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教育资源网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STC系列增强型8051单片机(第2版)
作   译   者:朱兆优,陈坚,邓文娟 出 版 日 期:2012-07-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 
书   代   号:G0174430 I S B N:9787121174438

图书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基于8051内核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并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外部电路的扩展,以及与键盘、LED显示、LCD显示、打印机等多种硬件接口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串行、并行接口的A/D、D/A转换器功能特点和典型应用,STC15F2K60S2系列增强型单片机的应用技术、单片机C51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Proteus仿真、单片机实验等内容。本书从现实教学和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对传统单片机教材内容进行了改良。针对单片机更注重单芯片、少引脚扩展应用,对并行器件、并行总线扩展及8255、8155、8279等已经淘汰的器件进行了精简或摒弃,只着重介绍它们的扩展方法、原理和典型应用,补充了串行总线技术、串行总线器件接口应用、STC15F2K60S2系列单片机体系结构和内部新增功能部件的使用,以及C51编程规范等内容。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应用实例翔实,实验内容精练,力求做到与市场接轨,与现实同步,既重视原理,更注重实效。 本书配有PPT、程序源代码、课程设计指导书等教学资源;为便于实验环节的教学,可为任课教师提供本书设计的单片机实验开发板。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本书资源

    本书暂无资源

    会员上传本书资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基于8051内核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并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外部电路的扩展,以及与键盘、LED显示、LCD显示、打印机等多种硬件接口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串行、并行接口的A/D、D/A转换器功能特点和典型应用,STC15F2K60S2系列增强型单片机的应用技术、单片机C51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Proteus仿真、单片机实验等内容。本书从现实教学和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对传统单片机教材内容进行了改良。针对单片机更注重单芯片、少引脚扩展应用,对并行器件、并行总线扩展及8255、8155、8279等已经淘汰的器件进行了精简或摒弃,只着重介绍它们的扩展方法、原理和典型应用,补充了串行总线技术、串行总线器件接口应用、STC15F2K60S2系列单片机体系结构和内部新增功能部件的使用,以及C51编程规范等内容。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应用实例翔实,实验内容精练,力求做到与市场接轨,与现实同步,既重视原理,更注重实效。 本书配有PPT、程序源代码、课程设计指导书等教学资源;为便于实验环节的教学,可为任课教师提供本书设计的单片机实验开发板。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174438
    开 本:16开
    页 数:396
    字 数:714

