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第1章 专业教学法概论 (1)
1.1 教学法概论 (1)
1.1.1 教学与教学方法 (1)
1.1.2 教学法基本特点 (2)
1.1.3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2)
1.2 专业教学法概论 (3)
1.2.1 专业教学法基本概念 (3)
1.2.2 专业教学法的特殊性 (4)
1.2.3 行动导向教学法 (4)
思考题 (9)
第2章 案例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案例 (10)
2.1 案例教学法概述 (10)
2.1.1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10)
2.1.2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 (11)
2.1.3 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2)
2.2 实施步骤 (13)
2.2.1 课前准备阶段 (14)
2.2.2 案例呈现阶段 (14)
2.2.3 小组讨论阶段 (15)
2.2.4 班级讨论总结阶段 (16)
2.2.5 评价和反思阶段 (16)
2.3 主要特征 (17)
2.3.1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7)
2.3.2 案例教学法的缺点 (17)
2.4 案例教学法实施案例 (18)
2.4.1 案例简介 (18)
2.4.2 教学构思 (18)
2.4.3 实施范例 (20)
2.5 总结归纳 (21)
2.5.1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建议 (21)
2.5.2 案例教学法应用注意事项 (21)
2.5.3 应用练习 (22)
思考题 (22)
第3章 项目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案例 (24)
3.1 项目教学法概述 (24)
3.1.1 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24)
3.1.2 项目教学法的起源 (25)
3.1.3 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6)
3.2 实施步骤 (27)
3.2.1 项目设计/选择 (28)
3.2.2 项目分析 (28)
3.2.3 项目实施 (29)
3.2.4 项目展示与评价 (29)
3.3 主要特征 (29)
3.3.1 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29)
3.3.2 项目教学法的缺点 (30)
3.4 项目教学法实施案例 (31)
3.4.1 案例简介 (31)
3.4.2 教学构思 (32)
3.4.3 实施范例 (32)
3.5 总结归纳 (34)
3.5.1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建议 (34)
3.5.2 项目教学法应用注意事项 (36)
3.5.3 应用练习 (36)
思考题 (37)
第4章 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案例 (38)
4.1 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38)
4.1.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38)
4.1.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起源 (38)
4.1.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39)
4.2 实施步骤 (40)
4.2.1 设计任务 (41)
4.2.2 创设情境 (42)
4.2.3 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43)
4.2.4 效果评价 (43)
4.2.5 拓展任务 (43)
4.3 主要特征 (44)
4.3.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 (44)
4.3.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缺点 (44)
4.4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案例 (45)
4.4.1 案例简介 (45)
4.4.2 教学构思 (45)
4.4.3 实施范例 (46)
4.5 总结归纳 (49)
4.5.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建议 (49)
4.5.2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注意事项 (50)
4.5.3 应用练习 (51)
思考题 (51)
第5章 演示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案例 (52)
5.1 演示教学法概述 (52)
5.1.1 演示教学法的含义 (52)
5.1.2 演示教学法的起源 (52)
5.1.3 演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53)
5.2 实施步骤 (55)
5.3 主要特征 (56)
5.3.1 演示教学法的优点 (56)
5.3.2 演示教学法的缺点 (57)
5.4 演示教学法实施案例 (57)
5.4.1 案例简介 (57)
5.4.2 教学构思 (58)
5.4.3 实施范例 (59)
5.5 总结归纳 (62)
5.5.1 演示教学法的实施建议 (62)
5.5.2 演示教学法应用注意事项 (63)
5.5.3 应用练习 (64)
思考题 (64)
第6章 模拟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案例 (65)
6.1 模拟教学法概述 (65)
6.1.1 模拟教学法的含义 (65)
6.1.2 模拟教学法的起源 (67)
6.1.3 模拟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7)
6.2 实施步骤 (68)
6.2.1 课前准备 (69)
6.2.2 组织实施 (70)
6.2.3 评价反思 (70)
6.3 主要特征 (71)
6.3.1 模拟教学法的优点 (71)
6.3.2 模拟教学法的缺点 (72)
6.4 模拟教学法实施案例 (72)
6.4.1 案例简介 (72)
6.4.2 教学构思 (73)
6.4.3 实施范例 (74)
6.5 总结归纳 (75)
6.5.1 模拟教学法的实施建议 (75)
6.5.2 模拟教学法应用注意事项 (76)
6.5.3 应用练习 (76)
思考题 (77)
