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模块一 电工部分
第1章 直流电路
1.1 电路模型与参考方向
1.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1.3 电压和电流的方向
1.2 电路的电源元件
1.2.2 电源的等效变换
1.3 分析电路的三个基本定律
1.3.1 欧姆定律
1.3.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Kirchhoff’s Current Law)
1.3.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4 电阻的连接及其等效变换
1.4.1 二端网络和等效网络
1.4.2 电阻的串并联
1.4.3 电阻的混联
1.5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1.5.1 支路电流法
1.5.2 叠加原理
1.5.3 戴维南定理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1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1.1 正弦交流电路简介
2.1.2 正弦量的三要素
2.2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2.2.1 复数
2.2.2 相量
2.3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2.3.1 纯电阻电路
2.3.2 纯电感电路
2.3.3 纯电容电路
2.4 正弦交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2.4.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2.4.2 复阻抗及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
2.4.3 RLC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2.5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2.5.1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2.5.2 功率因数的提高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 题 2
第3章 三相交流电路
3.1 三相电压
3.1.1 三相电源
3.1.2 三相电源的连接
3.2 三相负载及其连接
3.2.1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3.2.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3.3 三相电路的功率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3
第4章 磁路与变压器
4.1 磁路与铁磁材料
4.1.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4.1.2 磁路及其欧姆定律
4.1.3 铁磁材料的磁性能
4.2 变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2.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4.2.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4.2.3 变压器的损耗和效率
4.2.4 变压器的额定值
4.3 特殊变压器
4.3.1 自耦变压器
4.3.2 互感器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4
第5章 电路的暂态过程
5.1 暂态过程和换路定则
5.1.1 暂态过程
5.1.2 换路定则和初始值
5.2 RC电路的暂态分析
5.2.1 电容元件的放电过程
5.2.2 电容元件的充电过程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5
第6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控制
6.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6.1.1 定子与转子
6.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6.1.3 转速与转差率
6.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6.3 几种常用低压电器
6.3.1 低压开关
6.3.2 熔断器(FU)
6.3.3 按钮(SB)
6.3.4 接触器(KM)
6.3.5 热继电器(FR)
6.3.6 时间继电器(KT)
6.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
6.4.1 单向启动、停止控制
6.4.2 正反转控制
6.4.3 Y-△转换降压启动控制
6.4.4 其他联锁控制电路简介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6
第7章 供配电与安全用电
7.1 发电、输电及配电
7.1.1 电力系统简介
7.1.2 电能的产生及发电方式
7.1.3 电能的输送
7.1.4 供电质量
7.2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7.2.1 触电
7.2.2 触电方式
7.2.3 常用的安全用电措施
7.2.4 触电急救知识
7.3 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的使用
7.3.1 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
7.3.2 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7
第8章 半导体器件
8.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8.1.1 物质的导电性
8.1.2 本征半导体
8.1.3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8.2 PN结
8.2.1 PN结的形成
8.2.2 PN结的单项导电性
8.2.3 PN结的击穿特性
8.3 半导体二极管
8.3.1 二极管的基本特点
8.3.2 二极管的应用
8.3.3 特殊二极管
8.3.4 二极管的识别与测试
8.4 半导体三极管
8.4.1 晶体管的基本结构
8.4.2 晶体管的放大原理及电流分配
8.4.3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8.4.4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8.4.5 晶体管的识别与测试
8.5 场效应管
8.5.1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FET)
8.5.2 结型场效应管(JFET)
8.5.3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
8.5.4 场效应管与晶体三极管的比较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8
第9章 放大电路及集成运算放大器
9.1 基本放大电路
9.1.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9.1.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9.1.3 共基极放大电路
9.2 负反馈放大电路
9.2.1 反馈的基本概念
9.2.2 负反馈的判断
9.2.3 负反馈对放大器的影响
9.3 功率放大电路
9.3.1 功率放大电路简介
9.3.2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3.3 多级放大电路
9.3.4 集成功率放大器
9.4 运算放大电路
9.4.1 差分放大电路
9.4.2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9.4.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应用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9
第10章 直流稳压电源
10.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0.1.1 电路结构
10.1.2 工作原理
10.1.3 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二极管的平均电流和最大反向电压
10.2 滤波电路
10.2.1 电容滤波电路
10.2.2 其他形式的滤波电路
10.3 串联型稳压电路
10.3.1 串联型稳压电路
10.3.2 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
10.4 线性集成稳压电路
10.4.1 三端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
10.4.2 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稳压器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 题 10
第11章 数字电路基础
11.1 数字电路概述
11.1.1 数字信号及其特点
11.1.2 数字电路特点
11.1.3 数字电路的分类
11.2 基本逻辑关系与逻辑门
11.2.1 逻辑关系、逻辑函数与逻辑变量
11.2.2 与逻辑、与门
11.2.3 或逻辑、或门
11.2.4 非逻辑、非门
11.3 复合逻辑门
11.3.1 与非门
11.3.2 或非门