    本书目录

    第1章  单片机概述 (1)
      1.1  什么叫单片机 (1)
      1.2  单片机的特点 (2)
      1.3  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2)
      1.4  单片机主要制造厂家和机型 (3)
      1.5  8位单片机系列介绍 (4)
         1.5.1  8051内核的单片机 (4)
         1.5.2  Motorola内核的单片机 (8)
         1.5.3  PIC内核的单片机 (8)
         1.5.4  其他公司8位单片机 (9)
      1.6  16位和32位单片机系列介绍 (10)
         1.6.1  16位单片机 (10)
         1.6.2  32位单片机 (10)
      1.7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1)
      1.8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13)
      1.9  单片机技术主要网站介绍 (14)
      本章小结 (15)
      练习与思考题 (15)
    第2章  8051单片机体系结构 (16)
      2.1  8051单片机内部结构 (16)
      2.2  8051单片机芯片引脚功能 (18)
      2.3  8051中央处理器 (20)
         2.3.1  运算器 (20)
         2.3.2  控制器 (22)
         2.3.3  程序执行过程 (23)
      2.4  8051单片机的存储结构 (24)
         2.4.1  8051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 (24)
         2.4.2  程序存储器 (25)
         2.4.3  内部数据存储器 (25)
         2.4.4  特殊功能寄存器 (28)
         2.4.5  外部数据存储器 (30)
      2.5  并行输入/输出端口 (31)
         2.5.1  P0口结构 (31)
         2.5.2  P1口结构 (33)
         2.5.3  P2口结构 (33)
         2.5.4  P3口结构 (34)
      2.6  单片机的时序与复位操作 (35)
         2.6.1  时钟电路 (35)
         2.6.2  CPU的时序 (36)
         2.6.3  复位电路 (38)
         2.6.4  复位和复位状态 (40)
      2.7  单片机的省电工作模式 (41)
      本章小结 (42)
      练习与思考题 (42)
    第3章  8051单片机指令系统 (44)
      3.1  指令系统概述 (44)
      3.2  指令格式 (44)
         3.2.1  指令的构成 (44)
         3.2.2  指令格式 (45)
         3.2.3  指令中常用的符号 (45)
      3.3  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 (46)
      3.4  8051单片机指令系统 (50)
         3.4.1  数据传送类指令 (50)
         3.4.2  算术操作类指令 (55)
         3.4.3  逻辑运算与移位指令 (61)
         3.4.4  控制转移类指令 (64)
         3.4.5  位操作指令 (69)
      本章小结 (71)
      练习与思考题 (71)
    第4章  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74)
      4.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概述 (74)
         4.1.1  计算机编程语言 (74)
         4.1.2  单片机源程序的汇编 (75)
         4.1.3  伪指令 (75)
         4.1.4  汇编程序分段格式 (78)
      4.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79)
         4.2.1  基本结构 (79)
         4.2.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步骤 (82)
         4.2.3  程序流程图 (82)
      4.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例 (83)
         4.3.1  分支转移程序 (83)
         4.3.2  循环程序 (85)
         4.3.3  子程序 (86)
         4.3.4  算术运算程序 (87)
         4.3.5  逻辑运算程序 (89)
         4.3.6  数制转换程序 (90)
         4.3.7  查表程序 (93)
         4.3.8  关键字查找程序 (95)
         4.3.9  数据极值查找程序 (96)
         4.3.10  数据排序程序 (96)
      本章小结 (98)
      练习与思考题 (98)
    第5章  80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101)
      5.1  中断的概念 (101)
      5.2  8051单片机中断系统结构 (102)
         5.2.1  中断系统结构 (102)
         5.2.2  中断源 (102)
         5.2.3  中断的控制(IE、IP) (104)
      5.3  中断响应处理过程 (106)
         5.3.1  中断响应条件 (106)
         5.3.2  外部中断响应时间 (107)
         5.3.3  中断请求的撤销 (107)
         5.3.4  中断返回 (108)
         5.3.5  中断服务程序编程方法 (108)
      5.4  外部中断扩充方法 (110)
         5.4.1  中断和查询结合法 (110)
         5.4.2  矢量中断扩充法 (110)
      5.5  中断系统软件设计 (112)
      5.6  中断系统应用实例 (113)
      本章小结 (114)
      练习与思考题 (115)
    第6章  80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
            及应用 (117)
      6.1  80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
           的结构 (117)
         6.1.1  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
               TMOD (117)
         6.1.2  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
               TCON (118)
      6.2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118)
         6.2.1  方式0 (118)
         6.2.2  方式1 (119)
         6.2.3  方式2 (119)
         6.2.4  方式3 (120)
      6.3  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 (121)
         6.3.1  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 (121)
         6.3.2  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实例 (122)
      6.4  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实例 (125)
         6.4.1  门控位GATE的应用 (125)
         6.4.2  简易实时时钟设计 (126)
         6.4.3  读定时器/计数器 (128)
         6.4.4  用定时器/计数器作外部
               中断 (128)
      本章小结 (129)
      练习与思考题 (129)
    第7章  8051单片机串行口及应用 (131)
      7.1  单片机串行口结构 (131)
         7.1.1  串行口的结构 (131)
         7.1.2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132)
         7.1.3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 (132)
      7.2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133)
         7.2.1  方式0 (133)
         7.2.2  方式1 (134)
         7.2.3  方式2和方式3 (134)
      7.3  单片机串行通信波特率 (135)
         7.3.1  波特率的定义 (135)
         7.3.2  波特率的计算 (135)
      7.4  串行口的编程应用 (136)
         7.4.1  串行口做串/并转换 (137)
         7.4.2  串行口双机通信接口 (137)
         7.4.3  串行口多机通信接口 (139)
      本章小结 (140)
      练习与思考题 (140)
    第8章  STC15系列单片机技术应用 (142)
      8.1  STC15系列单片机性能特点 (142)
      8.2  STC15系列单片机体系结构 (143)
      8.3  STC15系列单片机内部存储器 (145)
         8.3.1  STC15系列单片机内部
               存储器的使用 (145)
         8.3.2  单片机ISP/IAP技术 (148)
      8.4  STC15系列单片机输入/输出口 (151)
      8.5  STC15系列单片机中断系统 (152)
         8.5.1  中断系统结构 (153)
         8.5.2  中断控制寄存器 (154)
         8.5.3  中断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156)
      8.6  STC15系列单片机定时器/
           计数器 (157)
         8.6.1  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
               寄存器 (157)
         8.6.2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158)
         8.6.3  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应用 (158)
      8.7  STC15系列单片机串行通信 (159)
         8.7.1  STC15系列单片机串行
               通信口 (160)
         8.7.2  SPI同步串行外围接口 (162)
      8.8  STC15系列单片机片上A/D
           转换器 (167)
         8.8.1  片上A/D转换器原理 (167)
         8.8.2  片上A/D转换器的使用 (169)
      8.9  STC15系列单片机片上PCA/PWM
           模块 (170)
         8.9.1  PCA/PWM模块工作原理 (170)
         8.9.2  CCP/PCA模块的工作模式 (174)
         8.9.3  CCP/PCA模块编程使用 (177)
      8.10  STC15系列单片机的时钟系统
            与节电模式 (180)
         8.10.1  主时钟和系统时钟 (181)
         8.10.2  看门狗工作原理及应用 (181)
         8.10.3  STC15系列单片机节
                电模式 (183)
      8.11  STC单片机ISP编程 (185)
         8.11.1  ISP编程典型电路 (185)
         8.11.2  ISP编程下载软件 (186)
      本章小结 (188)
      练习与思考题 (188)
    第9章  单片机系统的扩展 (189)
      9.1  单片机系统扩展概述 (189)
      9.2  单片机系统总线的构造 (190)
         9.2.1  单片机系统总线 (190)
         9.2.2  单片机系统三总线的构造 (191)
      9.3  单片机系统的三总线接口应用 (191)
         9.3.1  外部并行器件的扩展 (191)
         9.3.2  地址空间分配与编址 (192)
         9.3.3  单片机扩展存储器的
               接口设计 (193)
      9.4  I/O端口扩展与设计 (196)
         9.4.1  I/O接口概述 (196)
         9.4.2  TTL电路扩展并行I/O口 (197)
      9.5  串行总线的扩展应用 (200)
         9.5.1  I2C总线结构与工作原理 (200)
         9.5.2  I2C总线的时序 (202)
         9.5.3  I2C总线上的数据传输
               格式 (203)
         9.5.4  I2C总线的信号模拟与编程
               技术 (205)
      9.6  I2C总线器件的接口应用 (207)
         9.6.1  串行E2PROM存储器接口
               应用 (207)
         9.6.2  串行日历时钟芯片的接口
               应用 (213)
      9.7  1/2/3Wire总线器件的接口应用 (218)
         9.7.1  单线制串行总线器件 (218)
         9.7.2  双线制、三线制串行总线
               器件 (223)
      9.8  SPI总线器件的接口应用 (227)
         9.8.1  ISD4004语音录/放电路 (227)
         9.8.2  ISD4004的工作时序 (228)
         9.8.3  ISD4004接口电路与编程
               应用 (229)
      本章小结 (231)
      练习与思考题 (231)
    第10章  单片机与键盘、显示器、打印机
               的接口设计 (233)
      10.1  单片机与键盘的接口 (233)
         10.1.1  键盘的工作原理 (233)
         10.1.2  键盘的接口方式 (234)
         10.1.3  键盘扫描工作方式 (240)
         10.1.4  键盘接口及应用 (241)
      10.2  单片机与显示器接口设计 (242)
         10.2.1  显示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243)
         10.2.2  LED数码显示方式与接口
                电路设计 (245)
         10.2.3  专用显示驱动芯片接口
                设计 (247)
      10.3  单片机与键盘/显示器接口
             设计 (252)
         10.3.1  用串行接口设计键盘/显示
                电路 (252)
         10.3.2  ZLG7290键盘/显示器接口
                设计 (254)
      10.4  单片机与液晶显示器的接口
             设计 (260)
         10.4.1  液晶显示器类型与工作
                原理 (260)
         10.4.2  字符型液晶显示器接口
                设计 (261)
         10.4.3  点阵图形液晶显示器接口
                设计 (265)
      10.5  单片机与微型打印机的接口
             设计 (268)
         10.5.1  MP?D16微型打印机的接口
                电路设计 (268)
         10.5.2  MP?D16微型打印机
                的使用 (268)
      本章小结 (270)
      练习与思考题 (271)
    第11章  单片机与A/D、D/A转换器的
              接口设计 (273)
      11.1  A/D转换器的接口设计 (273)
         11.1.1  A/D转换器概述 (273)
         11.1.2  单片机与AD574的并行
                接口设计 (276)
         11.1.3  单片机与串行A/D转换器
                MCP3202接口设计 (280)
         11.1.4  单片机与MC14433接口
                设计 (284)
      11.2  D/A转换器接口设计 (287)
         11.2.1  D/A转换器概述 (287)
         11.2.2  DAC0832的功能特性 (289)
             
