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1.1.1 分类
1.1.2 系统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1.2 防空导弹
1.2.1 防空导弹组成
1.2.2 防空导弹的一般工作过程
1.2.3 防空导弹的特点
1.3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全寿命过程
第2章 雷达寻的制导系统
2.1 寻的制导系统概述
2.2 导引头功用及主要技术指标
2.2.1 导引头的功用与组成
2.2.2 导引头的主要技术参数
2.3 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接收系统
2.3.1 常规接收机
2.3.2 准倒置接收机
2.3.3 倒置接收机
2.4 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发射机系统
2.4.1 发射机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2.4.2 发射机系统类型
2.5 导引头探测系统
2.5.1 导引头天线罩
2.5.2 旋转抛物面天线
2.5.3 单脉冲天线
2.5.4 平面缝隙阵列天线
2.5.5 相控阵天线
2.6 导引头控制系统
2.6.1 功用与组成
2.6.2 预定回路
2.6.3 稳定回路
2.6.4 角跟踪回路
2.7 导引头信息处理系统
2.7.1 目标检测
2.7.2 制导信息提取
2.7.3 控制指令形成
第3章 红外寻的制导系统
3.1 概述
3.1.1 红外导引头分类
3.1.2 红外导引头的基本组成
3.2 红外光学系统
3.2.1 目标及背景的红外辐射与传输
3.2.2 红外波段选择
3.2.3 红外光学系统的组成
3.2.4 红外光学材料
3.3 红外探测系统
3.3.1 红外探测器
3.3.2 调制盘式探测系统
3.3.3 多元脉位调制探测系统
3.4 跟踪稳定系统
3.4.1 功用与分类
3.4.2 速率陀螺跟踪稳定系统
3.5 信息处理系统
3.6 红外成像探测导引头
3.6.1 概述
3.6.2 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4章 指令制导与TVM制导系统
4.1 指令制导回路
4.2 弹上指令接收与处理系统
4.3 指令接收机
4.3.1 变频器组合
4.3.2 放大器组合
4.4 译码器与解调器
4.5 应答器组合
4.6 TVM制导系统
4.6.1 TVM制导回路
4.6.2 无线电测向仪
4.6.3 无线电控制仪
4.6.4 TVM制导系统的特点
第5章 稳定控制系统
5.1 概述
5.1.1 稳定控制系统的功能及组成
5.1.2 控制方式
5.1.3 控制技术
5.2 测量传感器
5.2.1 自由陀螺仪
5.2.2 速率陀螺仪
5.2.3 加速度计
5.3 舵机
5.3.1 舵机的功用及分类
5.3.2 电动舵机
5.3.3 气动舵机
5.3.4 液压舵机
5.4 稳定控制回路
5.4.1 倾斜稳定回路
5.4.2 侧向稳定控制回路
第6章 引信与战斗部系统
6.1 概述
6.1.1 组成及功能
6.1.2 引战配合
6.2 无线电引信
6.2.1 分类与组成
6.2.2 引信天线
6.2.3 发射机
6.2.4 接收机与信息处理
6.2.5 脉冲多普勒无线电引信
6.3 战斗部
6.3.1 组成与分类
6.3.2 技术性能
6.3.3 新型战斗部
6.4 安全执行装置
6.4.1 概述
6.4.2 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7章 能源系统
7.1 电气系统
7.1.1 电气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7.1.2 电源系统
7.1.3 水溶液化学电池
7.1.4 热电池
7.1.5 燃气涡轮发电机
7.1.6 二次电源与电网络
7.2 气源系统
7.2.1 冷气源
7.2.2 燃气能源
7.2.3 气压元件
7.3 液压系统
7.3.1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7.3.2 液压元件
第8章 动力系统
8.1 功用与分类
8.2 基本性能参数
8.3 液体火箭发动机
8.3.1 组成和结构
8.3.2 液体推进剂
8.4 固体火箭发动机
8.4.1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组成和分类
8.4.2 推进剂
8.4.3 燃烧室
8.4.4 喷管
8.4.5 点火装置
8.5 姿轨控发动机
第9章 弹体结构
9.1 气动布局
9.1.1 翼面沿弹身径向布置形式
9.1.2 翼面沿弹身纵向配置形式
9.1.3 气动布局的发展
9.2 部位安排
9.2.1 部位安排的原则
9.2.2 各设备的部位安排
9.3 弹身外形
9.3.1 弹身外形
9.3.2 弹身几何参数
参考文献
展开
前 言