第7章 讲授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案例 (78)
7.1 讲授教学法概论 (78)
7.1.1 讲授教学法的含义 (78)
7.1.2 讲授教学法的起源 (79)
7.1.3 理论基础 (80)
7.2 实施步骤 (81)
7.2.1 组织教学 (81)
7.2.2 目标阐述 (81)
7.2.3 导入新课 (82)
7.2.4 讲授内容 (82)
7.2.5 总结归纳 (82)
7.2.6 检查评估 (83)
7.2.7 讨论探究 (83)
7.3 主要特征 (83)
7.3.1 讲授教学法的优点 (84)
7.3.2 讲授教学法的缺点 (84)
7.4 讲授教学法实施案例 (85)
7.4.1 案例简介 (85)
7.4.2 教学构思 (86)
7.4.3 实施范例 (86)
7.5 总结归纳 (91)
7.5.1 讲授教学法的实施建议 (91)
7.5.2 讲授教学法应用注意事项 (92)
7.5.3 应用练习 (93)
思考题 (93)
第8章 探究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案例 (94)
8.1 探究教学法概述 (94)
8.1.1 探究教学法的含义 (94)
8.1.2 探究教学法的起源 (95)
8.1.3 探究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96)
8.2 实施步骤 (96)
8.2.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97)
8.2.2 分析问题 (97)
8.2.3 自主探究 (97)
8.2.4 反思概括 (98)
8.2.5 综合评价 (98)
8.3 主要特征 (98)
8.3.1 探究教学法的优点 (99)
8.3.2 探究教学法的缺点 (99)
8.4 探究教学法实施案例 (100)
8.4.1 案例简介 (100)
8.4.2 教学构思 (100)
8.4.3 实施范例 (104)
8.5 总结归纳 (106)
8.5.1 探究教学法的实施建议 (106)
8.5.2 探究教学法应用注意要点 (107)
8.5.3 应用练习 (108)
思考题 (108)
第9章 四阶段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案例 (110)
9.1 四阶段教学法概述 (110)
9.1.1 四阶段教学法的含义 (110)
9.1.2 四阶段教学法的起源 (111)
9.1.3 四阶段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11)
9.2 实施步骤 (112)
9.2.1 准备阶段 (112)
9.2.2 教师示范 (113)
9.2.3 学生模仿 (113)
9.2.4 练习总结 (114)
9.3 主要特征 (115)
9.3.1 四阶段教学法的优点 (115)
9.3.2 四阶段教学法的缺点 (116)
9.4 四阶段教学法实施案例 (116)
9.4.1 案例简介 (116)
9.4.2 教学构思 (117)
9.4.3 实施范例 (117)
9.5 总结归纳 (119)
9.5.1 四阶段教学法的实施建议 (119)
9.5.2 四阶段教学法应用注意事项 (119)
9.5.3 应用练习 (120)
思考题 (121)
第10章 实践教学及其指导方法 (122)
10.1 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概论 (122)
10.2 课程实验指导 (123)
10.2.1 课程实验教学概述 (123)
10.2.2 课程实验教学方法 (125)
10.2.3 课程实验教学实例 (132)
10.3 技能实训指导 (138)
10.3.1 技能实训概述 (138)
10.3.2 技能实训教学方法 (140)
10.3.3 技能实训指导案例 (140)
10.4 生产实习指导 (148)
10.4.1 生产实习概述 (148)
10.4.2 企业实习指导方法 (151)
10.4.3 企业实习指导完整流程 (153)
10.5 技能竞赛教学 (158)
10.5.1 技能竞赛概述 (158)
10.5.2 技能竞赛指导方法 (158)
10.5.3 技能竞赛指导实例 (160)
附录A 电子信息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163)
附录B 电子信息类典型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166)
附录C 电子信息类职业能力形成规律 (169)
附录D 中等职业学校学情简析 (175)
参考文献 (181)
展开
出版说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跨越,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育部明确提出,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目前,我国共有60余所高校正在开展职教师资培养,但由于教师培养标准的缺失和培养课程资源的匮乏,制约了“双师型”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完善教师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教育部、财政部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框架内专门设置了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中央财政划拨1.5亿元,用于系统地开发用于本科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等系列资源,其中,包括88个专业项目,12个资格考试制度开发等公共项目。该项目由42家开设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高等学校牵头,组织近千家科研院所、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共同研发,一大批专家学者、优秀校长、一线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其中。
经过三年的努力,培养资源开发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开发了中等职业学校88个专业(类)职教师资本科培养资源项目,内容包括专业教师标准、专业教师培养标准、评价方案,以及一系列专业课程大纲、主干课程教材及数字化资源;二是取得了6项公共基础研究成果,内容包括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国际职教师资培养、教育理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资源中心建设和学习平台开发等;三是完成了18个专业大类职教师资资格标准及认证考试标准开发。上述成果,共计800多种正式出版物。总体来说,培养资源开发项目实现了高效益:形成了一大批资源,填补了相关标准和资源的空白;凝聚了一支研发队伍,强化了教师培养的“校—企—校”协同;引领了一批高校的教学改革,带动了“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培养。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是支撑专业化培养的一项系统化、基础性工程,是加强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专业化培养实践、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系统检阅。