11.3.3 与或非门
11.3.4 异或门与同或门
11.4 逻辑门的电路类型
11.4.1 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11.4.2 TTL集成门电路
11.4.3 CMOS集成门电路
11.4.4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使用常识
11.5 数制与编码
11.5.1 数制
11.5.2 数制间的转换
11.5.3 编码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11
第12章 组合逻辑电路
12.1 逻辑函数及化简
12.1.1 逻辑代数基础
12.1.2 逻辑函数表示法之间的转换
12.1.3 逻辑函数化简
12.2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
12.2.1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12.2.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12.3 常用组合逻辑电器件
12.3.1 加法器
12.3.2 编码器
12.3.3 译码器
12.3.4 数据选择器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12
第13章 时序逻辑电路
13.1 RS触发器
13.1.1 基本RS触发器
13.1.2 同步RS触发器
13.2 功能触发器
12.2.1 RS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
13.2.2 边沿D触发器
13.2.3 边沿JK触发器
13.2.4 T和T′触发器
13.2.5 不同功能触发器之间的转换
13.3 寄存器
13.3.1 数码寄存器
13.3.2 移位寄存器
13.4 计数器
13.4.1 异步计数器
14.3.2 集成同步计数器
13.5 时序逻辑电路应用举例
13.5.1 第一信号鉴别电路
13.5.2 数字钟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13
第14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
14.1 施密特触发器
14.1.1 施密特触发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14.1.2 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
14.2 单稳态触发器
14.2.1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14.2.2 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
14.3 多谐振荡器
14.3.1 门电路谐振荡器
14.3.2 采用石英晶体的多谐振荡器
14.4 555定时器
14.4.1 555定时器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14.4.2 555定时器构成施密特触发器
14.4.3 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14.2.4 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14
第15章 D/A、A/D转换电路
15.1 D/A转换器
15.1.1 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
15.1.2 R-2R倒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
15.1.3 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5.2 A/D转换器
15.2.1 A/D转换的基本概念
15.2.2 A/D转换器的分类
15.2.3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本章小结
自我评价
习题15
习题15参考答案
附录A 常用电工量国际单位制(SI)单位
附录B 国际单位制(SI)单位前缀
附录C 常用电工仪表及符号
附录D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分类
附录E TTL54/74系列数字集成器件型号的组成及符号意义
附录F 4000系列CMOS数字集成器件型号的组成及符号意义
附录G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产品明细表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展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及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电工电子应用技术课程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越发突出,使其成为工科专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课程。
本书将当前高职教改理念和教材建设要求相结合,按照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吸收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宝贵经验,将编写人员多年从事电工电子教学的实践经验与企业需求调研结果相融合,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确定教材内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基本理论教学“必须、够用”为原则,突出实践技能教学的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本教材的主要特点:
(1)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特点,全书以元件、器件的特性为基础,以电路的基础分析为主线,以工具、仪器及仪表的使用为手段,以电气及集成芯片的应用为目的,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最终目标,将知识、技能、应用和工程素养有机地融为一体。
(2)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工程思维角度出发,对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的讲述力求简单、易于理解,较多地采用定性分析,弱化定量分析,在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基本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3)围绕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一宗旨,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编排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全书所选用的案例结合了当前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力求做到与时俱进、新颖实用。
(4)考虑到非电类工科专业教学需求的多样性,设置了带*号的章节作为选学内容,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自由选择授课内容。
(5)本书注重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配有电子教案、教学课件PPT等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学服务水平。
本书由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陈祖新老师任主编,蔡大山老师任主审,周福平老师和游家发老师任副主编。全书内容分两个模块,共15章。模块一为电工技术部分(第1~7章),具体包括第1章直流电路、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第3章三相交流电路、第4章磁路与变压器、第5章电路的暂态过程、第6章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控制和第7章供配电与安全用电;模块二为电子技术部分(第8~15章),具体包括第8章半导体器件、第9章放大电路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第10章直流稳压电源、第11章数字电路基础、第12章组合逻辑电路、第13章时序逻辑电路、第14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和第15章D/A、A/D转换电路。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及计算机、机械等相关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第1章和第5章由杨玲玲老师编写;第2章和第3章由冉捷老师编写;第4章和第6章由张进老师编写;第7、10、13章及附录部分由陈祖新老师编写;第8、11和15章由周福平老师编写;第9、12和14章由游家发老师编写,此外,金婷老师参与了部分绘图工作。全书由蔡大山院长负责审稿工作,并提出了许多具体和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欢迎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以便后续不断修正和提高,谨以致谢!
编 者
2014年8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