         11.2.3  DAC0832与单片机并行接口
                设计 (292)
         11.2.4  单片机与串行D/A转换器AD7543
                接口设计 (295)
      11.3  单片机与V/F转换器接口
             设计 (298)
         11.3.1  V/F转换器实现A/D转换
                的原理 (298)
         11.3.2  V/F转换器的接口方法 (299)
         11.3.3  V/F转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及应用 (300)
      本章小结 (303)
      练习与思考题 (303)
    第12章  单片机C51程序设计 (304)
      12.1  C51概述 (304)
      12.2  C51数据结构和语法 (304)
         12.2.1  常量与变量 (304)
         12.2.2  整型变量与字符型变量 (305)
         12.2.3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307)
         12.2.4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07)
      12.3  C51流程控制语句 (307)
         12.3.1  if语句 (308)
         12.3.2  switch语句 (308)
         12.3.3  for语句 (309)
         12.3.4  while语句 (310)
         12.3.5  do-while语句 (310)
         12.3.6  其他语句 (310)
      12.4  C51构造数据类型 (311)
         12.4.1  结构体 (311)
         12.4.2  共用体 (312)
         12.4.3  指针 (313)
         12.4.4  typedef类型定义 (313)
      12.5  C51和标准C语言的异同 (314)
         12.5.1  Keil C51数据类型 (314)
         12.5.2  8051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314)
         12.5.3  8051的存储类型 (314)
         12.5.4  Keil C51的指针 (316)
         12.5.5  Keil C51的使用 (317)
         12.5.6  C51关键字 (318)
             
