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电路的作用
112电路的组成与模型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
121电流
122电压与电动势
123功率
13电阻元件
14独立电源——电压源与电流源
141电压源
142电流源
15电路的三种状态
16基尔霍夫定律
17电位的计算
18非独立电源——受控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21二端网络与等效变换
211等效二端网络的概念
212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213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22支路电流法
23网孔电流法
24节点电压法
25叠加定理
2.6等效电源定理
261戴维南定理
262诺顿定理
27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28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29电路的对偶性
210非线性电阻电路
211应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
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11正弦量及其三要素
312正弦量的相位差
313有效值
3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1复数的表示形式及其运算
322旋转因子
323复指数函数与正弦函数的关系
324相量法和相量图
33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
331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32电阻元件的功率
34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元件
341电感元件
342电感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43电感元件的功率
344电感元件的能量
35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元件
351电容元件
352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53电容元件的功率
354电容元件的能量
36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7阻抗和导纳
371阻抗和导纳的定义
372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
38复杂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39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391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392功率因数的提高
310应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三相交流电路
41三相交流电源
42三相负载的连接
421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422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423不对称三相负载电路分析
43三相电路的功率
44安全用电
441触电
442预防触电的措施
443静电
45应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电路的频率特性
51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511非正弦周期信号
512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513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幅值、平均值与有效值
514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52R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521RC低通电路
522RC高通电路
53RC串/并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54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与串联谐振
541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542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55并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551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
552并联电路的谐振特点
56应用实例
本章小节
习题
第6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61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确定
62RC电路的放电过程
63RC电路的充电过程
64一阶直流、线性电路瞬变过程的一般求解方法——三要素法
65RL电路的瞬变过程
66RLC串联电路的放电过程
67应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磁路与变压器
71磁路基本知识
72磁路基本定律
73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74变压器
75电磁铁
76应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异步电动机
8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8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8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84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8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8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87单相异步电动机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继电-接触器控制
91几种常用低压电器
911手动电器
912自动电器
92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绘制与阅读
93三相笼型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线路
94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95行程控制
96时间控制
97联锁环节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直流电动机
10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10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03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
104并励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105并励电动机的启动和反转
106并(他)励电动机的调速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可编程控制器
111PLC概述
1111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和结构
1112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方式
1113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和扩展功能
112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
1121PLC的编程语言
1122可编程控制器存储器的空间安排和寻址
1123S7200可编程控制器的常用基本指令
1124S7200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指令简介
113可编程控制器的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及应用
1131经验设计法及应用
1132顺序功能图法及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AS7-200的5种CPU模块特有的技术指标
附录BS7-200的特殊存储器标志位(SM)及功能
附录CS7-200的比较指令
参考文献
展开
本书是根据国家工科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工业学校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为非电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工科非电类各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培养计划中为数不多的与电学相关的课程之一,承担为学生打下扎实电学理论基础的任务。本书在编写时尽量做到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教学适用性的有机结合。在内容的编写上力求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物理概念到数学推导,尽可能符合人们的认知过程,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本书第1版于2004年出版,第2版于2011年出版。本书2014年被评为“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教材(编号:2014-1-156)。
这次的第3版,在保持原教材总体特色基础上,在内容和结构上做了以下调整:将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路定律相量形式、阻抗和导纳、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各自调整为单独的章节,便于讲授与连接;第1~6章的例题均做调整与增补,每章增加应用实例章节,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沟通;各章的本章小结归纳得更全面、详尽,为学生学习后的复习巩固提供帮助;对各章习题的编排次序进行了调整,使得习题次序与章节对应更贴切,便于教师与学生使用。
本书是按照48~64(包括实验)学时要求编写的,任课教师可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学时数,灵活取舍有关内容。
参加本书第3版编写工作的有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黄锦安(第1、2、6章)、蔡小玲(第3、4、5、7、8章)、徐行健(第9、10、11章)。钱建平教授仔细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深切的谢意。同时,也深深地感谢本书所引参考文献的全体作者。
限于编者水平,对书中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希望使用本书的读者和教师给予批评指正。意见请寄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邮编210094);或者huangja 1009@163com。
展开
010-88254525
hantp@phei.com.cn
扫一扫联系维护人
资源名称:
所需积分:
您的积分:
资源大小:
当当地址:点击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