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第1章 计算机的发展 1
1.1 计算机的起源 1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1
1.1.2 早期计算机 3
1.1.3 现代计算机 4
1.2 计算机的发展 6
1.2.1 第一代计算机 6
1.2.2 第二代计算机 8
1.2.3 第三代计算机 9
1.2.4 第四代计算机 10
1.2.5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 12
1.3 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 14
本章小结 17
习题1 17
第2章 计算机的信息表示 18
2.1 数制及其转换 18
2.1.1 二进制及其运算 18
2.1.2 常用数制及其转换 22
2.2 数据表示 26
2.2.1 数值型数据的表示 26
2.2.2 非数值型数据的表示 30
本章小结 41
习题2 41
第3章 计算机硬件 44
3.1 计算机体系结构 44
3.1.1 冯?诺依曼结构 44
3.1.2 计算机的功能部件 45
3.2 中央处理器 46
3.2.1 CPU的结构 46
3.2.2 CPU的性能指标 46
3.2.3 常见的CPU产品 47
3.3 存储设备 50
3.3.1 存储器的分类及其层次结构 50
3.3.2 主存储器 51
3.3.3 外存储器 53
3.4 外部设备 57
3.4.1 输入设备 57
3.4.2 输出设备 60
3.5 总线接口 63
3.5.1 总线结构 63
3.5.2 信息的传送方式及传送宽度 64
3.5.3 常见系统总线 65
本章小结 67
习题3 67
第4章 计算机软件 69
4.1 软件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69
4.1.1 软件的概念与特点 69
4.1.2 软件的分类 70
4.2 软件的发展 72
4.3 从机器语言到高级语言 74
4.3.1 机器语言 74
4.3.2 汇编语言 75
4.3.3 高级语言 76
4.3.4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类型 77
4.3.5 常用程序设计语言 80
4.4 操作系统 84
4.4.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84
4.4.2 文件和文件夹 87
4.4.3 常用的操作系统 88
4.5 应用软件 92
4.5.1 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10 92
4.5.2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 97
4.5.3 视频处理软件 98
本章小结 100
习题4 100
第5章 问题求解与算法 103
5.1 计算思维 103
5.2 算法 107
5.3 常用的算法 110
本章小结 118
习题5 118
第6章 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 120
6.1 数据与数据类型 120
6.1.1 数据 120
6.1.2 数据类型 120
6.2 数据结构 121
6.2.1 数据结构的产生 121
6.2.2 数据结构研究的内容 121
6.2.3 常用的数据结构 122
6.3 程序设计 124
6.3.1 程序的概念 124
6.3.2 程序设计的步骤 125
6.3.3 程序设计的常用工具 125
6.3.4 源程序文档化 130
6.3.5 软件开发的常用模型 132
本章小结 134
习题6 134
第7章 数据库与数据管理 136
7.1 数据管理基本概念 136
7.1.1 信息与数据 136
7.1.2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 137
7.2 数据管理的变迁 140
7.3 数据库系统 141
7.3.1 相关概念 141
7.3.2 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142
7.3.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47
7.3.4 数据库设计 148
7.3.5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150
7.3.6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151
7.3.7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154
7.4 典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158
7.4.1 制造业信息系统 158
7.4.2 电子政务 160
7.4.3 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 161
7.4.4 远程教育 162
7.4.5 远程医疗 163
7.4.6 数字图书馆 163
本章小结 164
习题7 164
第8章 计算机网络 166
8.1 概述 166
8.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66
8.1.2 计算机网络结构 168
8.2 局域网 171
8.2.1 局域网技术 171
8.2.2 以太网 172
8.3 因特网 174
8.3.1 因特网的形成和发展 174
8.3.2 因特网的关键技术 175
8.3.3 因特网应用 180
8.4 网络安全 183
8.4.1 安全威胁 184
8.4.2 安全服务 184
8.4.3 计算机病毒 186
8.4.4 安全技术 187
8.4.5 网络安全策略 192
本章小结 193
习题8 194
习题答案 196
展开
前 言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已不再是科研人员专用的计算工具,而是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计算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计算科学的内涵被人们逐渐认识,计算的思维和智慧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大学计算机是大多数高等院校各专业大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发展的必然,其教学内容已逐步向计算机科学导论内容体系发展,讲授与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科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基本功能和作用。从计算科学的角度来看,应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核心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概要的认识;从计算思维的角度来看,旨在凝练计算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传授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计算思维以及利用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本书根据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计算机的起源、现代应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内容及其内在的关联有全面、清晰、概要的认识。全书分为8章:第1章介绍了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第2章介绍了计算机内各类信息的表示方法;第3章详解了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第4章通过计算机软件概念的提出,介绍了各类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第5章从计算思维出发,给出了算法的定义和常用算法的描述;第6章由数据和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引出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常用数据结构,进而提出程序设计的概念、步骤及软件开发的常用模型;第7章描述了数据管理的概念及发展,介绍了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和体系结构;第8章分析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并对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予以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了反映学科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提高教材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本书编写力求概念准确、原理简洁,并根据计算机类课程的广度优先原则,对部分知识做了全景式介绍,有些内容允许学习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将来可在后续课程的学习或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加深理解。
在实际教学可不必拘泥于教材,按教学对象和要求组织教学,从问题求解出发,学生可通过自学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从“以教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学为主”,这样不仅能掌握知识要点,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对于上机操作方面的实践能力,可通过大量上机练习来提高,从而摆脱上机指导书和大量的上课讲授。其原因有:一方面,目前图形化操作界面和充分的在线帮助信息,为自学提供了可能(大多数人的操作能力都不是从书上学来的);另一方面,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发展更新很快、种类也很多,必须学会自学的方法,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
全书由宋斌、靳从和叶庆生共同编写,其中第1、2章由靳从老师负责编写,第3、8章和第4、5、6章部分小节由宋斌老师负责编写,第7章和第4、5、6章部分小节由叶庆生老师负责编写,全书由宋斌老师组织并完成统稿。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编写过程中,张功萱、陆建峰等专家参与了编写大纲的讨论,并协助审核部分章节的内容,计算机专业的许多老师对本书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作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内容的取舍难免有缺点和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读者和专家不吝赐教。
作 者
2016年3月于南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