      12.6  C51硬件编程 (319)
         12.6.1  8051的I/O接口编程 (319)
         12.6.2  8051的定时器编程 (320)
         12.6.3  8051的中断服务 (321)
         12.6.4  8051的串行口编程 (322)
      12.7  C51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 (323)
      12.8  C51程序设计实例 (327)
      本章小结 (330)
      练习与思考题 (330)
    第13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331)
      13.1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
            原则 (331)
      13.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开发
            过程 (331)
      13.3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
            结构 (333)
      13.4  单片机实验系统设计 (334)
         13.4.1  单片机应用开发板结构 (334)
         13.4.2  单片机应用开发板电路
                 设计 (336)
      13.5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 (337)
         13.5.1  系统任务设计 (337)
         13.5.2  系统设计方案 (338)
         13.5.3  系统整体电路设计 (339)
         13.5.4  系统软件设计 (339)
      本章小结 (345)
      练习与思考题 (345)
    第14章  Proteus电路设计与仿真技术 (346)
      14.1  Proteus快速入门 (346)
         14.1.1  Proteus工作界面 (346)
         14.1.2  Proteus ISIS软件基本操作 (349)
      14.2  Proteus电路原理图设计 (351)
         14.2.1  元器件选取与放置 (351)
         14.2.2  电路连线设计 (351)
      14.3  Proteus电路仿真 (352)
         14.3.1  单片机源代码生成与编译 (352)
         14.3.2  目标文件装载与仿真 (353)
      14.4  Keil与Proteus的协同仿真 (353)
      本章小结 (354)
      练习与思考题 (354)
    第15章  单片机实验与指导 (355)
      15.1  实验1  选择排序法编程 (355)
      15.2  实验2  多字节数的除法编程 (356)
      15.3  实验3  定时器/计数器的
            使用 (359)
      15.4  实验4  外部中断的使用 (362)
      15.5  实验5  可控交通灯实现 (364)
      15.6  实验6  键盘与数码显示 (368)
      15.7  实验7  A/D转换 (370)
      15.8  实验8  D/A转换 (373)
      15.9  实验9  OCM12864图形液晶
            显示器的使用 (375)
    附录A  8051单片机指令表 (378)
    附录B  ASCII码与控制字符功能 (381)
    参考文献 (383)
    展开

