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第1部分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分析方法
第1章 传感器概述
1.1 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
1.1.1 传感器的定义
1.1.2 传感器的分类
1.2 传感器的作用与地位
1.3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
1.3.1 发现新现象
1.3.2 开发新材料
1.3.3 采用微细加工技术
1.3.4 传感器的智能化
1.3.5 仿生传感器
思考题
第2章 传感器的特性及标定
2.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2.1.1 线性度
2.1.2 灵敏度
2.1.3 迟滞
2.1.4 重复性
2.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2.1 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
2.2.2 算子符号法与传递函数
2.2.3 频率响应函数
2.2.4 动态响应特性
2.3 传感器的标定
2.3.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标定
2.3.2 传感器的动态标定
思考题
第2部分 常见传感器与新型传感器
第3章 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设计
3.1 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
3.1.1 弹性特性
3.1.2 弹性滞后
3.1.3 弹性后效
3.1.4 固有振动频率
3.2 弹性敏感元件的材料
3.3 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
3.3.1 弹性圆柱
3.3.2 悬臂梁
3.3.3 扭转棒
3.3.4 平膜片
3.3.5 波纹管
3.3.6 薄壁圆筒
3.3.7 双端固定梁
3.4 有限单元法简介
3.4.1 弹性力学
3.4.2 边界条件
3.4.3 最小势能原理
3.4.4 有限单元法
第4章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4.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应变效应)
4.2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类型及参数
4.2.1 电阻应变片的基本结构
4.2.2 电阻应变片的种类及特点
4.2.3 金属应变片的参数
4.2.4 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4.3 应变片的动态响应特性
4.3.1 应变波的传播过程
4.3.2 应变片的极限工作频率估算
4.4 测量电路
4.4.1 直流电桥
4.4.2 交流电桥
4.5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温度误差及其补偿
4.5.1 温度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4.5.2 温度补偿方法
4.6 应变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及应用
4.6.1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4.6.2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
思考题
第5章 电容式传感器
5.1 电容式传感器
5.1.1 基本工作原理
5.1.2 电容式传感器的线性及灵敏度
5.2 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电路及等效电路
5.2.1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5.2.2 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电路
5.3 影响电容传感器精度的因素及提高精度的措施
5.3.1 边缘效应的影响
5.3.2 寄生电容的影响
5.3.3 温度的影响
5.4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5.4.1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5.4.2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5.4.3 电容式荷重传感器
5.4.4 振动、位移测量仪
5.4.5 电容测厚传感器
5.4.6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
思考题
第6章 电感式传感器
6.1 电感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结构与特性
6.1.1 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等效电路
6.1.2 电感式传感器的结构类型及特性
6.1.3 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6.2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
6.2.1 工作原理
6.2.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特性
6.3 电涡流式传感器
6.3.1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6.3.2 电涡流式传感器结构形式及特点
6.3.3 影响电涡流式传感器灵敏度的因素
6.3.4 测量电路
6.4 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6.4.1 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6.4.2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
第7章 压电式传感器
7.1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7.1.1 压电效应
7.1.2 压电效应的物理解释
7.2 压电元件常用结构形式
7.3 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及测量电路
7.3.1 等效电路
7.3.2 测量电路
7.4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7.4.1 工作原理及特性
7.4.2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典型结构
7.4.3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