自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装备防空导弹以来,已经陆续装备了四代,近百种型号。既有中低空型,也有中高空型;既有以防空为主的反飞机型,也有以防空反导的兼有反飞机和反导型;既有遥控制导,也有寻的制导和复合制导等。弹上各设备原理与当时研制时期的技术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弹上各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等各有不同。本书通过选择弹上各主流设备,对其组成、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以往出版的此内容的专著、教材,从编著人员和编著角度上,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各防空导弹研制部门的设计师为主体的编著队伍,主要从防空导弹的设计角度,论述系统设计的原则、技术指标论证方法及其系统设计方法;另一类是以各相关高校的老师为主体的编著队伍,一般从防空导弹所涉及的技术角度撰写,多从理论研究与理论分析角度阐述防空导弹的相关技术及其理论。本书站在防空导弹的使用和系统分析的角度,总结了自防空导弹诞生以来各主流型号的导弹系统设备的特点,详细论述了弹上各主要设备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及其技术特点,注重了对新型防空导弹设备的原理论述。
本书由长期从事导弹系统设备分析、教学及研制工作的高校教师编写。编著者曾从事过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等十几种防空导弹型号的分析、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国内外各防空导弹设备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原理有深入研究。
全书共分9章。第1章绪论,论述了防空导弹武器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防空导弹组成、工作过程及技术特点,防空导弹的全寿命周期过程。第2章雷达寻的制导系统,论述了雷达导引头的功用及主要技术指标,雷达导引头的收发机、探测系统、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的功用、组成和工作原理。第3章红外寻的制导系统,重点论述了构成红外寻的制导系统的光学系统、探测系统、稳定跟踪系统的功用、组成和工作原理,其中最后一节,重点对近年来使用较多的红外成像探测导引头做了详尽论述。第4章指令制导与TVM制导系统,主要论述了构成指令制导系统的弹上指令接收与处理系统、指令接收机、译码器与解调器、应答器的功用、组成和工作原理。本章最后一节对第三代防空导弹常采用的TVM制导系统中的无线电测向仪、无线电控制及TVM制导系统进行了论述。第5章稳定控制系统,论述了防空导弹的控制方式和控制技术,论述了组成导弹稳定控制系统的测量传感器、舵机倾斜稳定回路和侧向稳定控制回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6章引信与战斗部系统,简要论述了引战配合理论,重点论述了组成防空导弹引战系统中的无线电引信、战斗部、安全执行装置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特点。第7章能源系统,重点论述了防空导弹能源系统中包括的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及气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弹上电源系统、导弹电网络、液压元件和气压元件的功用、工作原理及特点。第8章动力系统,论述防空导弹动力系统的功用及分类;描述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指标;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室、推进剂、推进剂输送系统,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推进剂的组成及性能等。第9章弹体结构,重点分析了常用防空导弹弹体结构的导弹气动布局、部位安排及弹身外形。
本书可作为防空部队导弹技术保障人员、军内外相关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兵器研制部门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和教材。
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力求系统、全面、准确、简练、深入浅出,但限于水平,仍会存在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参考和应用了部分专家和学者的论著,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其他参加编著的人员有:张琳、高峰、李小兵、吴建峰、韦道知、李彦彬、李炯、张东洋、师剑军、赵岩、肖军,在此表示感谢。
编者
2016年11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