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
1.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
1.1.1 实际电路的功能和特点 (1)
1.1.2 电路模型及其意义 (2)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3)
1.2.1 电流及参考方向 (3)
1.2.2 电压及参考极性 (4)
1.2.3 电功率 (5)
1.3 基尔霍夫定律 (6)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7)
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7)
1.4 电路的基本元件及方程 (8)
1.4.1 电阻元件 (8)
1.4.2 电容元件 (9)
1.4.3 电感元件 (11)
1.4.4 独立电压源 (13)
1.4.5 独立电流源 (14)
1.4.6 受控源 (15)
1.5 应用 (16)
1.5.1 电阻值的工程表示法 (16)
1.5.2 防电击接地电路模型 (17)
本章小结 (18)
名人轶事 (18)
综合练习题 (18)
第2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20)
2.1 电路的化简与等效 (20)
2.1.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0)
2.1.2 独立源的串联和并联 (22)
2.1.3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
其等效变换 (22)
2.2 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
等效变换 (25)
2.3 等效电路及等效电阻 (27)
2.3.1 等效电路及等效电阻的概念 (27)
2.3.2 等效电阻的计算 (27)
2.4 电路的拓扑图及电路方程的独立性 (28)
2.4.1 网络图论的初步知识 (28)
2.4.2 KCL方程的独立性 (31)
2.4.3 KVL方程的独立性 (32)
2.5 支路法 (33)
2.6 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34)
2.6.1 网孔电流法 (34)
2.6.2 回路电流法 (36)
2.7 结点电压法 (38)
2.8 应用 (42)
2.8.1 万用表的原理 (42)
2.8.2 万用表的使用 (43)
本章小结 (44)
名人轶事 (44)
综合练习题 (45)
第3章 电路基本定理及应用 (47)
3.1 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 (47)
3.1.1 叠加定理 (47)
3.1.2 齐性定理 (49)
3.2 替代定理 (50)
3.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51)
3.3.1 戴维南定理 (51)
3.3.2 诺顿定理 (54)
3.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56)
3.5 特勒根定理 (58)
3.6 互易定理 (60)
3.7 对偶原理 (62)
3.8 应用—T形电阻网络数?模转换器 (63)
本章小结 (64)
名人轶事 (65)
综合练习题 (65)
第4章 动态电路 (66)
4.1 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换路定则 (66)
4.1.1 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 (66)
4.1.2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的确定 (66)
4.2 一阶电路的分析 (69)
4.2.1 RC和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9)
4.2.2 RC和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2)
4.2.3 全响应 (75)
4.2.4 三要素法 (76)
4.3 二阶电路的分析 (78)
4.3.1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8)
4.3.2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与
全响应 (82)
4.4 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83)
4.4.1 阶跃函数与冲激函数 (83)
4.4.2 阶跃响应 (85)
4.4.3 冲激响应 (86)
4.5 应用 (89)
4.5.1 闪光灯实例电路 (89)
4.5.2 点火装置应用电路 (90)
本章小结 (90)
名人轶事 (91)
综合练习题 (91)
第5章 正弦稳态电路 (92)
5.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92)
5.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92)
5.1.2 正弦量的相位差与参考正弦量 (93)
5.1.3 正弦量的有效值 (93)
5.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94)
5.2.1 复数的表示形式及运算 (94)
5.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95)
5.3 基尔霍夫定律及元件方程的
相量形式 (98)
5.3.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98)
5.3.2 元件方程的相量形式 (99)
5.4 阻抗和导纳 (102)
5.4.1 阻抗的定义 (102)
5.4.2 导纳的定义 (104)
5.4.3 阻抗与导纳的关系及等效
阻抗 (104)
5.5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07)
5.5.1 相量法 (107)
5.5.2 相量图 (110)
5.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12)
5.6.1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的定义 (112)
5.6.2 功率因数的提高 (114)
5.6.3 最大功率传输 (116)
5.7 应用 (118)
5.7.1 电磁系仪表 (118)
5.7.2 电动系仪表 (120)