自2013年项目立项开题以来,各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及全体开发人员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结合职教教师培养实践,研发出很多填补空白、体现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成果,有力推进了“双师型”教师专门化培养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各位专家以及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各位同志,克服了许多困难,按照两部对项目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为实施项目管理、研发、检查等投入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也为各个项目提供了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实施和成果质量。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写委员会
2016年3月
前 言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职业学校教师提出了“双师”、“双能”的要求,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懂专业、善教学、有技能、敢创新”的新型复合型教师人才是适应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其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善于运用恰当教学方法,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为培养我国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而这一能力必须建立在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特殊性、专业教学特殊性具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熟知各类专业教学方法,并能根据教学需要扬长避短,发挥职业教育领域专业教学方法的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VTNE021项目组组织力量编写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法》一书,期望为职教师资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学技能的训练提供一点参考。
本书从教学法认识论开始,提出专业教学法的特殊性以及学习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对于职业教育领域电类专业常用、适用的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以及技能实验训练适用的四阶段教学法进行了全面剖析,每一种教学法都从其内涵概念出发,讲述该教学法的起源历史及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再给出该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并对其实施特点、优点、缺点进行了点评,最后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有关课程,给出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该专业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一个案例。这样编排的目的就是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知道应该运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实施电类专业教学,而且还要清晰了解该教学法的来龙去脉,知道为什么应用这种教学法。唯有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学习,才能够灵活、恰当运用专业教学法服务于专业教学,而不是囫囵吞枣、不明其里地照猫画虎。书中对于实践教学指导方法以及电子信息类中等职业教育特点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面对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每一种方法运用的前提条件、优缺点,然后针对我国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特点、我国职教师资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职教师资专业院校的特殊情况,进行本土化改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世界范围之内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学法的作用,才能真正服务于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差别的学生,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课有常而教法无常,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更加不能千篇一律。
参与编写本书的人员有陕西科技大学张京京博士、王鑫博士、张攀峰老师、李霞老师、安康学院刘星亮老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刘维嘉老师等。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的认识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批评指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