7.5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7.5.1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7.5.2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
思考题
第8章 压阻式传感器
8.1 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8.2 晶向的表示方法
8.3 压阻系数
8.4 影响压阻系数的因素
8.5 压阻式传感器的结构与设计
8.5.1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8.5.2 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
8.6 压阻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及补偿
8.6.1 恒压源供电
8.6.2 恒流源供电
8.6.3 减小在扩散工艺中的温度影响
8.7 压阻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
第9章 热电式传感器
9.1 热电偶
9.1.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9.1.2 常用热电偶
9.2 热电阻
9.2.1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
9.2.2 常用热电阻
9.2.3 热电阻的结构和测量电路
9.3 热敏电阻
9.3.1 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9.3.2 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
9.3.3 热敏电阻的主要参数
9.3.4 热敏电阻的结构
9.3.5 热敏电阻的测量电路及应用
9.4 热释电型温度传感器
9.5 集成温度传感器
思考题
第10章 光电式传感器
10.1 光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
10.2 光电式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
10.2.1 外光电效应型光电元件
10.2.2 内光电效应型光电器件
10.3 光电式传感器的类型及设计
10.3.1 光电式传感器的类型
10.3.2 光电式传感器的计算
10.4 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
第11章 固态图像传感器
11.1 电荷耦合图像传感器
11.1.1 CCD的基本工作原理
11.1.2 线阵与面阵CCD图像传感器
11.1.3 CCD图像传感器的特性参数
11.2 其他类型的图像传感器
11.2.1 电荷注入器件(CID)
11.2.2 MOS型固体图像传感器件
11.2.3 电荷引发器件(CPD)
11.2.4 叠层型固体传感器件
11.3 固态图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
第12章 磁传感器
12.1 霍尔传感器
12.1.1 霍尔传感器的原理
12.1.2 霍尔元件的特性
12.1.3 测量电路
12.1.4 集成霍尔传感器
12.1.5 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
12.2 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
12.2.1 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的结构原理
12.2.2 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的性能指标
12.2.3 典型补偿电路
12.2.4 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的应用
12.3 磁通门磁力计
12.3.1 磁通门磁力计结构与工作原理
12.3.2 典型测量电路
12.3.3 磁通门应用
12.4 磁敏电阻传感器
12.4.1 磁阻效应原理
12.4.2 磁阻元件的主要特性
12.4.3 典型电路
12.4.4 应用
12.5 其他类型的磁传感器
12.5.1 韦根德磁敏器件
12.5.2 Z元件
思考题
第13章 射线及微波检测传感器
13.1 核辐射传感器
13.1.1 核辐射检测的物理基础
13.1.2 核辐射传感器
13.1.3 核辐射检测技术的应用
13.2 超声检测
13.2.1 超声检测原理
13.2.2 压电式超声波换能器
13.2.3 超声波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13.3 红外辐射传感器
13.3.1 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
13.3.2 红外传感器的分类
13.3.3 红外辐射检测技术的应用
13.4 微波传感器
13.4.1 微波的基础知识
13.4.2 微波传感器
13.4.3 微波检测技术的应用
思考题
第14章 光导纤维传感器
14.1 光纤的特性
14.1.1 光纤的结构和主要参数
14.1.2 光在普通光纤内的传输
14.2 光纤传感器分类
14.2.1 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
14.2.2 相位调制光纤传感器
14.2.3 偏振态调制光纤传感器
14.2.4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14.3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14.3.1 光纤温度传感器
14.3.2 光纤压力与振动传感器
14.3.3 光纤分光与光谱传感器
14.3.4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
14.3.5 光纤图像传感器
思考题
第15章 化学传感器
15.1 湿敏传感器
15.1.1 湿度概念
15.1.2 陶瓷湿度传感器
15.1.3 MgCr2O4系湿敏传感器
15.1.4 ZnO-Cr2O3系湿度传感器
15.1.5 M系列氧化铝湿度传感器
15.2 气敏传感器
15.2.1 概述
15.2.2 固态电解质气敏传感器
15.2.3 电位式气敏传感器
15.2.4 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第16章 MEMS传感器
16.1 概述
16.2 MEMS传感器的特点及分类
16.3 MEMS加速度计
16.3.1 电容式加速度微传感器
16.3.2 压阻式加速度微传感器
16.3.3 扭摆式加速度微传感器
16.3.4 力平衡式加速度微传感器
16.3.5 隧道效应加速度微传感器
16.4 角速度微传感器
16.4.1 石英音叉振动MEMS陀螺仪
16.4.2 双框架角振动微机械陀螺仪
16.4.3 振动轮式微陀螺
16.4.4 振动棒式微陀螺仪
16.5 MEMS传感器的应用
16.5.1 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16.5.2 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