本章小结 (122)
名人轶事 (123)
综合练习题 (123)
第6章 三相电路 (124)
6.1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 (124)
6.2 三相电路的连接 (126)
6.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28)
6.4 不对称三相电路 (129)
6.5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 (132)
6.5.1 三相电路的功率 (132)
6.5.2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133)
6.6 应用——三相电路系统的用电
安全:保护接零 (136)
本章小结 (137)
名人轶事 (137)
综合练习题 (138)
第7章 耦合电感电路 (140)
7.1 磁耦合现象与互感 (140)
7.1.1 磁耦合现象 (140)
7.1.2 同名端与互感 (140)
7.1.3 耦合系数 (142)
7.2 含互感电路的分析 (143)
7.2.1 串/并联电路 (143)
7.2.2 去耦等效电路 (145)
7.2.3 含互感电路的分析 (146)
7.3 空心变压器 (147)
7.4 理想变压器 (150)
7.5 应用 (152)
7.5.1 钳形电流表 (152)
7.5.2 电力变压器中接线组
模式与命名 (152)
本章小结 (153)
名人轶事 (153)
综合练习题 (154)
第8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及电路
的谐波分析 (156)
8.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 (156)
8.1.1 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形式 (156)
8.1.2 对称性的应用 (158)
8.1.3 频谱图 (159)
8.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和
平均功率 (160)
8.2.1 有效值 (160)
8.2.2 平均功率 (161)
8.3 电路的谐波分析 (162)
8.4 应用 (165)
8.4.1 频谱分析仪 (165)
8.4.2 对称Y-Y中NN‘的电压和
对称Y-Yn的中线电流 (165)
本章小结 (166)
名人轶事 (166)
综合练习题 (167)
第9章 频率响应与谐振电路 (168)
9.1 频率响应与RC滤波网络 (168)
9.1.1 网络函数与频率响应 (168)
9.1.2 RC滤波电路 (170)
9.2 串联谐振电路 (175)
9.2.1 RLC串联谐振 (175)
9.2.2 串联谐振的特点 (176)
9.2.3 电流谐振曲线 (177)
9.2.4 电压谐振曲线 (179)
9.3 并联谐振电路 (180)
9.3.1 GCL并联谐振 (181)
9.3.2 其他的并联谐振 (182)
9.4 应用—特斯拉线圈与人工闪电 (184)
本章小结 (184)
名人轶事 (185)
综合练习题 (185)
第10章 拉氏变换及其应用 (186)
10.1 拉氏变换的定义及性质 (186)
10.1.1 拉氏变换的定义及收敛域 (186)
10.1.2 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 (187)
10.1.3 周期函数的拉氏变换 (190)
10.2 拉氏逆变换 (191)
10.3 运算电路模型 (194)
10.3.1 电路元件的运算模型 (194)
10.3.2 基尔霍夫定律的运算形式 (196)
10.4 运算法 (197)
10.5 网络函数及零、极点分布对
响应的影响 (200)
10.5.1 网络函数与单位冲激响应 (200)
10.5.2 网络函数的零、极点与
时域响应 (201)
10.5.3 网络函数的零、极点与
频率响应 (204)
10.5.4 卷积 (205)
10.6 应用 (206)
本章小结 (207)
名人轶事 (208)
第11章 二端口网络及多端元件 (209)
11.1 二端口网络 (209)
11.1.1 网络参数与方程 (209)
11.1.2 等效电路 (213)
11.1.3 各组参数间的互换 (214)
11.1.4 互易和对称二端口 (215)
11.2 具有端接的二端口 (217)
11.2.1 策动点阻抗 (217)
11.2.2 转移函数 (218)
11.3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219)
11.3.1 连接方式 (219)
11.3.2 连接的有效性 (221)
11.4 含源二端口网络 (223)
11.4.1 端口伏安关系 (224)
11.4.2 等效电路 (225)
11.5 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226)
11.5.1 多端元件 (226)
11.5.2 运算放大器电路模型 (227)
11.5.3 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
分析 (228)
11.6 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230)
11.6.1 回转器 (230)
11.6.2 负阻抗变换器 (232)
11.7 应用——误差补偿型积分电路 (233)
本章小结 (234)
名人轶事 (234)
第12章 非线性电路基础 (237)
12.1 非线性元件 (237)
12.1.1 非线性电阻 (237)
12.1.2 非线性电容 (238)
12.1.3 非线性电感 (239)
12.2 含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241)
12.2.1 含一个非线性元件的电路 (241)
12.2.2 非线性电阻的串、并联 (241)
12.2.3 分段线性化 (242)
12.2.4 小信号分析法 (244)
12.3 含二极管电路的分析 (246)
12.3.1 二极管 (246)
12.3.2 含理想二极管电路 (249)
12.4 应用——整流滤波电路 (250)
本章小结 (253)
名人轶事 (253)
第13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255)
13.1 电路拓扑矩阵及KCL、KVL
方程 (255)
13.1.1 关联矩阵 (255)
13.1.2 割集矩阵 (256)
13.1.3 回路矩阵 (257)
13.1.4 矩阵A、Bf和Qf的关系 (258)
13.1.5 关于独立变量 (258)
13.2 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260)
