮”工程(工程师的摇篮、小微企业主的摇篮、生产知识产权的摇篮),构建了“两平台+N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创新班(组),强化创新教育,推行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改革、以反转课堂为抓手的教学方式改革和“1+X+Y”考核方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被列为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优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2015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简报(2015年第92期)以《江西科技学院: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为题单篇报道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经验。
    上述背景和理念,正是我们编写本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本书介绍了创新教育的背景及其理论基础,对创新思维和常见的创新方法,尤其是TRIZ理论及应用进行了重点阐述,介绍了国内外高校及本校创新教育实践情况、创新文化的形成、创新能力的评价及知识产权相关常识。本书有理有例,在阐述创新原理的同时,结合案例、实例描述创新知识点,让大学生如身临其境,促使其反思、实践。
    本书由江西科技学院校长王海担任主编,拟定了编写大纲,与江西省科技厅王海宇、学校理科部主任王清玲共同修改审定了书稿,学校副校长胡剑锋、教务处处长马红坤担任副主编,协助主编完成了本书的有关工作。本书各章内容的编者依次为:第1章由王海编写;第2章由王涛涛编写;第3章由喻燕华编写;第4章由刘泓、王清玲编写;第5章由涂敏编写;第6章由马红坤编写;第7章由胡剑锋编写;第8章由马红坤编写;第9章由王海宇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相关的图书、论文和数字资源,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为了普及相关知识,便于读者阅读顺畅,书中有的引用之处未详细注明,敬请原始材料的作者谅解。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促,本书一定存在很多疏漏与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暂无作者简介
  • 样 章 试 读
  • 图 书 评 价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