16.5.3 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思考题
第17章 射频识别(RFID)技术
17.1 自动识别技术
17.1.1 条码识别技术
17.1.2 磁卡识别技术
17.1.3 IC卡识别技术
17.1.4 生物识别技术
17.1.5 射频识别技术
17.2 RFID相关的基础理论
17.2.1 RFID相关的电磁场基本理论
17.2.2 能量耦合和数据传输
17.2.3 数字调制与编码原理
17.3 RFID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17.3.1 RFID系统的分类
17.3.2 RFID系统的特点
17.4 RFID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7.4.1 RFID系统组成
17.4.2 RFID系统工作原理
17.5 RFID的关键技术
17.5.1 RFID软件中间件技术
17.5.2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17.5.3 RFID防碰撞技术
17.6 RFID技术的应用
17.6.1 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ETC)系统
17.6.2 RFID医院信息系统
第3部分 测量信号的调理、记录、显示及虚拟仪器开发
第18章 测量信号的调理
18.1 概述
18.2 调制与解调
18.2.1 幅值调制
18.2.2 幅值调制的解调
18.3 滤波
18.3.1 滤波器的一般特性
18.3.2 典型的滤波器电路
18.4 模/数转换技术
18.4.1 逐次逼近式模/数转换原理
18.4.2 增量调整型模/数转换原理
18.5 电压/电流/频率转换技术
18.5.1 电压/频率转换技术
18.5.2 电压/电流转换技术
18.6 电压和电流放大变换技术
18.6.1 同相放大器
18.6.2 反相放大器
18.6.3 差动放大器
18.6.4 仪用放大器
18.7 信号调理中的抗干扰
18.7.1 干扰类型
18.7.2 接地问题
18.7.3 隔离放大器
第19章 测量信号的采集与显示
19.1 数据采集技术
19.1.1 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
19.1.2 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及原理
19.2 数据的显示
19.2.1 LED数码管
19.2.2 LCD显示器
第20章 虚拟仪器
20.1 虚拟仪器概述
20.2 虚拟仪器的特点
20.3 虚拟仪器的体系结构
20.3.1 虚拟仪器的硬件系统
20.3.2 虚拟仪器的软件系统
20.4 LabVIEW软件概述
20.5 虚拟仪器应用实例
20.5.1 虚拟数字示波器的前面板
20.5.2 虚拟数字示波器的设计方案
20.5.3 设备选择
20.5.4 游标功能
20.5.5 测量功能
20.5.6 采集功能
20.5.7 滤波功能
20.5.8 帮助和打印
20.5.9 幅度和时基
20.5.10 文件保存与回放
20.5.11 数学功能
20.5.12 李萨如图功能
20.5.13 退出程序功能
20.5.14 前面板的装饰和程序框图的完善
参考文献
展开
前 言
本教材第1版是由兵器工业总公司教育局组织兵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并于2000年2月由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九五”规划教材。2005年1月进行了第2次修订。2007年9月作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1版出版, 2009 年6 月本教材获兵器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2014年,本教材的第2版被列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中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编写。
根据近几年各校教学反馈意见和现代传感器的最新发展,在第2版的基础上,第3版增加了一章——第17章射频识别技术,其余各章的内容有所删减,结构上也有所调整,以更适合宽口径、重基础的专业教学要求,更能反映传感器原理技术基础和最新成果。
本书首先介绍传感器的一般性原理,然后根据传感器的不同种类分别论述。一般性原理作为贯穿后续各部分的基础内容,叙述力求系统、详备。传感器分论则按照工作原理、特性、设计计算、测量电路及应用介绍的次序编写。工作原理部分叙述清晰、充分。特性部分叙述简单、明了、逻辑性强。测量电路典型、综合性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计算部分给出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感器应用介绍注意其选择的多样性,以开阔眼界,为将来的应用做准备。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精选内容,以有限的篇幅取得较大的覆盖面。在不削弱传统的较为成熟的传感器基本内容的同时,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内容占到35%以上,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传感器技术的新成就。
全书分三部分,共20章。第一部分为第1章、第2章,介绍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分析方法;第二部分为第3章至第17章,论述常见的、应用广泛的以及新型的传感器,如电阻应变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压阻式、光电式、磁敏式、固态图像、射线、微波、化学、光导纤维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等,分析了它们的基本原理、静动态特性、测量电路和有关设计知识及应用;第三部分为第18章至第20章,主要介绍测量信号的调理、记录与显示和虚拟仪器开发。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很多文献,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谢意。中北大学的韩炎教授对本书的编写工作给予了大力帮助和支持,特向他表示谢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路宏年、太原理工大学熊诗波教授审阅了部分书稿,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特此致谢。
本书第1、2、7、8章由中北大学孟立凡编写,第12、18章由北京科技大学蓝金辉编写,第4、6章由郑宾编写,第3、13章由王凡编写、第5、10章由李光亚编写,第15、16章由高璟编写,第9、11章由王莉编写,第14、19章由郝晓剑编写,第17章由刘新妹编写,第20章由韩建宁编写。孟立凡教授负责统编全稿。
尽管全体编者都尽心尽力,但终因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或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