13.3 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 (262)
本章小结 (263)
名人轶事 (263)
附录A NI Multisim 11简介及
应用举例 (264)
A.1 NI Multisim 11简介 (264)
A.2 NI Multisim 11应用举例 (265)
附录B 电路分析模拟试卷 (269)
B.1 模拟试卷一 (269)
B.2 模拟试卷二 (272)
习题参考答案 (275)
参考文献 (287)
展开
第3版前言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第2版出版以来,被国内多所大学选作为教材,效果良好。经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从强化基本概念和工程应用角度,对第2版内容进行了修订。修订遵循的原则是:(1)保持原书“继承传统、增强应用和反映先进”的特点;(2)在保证理论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删减不必要的繁琐内容;(3)增强易读性、趣味性、辅导性和工程应用性;(4)更新习题类型使之多样化、层次化。
从第2版到第3版,本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范围没有大的改变,全书的章节结构略有改动,主要章节保留了原书的风格。从整书角度删减了不必要的章节和繁琐内容,以及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证明,适应学时不断减少的状况。新增部分包括:修订了部分章节内容,各章新增了小结、难点提示、名人轶事等,易读易懂、新颖趣味、便于自学;修订了各章的习题,并按章节分解,便于老师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也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利用各节的知识点做题;增加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改错题、基本计算题、综合计算题以及问题分析题等多种题型训练。通过新增问题分析题,以及加强工程应用实例,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训练论文写作和学习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书后配有2套模拟试卷,以备学生对整体内容的复习、自测。
全书既注重基本理论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又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力求与当前人才培养改革方向相统一。
全书内容的编写特点是:从不同角度强化对传统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注重专业基础课程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课程开始就强调模型的建立来源于实际的认识规律,阐述理想元件的定义与实际器件的辩证关系,提供元件实物图片和工程元件的识别,为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奠定实际背景基础。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习视野,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解题思路融于各题型中,将能力培养融于各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中,取代了过多的文字描述。
本书结构安排的主要考虑是:作为全书的基础,第1章阐述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分为两章:一般分析方法和基本定理及应用;动态电路时域分析作为一章是为了独立性和完整性;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耦合电感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主题突出各立一章;拉氏变换及复频域分析和网络函数为一章,反映了这些分析都是在s域中进行的;频率响应与谐振电路、二端口网络及多端元件和非线性电路基础各成一章;最后一章是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是现代电路分析方法的基础,反映了现代电路理论。附录A中介绍了当前国际流行的电路分析软件Multisim及应用举例,这对培养学生树立不断创新的思维是有益的,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和了解现代电路计算机分析方法的新进展。附录B选配了2套综合性电路分析模拟试卷,供学生复习自测或考研参考训练。为帮助读者自学,书后还配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全书共13章,覆盖了电路分析的主要内容,各章建议课内教学参考学时为:第1章6学时,第2章8学时,第3章8学时,第4章10学时,第5章9学时,第6章5学时,第7章5学时,第8章3学时,第9章6学时,第10章10学时,第11章10学时,第12章6学时,第13章4学时,全书理论教学为90学时左右。弱电各专业为避免与后续课程的重复性,可选择第1、2、3、4、5、6、7和11章的主要内容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约60学时。
本书第3版由刘健和刘良成主编并统稿,其中,第1~3章及附录A由刘冬梅完成;第4章和附录B由刘健完成;第5~9章由刘良成完成;第10~13章由陈波完成。
中国科技大学庄镇泉教授认真审阅了本书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吸取了参考文献中各位专家、学者的许多经验,受益匪浅;同时,对电子工业出版社及韩同平编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一并表示由衷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本书结构和体系的安排,内容的取舍和叙述等方面一定会有缺点和错误,恳请读者指正。
为便于教师教学和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本教材配有全新内容丰富的电子课件和全程录像教学资料,欲索取可直接与本书主编联系:ljhfgd@163.com。
编 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