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模块一 数控车削加工基础 1
项目任务一 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1
一、任务描述 1
二、任务目标 1
三、任务知识准备 1
四、任务实施 4
五、任务检查 5
六、任务评价 6
七、课后练习 7
项目任务二 数控车床基本结构及坐标系 7
一、任务描述 7
二、任务目标 8
三、任务知识准备 8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10
五、任务实施 11
六、任务检查 12
七、任务评价 13
八、课后练习 13
项目任务三 机床及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 14
一、任务描述 14
二、任务目标 15
三、任务知识准备 15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20
五、任务实施 20
六、任务检查 21
七、任务评价 22
八、课后练习 22
项目任务四 数控车床编程的常用指令 23
一、任务描述 23
二、任务目标 23
三、任务知识准备 23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26
五、任务实施 27
六、任务检查 31
七、任务评价 32
八、课后练习 33
模块二 外形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 34
项目任务一 车简单的阶梯轴 34
一、任务描述 34
二、任务目标 34
三、任务知识准备 35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39
五、任务实施 42
六、任务检查 46
七、任务评价 46
八、课后练习 47
项目任务二 车较复杂的阶梯轴(加圆弧、圆锥等) 48
一、任务描述 48
二、任务目标 48
三、任务知识准备 49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53
五、任务实施 56
六、任务检查 59
七、任务评价 60
八、课后练习 60
项目任务三 车较复杂的阶梯轴(加外沟槽、螺纹等) 61
一、任务描述 61
二、任务目标 62
三、任务知识准备 62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67
五、任务实施 71
六、任务检查 73
七、任务评价 74
八、课后练习 75
项目任务四 车盘类零件 77
一、任务描述 77
二、任务目标 77
三、任务知识准备 77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79
五、任务实施 82
六、任务检查 84
七、任务评价 85
八、课后练习 86
项目任务五 车表面有起伏的零件 87
一、任务描述 87
二、任务目标 87
三、任务知识准备 87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91
五、任务实施 95
六、任务检查 97
七、任务评价 98
八、课后练习 98
项目任务六 车与毛坯形状相似的零件 101
一、任务描述 101
二、任务目标 101
三、任务知识准备 102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104
五、任务实施 108
六、任务检查 110
七、任务评价 110
八、课后练习 111
模块三 孔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 113
项目任务一 车简单的阶梯孔 113
一、任务描述 113
二、任务目标 114
三、任务知识准备 114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121
五、任务实施 124
六、任务检查 127
七、任务评价 128
八、课后练习 128
项目任务二 车较复杂的阶梯孔(加圆弧、圆锥等) 129
一、任务描述 129
二、任务目标 130
三、任务知识准备 130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132
五、任务实施 136
六、任务检查 138
七、任务评价 139
八、课后练习 140
项目任务三 车较复杂的阶梯孔(加螺纹等) 140
一、任务描述 140
二、任务目标 141
三、任务知识准备 141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143
五、任务实施 147
六、任务检查 150
七、任务评价 150
八、课后练习 151
附录: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 153
第一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试题 153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车工(数控)中级理论知识试卷(A) 153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车工(数控)中级理论知识试卷(B) 159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车工(数控)中级理论知识试卷(C) 165
第二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实践操作试题 172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车工(数控)中级操作试题一 172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车工(数控)中级操作试题二 173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车工(数控)中级操作试题三 175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车工(数控)中级操作试题四 177
参考答案 179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车工(数控)中级理论知识试卷(A) 179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车工(数控)中级理论知识试卷(B) 179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车工(数控)中级理论知识试卷(C) 180
展开
本书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教材,是在广泛的企业调研基础上,针对数控车床操作工的职业岗位能力,融入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编写而成的,并经校企专家的认定和审核,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内容上,全书共分数控车削加工基础、外形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孔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三个模块,共计十三个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数控车床的结构、数控车削加工常用的编程命令、常用的循环程序以及各类零件的编程方法和加工技巧等。在数控系统上,采用目前企业广泛使用的FANUC系统。
在编写形式上,本书按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式进行编写。每个学习模块分为若干具体工作任务,每一个任务按任务描述、任务目标、任务知识准备、任务计划与决策、任务实施、任务检查、任务评价、课后练习八个环节展开。本书编写形式新颖、图文并茂,既是教材,又是练习册,便于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本书主要特点如下:
1.以真实生产项目为载体,经教学化处理,使教学更接近生产实际。每个加工任务都有加工方案的罗列→分析→选定过程,既有单件生产方案,又有批量生产方案。
2.教学内容布置明了、易懂。摒弃了烦琐的理论讲解,直接用案例(用图示表示其执行过程及相关参数)介绍循环程序的应用,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3.充分利用数控仿真软件。从机床的认识,坐标系、编程的认识到每个任务实操加工前进行的仿真加工,都充分利用了数控仿真软件,大大减少了出错几率。
4.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掌控。每个学习的过程都有(由组长、组员、自己、老师)记录,以确保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及步骤的严谨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5.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包括实训过程、情感态度、实操技能考核等。
6.提供大量的相关练习题,为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有利的条件。
7.模块之间、任务之间有紧密的关联性。如不断在旧知识、技能上,加入新的知识、技能;常常利用原来做好的零件,作为下个任务的毛坯;制作的孔类零件都会与之前的轴类零件相配合。
本书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程,也可作为从事数控车削加工的相关技术人员的学习或职业技能培训用书。
本书由柳州市交通学校董忠、魏江湖任主编,柳州市交通学校陈焕、周雪琴、李秀凤、聂保生任副主编,柳州市交通学校赵海燕、罗美菊、潘雪玲、鲁建畅,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梁启忠、广西经贸高级技工学校朱庆军、韦柳悦等参加了编写工作,由柳州市交通学校徐红艳任主审。
本书在编写中还得到了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韦丽婵,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韦锦班、柳州玄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张玉泉、柳州汇众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李连开、柳州精业机械有限公司韦仕贵、柳州六和方盛技术中心覃华建等企业专家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柳州市交通学校韦家壮、周云等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4年6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