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第1章 运算放大器及其线性应用 1
1.1 放大电路概述及其主要性能指标 1
1.1.1 放大电路概述 1
1.1.2 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其主要
性能指标 2
1.2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4
1.2.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内部
组成单元 4
1.2.2 集成运放的符号、模型及其
电压传输特性 5
1.3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 6
1.3.1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
参数 6
1.3.2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
线性区的特点 6
1.3.3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
非线性区的特点 7
1.4 基本运算电路 8
1.4.1 比例运算电路 8
1.4.2 加减运算电路 11
1.4.3 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15
1.5 集成运放的单电源供电 17
1.5.1 反相放大器的单电源供电 17
1.5.2 同相放大器的单电源供电 17
习题1 18
第2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直流稳压电源 23
2.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23
2.1.1 本征半导体 23
2.1.2 杂质半导体 24
2.1.3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25
2.2 半导体二极管 30
2.2.1 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30
2.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31
2.2.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33
2.3 晶体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 34
2.3.1 晶体二极管的模型 34
2.3.2 晶体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 36
2.4 晶体二极管的应用及直流稳压
电源 39
2.4.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39
2.4.2 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 39
2.4.3 稳压管稳压电路 43
2.4.4 三端集成稳压器 46
2.5 特殊二极管 50
2.6 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及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249—74) 52
习题2 52
第3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58
3.1 晶体三极管 58
3.1.1 晶体管的结构及其类型 58
3.1.2 晶体管的电流分配与放大
作用 59
3.1.3 晶体管的共射特性曲线 62
3.1.4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65
3.2 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66
3.2.1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66
3.2.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
原理 68
3.3 放大电路的分析 69
3.3.1 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69
3.3.2 静态分析 71
3.3.3 动态分析 73
3.3.4 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的非线性
失真和动态范围 79
3.4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 83
3.4.1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共射极
放大电路 83
3.4.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87
3.4.3 共基极放大电路 90
3.4.4 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性能
比较 91
习题3 93
第4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100
4.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
场效应管 100
4.1.1 增强型MOS管 100
4.1.2 耗尽型MOS管 104
4.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106
4.2.1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直流
偏置及静态分析 106
4.2.2 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110
4.2.3 共源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12
4.2.4 共漏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15
4.3 结型场效应管(JFET) 117
4.3.1 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17
4.3.2 JFET的特性曲线 119
4.4 各种场效应管特性的比较以及
与双极型管的比较 120
4.4.1 各种场效应管的特性比较 120
4.4.2 MOSFET与双极型晶体管的
比较 121
习题4 122
第5章 多级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单元电路 127
5.1 多级放大电路 127
5.1.1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127
5.1.2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129
5.1.3 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与光电
耦合放大电路 130
5.2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 131
5.3 集成电流源电路 132
5.3.1 镜像电流源电路 132
5.3.2 比例式电流源电路 134
5.3.3 微电流源电路 134
5.3.4 MOSFET镜像电流源 135
5.3.5 电流源作有源负载 136
5.4 差分式放大电路 136
5.4.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
现象 136
5.4.2 射极耦合差分式放大电路的
结构 137
5.4.3 射极耦合差分式放大电路的
动态性能分析 138
5.5 功率放大电路 146
5.5.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146
5.5.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48
5.5.3 采用复合管的互补对称功率
放大电路 151
5.5.4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153
5.6 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155
5.6.1 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 155
5.6.2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157
5.6.3 集成运算放大器使用注意
事项 158
5.7 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 160
5.7.1 变跨导模拟乘法器 160
5.7.2 模拟乘法器的应用 161
习题5 162
第6章 滤波电路及放大电路的
频率响应 168
6.1 有源滤波电路 168
6.1.1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68
6.1.2 低通滤波器 172
6.1.3 高通滤波器 174
6.1.4 带通滤波器 175
6.1.5 带阻滤波器 175
6.2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176
6.2.1 晶体三极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176
6.2.2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
特性分析 180
6.2.3 场效应管的频率响应 186
6.2.4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188
习题6 189
第7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193
7.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93
7.1.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93
7.1.2 反馈的类型 194
7.1.3 交流负反馈的4种基本组态 198
7.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
一般表达式 202
7.2.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
表达式 202
7.2.2 4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
增益和反馈系数的表达式 203
7.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
影响 205
7.3.1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205
7.3.2 减小非线性失真 205
7.3.3 展宽通频带 206
7.3.4 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
影响 207
7.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计算 208
7.4.1 深度负反馈条件 208
7.4.2 虚短和虚断概念的运用 208
7.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211
7.5.1 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及条件 212
7.5.2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
分析 213
7.5.3 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 214
习题7 215
第8章 波形产生电路 219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 219
8.1.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
条件 219
8.1.2 RC文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 220
8.1.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223
8.1.4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228
8.2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 231
8.2.1 电压比较器 231
8.2.2 方波发生器 237
8.2.3 三角波发生器 238
8.2.4 锯齿波发生器 240
习题8 241
附录A 本书常用文字符号说明 245
附录B 部分习题答案 249
参考文献
展开
前 言
为适应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配合高等学校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学时压缩的实际需要,我们在总结多年从事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学习特点,编写了本教材。
鉴于近年来就业的严峻形势,高校普遍对专业基础课学时进行压缩,并且把教学时间安排提前到第二、三学期,使得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的同时,就已经开始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内容衔接上的不连贯使得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普遍感觉困难,所以本书的编写思路是保证基础、注重应用、讲清概念、力求精练;以基础知识为重点,用心安排,使得知识易懂、易学,做到语言精炼,便于自学。
在内容的安排上,本书首先将集成运放作为基本电子器件引入,介绍其外特性及其基本应用,让读者先了解“放大”、“器件”等概念,然后再介绍其他的电子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及它们的应用。介绍时,将难点分散,循序渐进。第2~4章以一类半导体器件及其基本应用电路划分,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在这些内容的介绍中,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减少复杂的数学推导。在学习完这些器件后,读者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基础知识来理解后面章节的内容:第5章多级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单元电路、第6章滤波电路及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第7章负反馈放大电路和第8章波形产生电路。第7、8章尽量简化定量分析,突出定性分析,力求简明扼要、系统性强。由于微电子学与制造工艺的进步,与双极性器件的性能相比,MOS器件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本书强调了MOS管的内容。
本书包含大量例题,每章后附有习题,这些例题和习题与教材内容紧密配合,深度适当。书末给出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以供读者参考。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及实验指导》是本书的配套教材,该指导书既可以作为学生的实验指导书,也可以作为学生的作业本和习题指导手册来使用。指导书共9章,1~8章与本书对应,每章给出该章内容的知识要点总结、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方法和步骤、填空题和选择题、习题等5部分。习题部分供学生做作业时使用,可以省去抄题目和画图的时间,提高课后学习的效率,也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第9章提供了7个典型的模电实验,每个实验均给出实验内容和实验电路的设计方法,不针对具体的实验板设计,通用性较强。
本书向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提供多媒体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请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注册下载。
本书由查丽斌策划、组织和统稿,第1~6章、第8章由查丽斌编写,第7章由张凤霞编写,李自勤参与了第3章、第4章部分内容的编写,刘建岚参与了第1章、第8章部分内容的编写,王宛苹老师参与了本书的校对工作。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许多本校教师和兄弟院校的教师提出了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已经出版的教材和文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且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诚恳地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作 者
2013年1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