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入门 机械测量技术基础
一、 机械测量技术的相关知识
二、 机械测量的常用量具和仪器
三、 尺寸公差
四、 测量与计算方法实例
学习测评
项目一 轴类零件的测量
项目内容引入
项目基础知识
项目测量任务
任务一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零件的直径
任务二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轴零件的尺寸
任务三 使用百分表测量轴零件的位置误差
任务四 使用万能角度尺测量轴零件的锥度
任务五 使用百分表测量键槽对称度误差
任务六 使用百分表测量偏心距
项目学习测评
项目二 套类零件的测量
项目内容引入
基目基础知识
项目测量任务
任务一 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套零件的孔径
任务二 使用深度尺测量套零件的深度尺寸
任务三 使用圆度仪测量圆度、圆柱度误差
任务四 使用表面粗糙度样块检测零件表面质量
项目学习测评
项目三 螺纹的测量
项目内容引入
基目基础知识
项目测量任务
任务一 普通螺纹的测量
任务二 梯形螺纹的测量
项目学习测评
项目四 圆柱齿轮与蜗杆的测量
项目内容引入
基目基础知识
项目测量任务
任务一 圆柱齿轮的测量
任务二 蜗杆的测量
项目学习测评
项目五 平面类零件的测量
项目内容引入
项目基础知识
项目测量任务
任务一 使用水平仪测量平面的直线度误差
任务二 使用千分表测量平面度误差
项目学习测评
项目六 箱体类零件的测量
项目内容引入
项目基础知识
项目测量任务
任务一 用百分表测量箱体平行度误差
任务二 用千分表和直角尺测量箱体垂直度误差
项目学习测评
项目七 复杂零件的测量
项目内容引入
项目基础知识
项目测量任务
任务一 样板的测量
任务二 曲面零件的测量
任务三 非整圆弧零件的测量
任务四 三坐标测量机应用简介
项目学习测评
参考文献
展开
前 言
本书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成果系列教材之一。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来自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一线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社会调研,对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和课题研究,在企业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下,起草和规范了机电类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了相关核心课程标准。本书是根据最新制定的“机械测量技术”核心课程标准,参照相关最新国家职业标准及有关行业的职业标准规范编写的。
“机械测量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了实现新形势下国家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突出职业特色,本着强调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应用、力求创新的总体思路,以项目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以下特点。
1.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整合内容。
机械测量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掌握并具备综合运用测量技术的技能,是对从事机械制造类专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整合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机械测量操作基本技能。
2.选择的内容采用最新标准,充分体现“四新”应用。
本书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结合工厂实际编排内容,引入相关精密测量仪器内容的介绍;同时,内容尽可能体现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强调实用性、典型性和工艺规范。
3.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本书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备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项目化教学模块来优化内容;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来实施任务,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统一;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重视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4.测量任务设置明确,实施环节紧凑有效。
本书中针对各测量任务设置了“学习目标”、“器材准备”、“知识链接”、 “测量训练”等环节,相关环节步步紧扣,便于高效地实施工作任务。
5.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本书的相关操作均取自现场实际操作,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步骤与图形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的自学与操作练习;同时,在编写结构上,每个项目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本书的参考教学时数为60~80学时,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删减部分内容。
课程教学时数建议(供参考)如下,其中带“﹡”号内容为选学内容:
序 号 主要 内容 课时
理论 实践 总课时
入门 机械测量技术基础 8 2 10
项目一 轴类零件的测量 4 10 14
项目二 套类零件的测量 4 8 12
项目三 螺纹的测量 2 6 8
项目四 圆柱齿轮与蜗杆的测量 2 6 8
项目五 平面类零件的测量 2 4 6
项目六 箱体类零件的测量 2 4 6
*项目七 复杂零件的测量 2 4 6
机动 10
合 计 26 44 80
本书由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邬建忠担任主编、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陈爱民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邬建忠、王晓峰编写入门、项目一、项目二,陈爱民编写项目三、项目四,王瑶、都方编写项目五、项目六、项目七。
本书由江苏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国军审稿,并由葛金印终审,他们对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提高了书稿质量,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作为课程改革成果系列教材之一,在推广使用中,非常希望得到其教学适用性反馈意见,以便不断改进与完善。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5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