    前     言

    推  荐  序
      21世纪全球全面进入了计算机智能控制/计算时代,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以单片机为代表的嵌入式计算机控制/计算。由于最适合中国工程师/学生入门的8051单片机已有30多年的应用历史,绝大部分工科院校均有此必修课,有几十万名对该单片机十分熟悉的工程师可以相互交流开发/学习心得,有大量的经典程序和电路可以直接套用,从而大幅降低了开发风险,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这也是STC宏晶科技基于8051系列单片机产品的巨大优势。
      Intel 8051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落伍的危险,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创新,我国的单片机教学与应用就会陷入被动局面。本书在系统介绍了基于8051内核单片机原理和编程规范基础上,顺应现实形势,站在教学高度,结合实际对现有的单片机教材进行了有益改良,淘汰了一些过时的教学内容,补充了单片机的新技术(如串行总线接口技术),增加了STC宏晶科技最新推出的STC15F2K60S2系列单片机内容的讲授。由于STC15F2K60S2系列单片机采用Flash技术(可反复编程10万次以上)和ISP/IAP(在系统可编程/在应用可编程)技术,完全兼容8051,但指令执行速度最快提高了24倍;针对抗干扰进行了专门设计,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并有特别加密设计,无法解密;同时,片内集成了A/D、CCP/PCA/PWM、高速同步串行通信端口SPI、高速异步串行通信端口UART、双串口、看门狗、大容量SRAM、E2PROM(Data Flash)和大容量Flash程序存储器,定时器最多可达6个,片内高可靠复位电路可彻底省掉外部复位,内部高精准时钟可彻底省掉外部昂贵的晶振,使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真正步入“单片”时代。
      如今的高性能单片机,内部都集成了丰富的硬件资源。因此,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中,应逐步摒弃多芯片设计方法,转变传统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单片机内部资源开发新产品、掌握新技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正是这些高性能单片机的不断推出,使智能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袖珍式设计变为可能。
      本书作者朱兆优老师长期从事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和项目开发工作,在8051单片机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从而保证本书内容的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于一体。本书的特点是准确把握了单片机发展的脉络,精简或摒弃了很多已淘汰的并行器件(如8255、8155、8279、0809等)的扩展,对比较实用的串行总线技术、串行总线器件接口应用做了必要的补充,对新型高性能STC15F2K60S2系列单片机进行了系统讲述与实践应用,对ASM编程、C语言编程和混合编程技术也进行了实例展示,使之兼有时代感、大融合和创新性。本书配有简单实用的单片机应用开发板,为单片机应用开发提供了众多典型教学案例和实践应用,可有效保证单片机教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对提升单片机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有诸多益处。
      最后,感谢Intel公司发明了经久不衰的8051体系结构,感谢朱兆优教授编写出版的新书,从而保证了中国30多年来的单片机教学与世界同步。
      
                                                              STC创始人:姚永平
                                                                www.STCMCU.com 
                                                                    2012.6
    
    
    前    言
      自1972年Intel公司推出第一款微处理器以来,计算机技术遵循着摩尔定律,以每18个月为一个周期微处理器性能提高一倍、价格降低一半的速度快步向前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在最近20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从8088/8086到286、386、486、586、PⅡ、PⅢ等系列众多CPU的飞跃。计算机对整个社会进步的影响有目共睹,其应用面的迅速拓宽,对个人与社会多方面的渗透表明,计算机技术已不再是深踞于高层次科技领域里的宠儿,它已经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之中,闯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里,使人们跨入信息时代、数字时代。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近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通过对计算机的功能部件进行剪裁及优化,将CPU、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并行I/O口(PIO)、串行I/O口(SIO)、定时/计数器(CTC)及中断控制器(ICU)等基本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中,制成了单芯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又称为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由于它能嵌入到某个电路或电子产品设备中,也称为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要把前面提到的众多功能集合在一起,在过去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采用很多电路组建成一个电子系统来实现。而今却简化成只需选择一片合适的单片机,并对其已有的功能、指标、参数及引脚进行合理的使用即可完成。单片机与可编程逻辑器件相结合,构成了新一代电子工程应用技术。
      20世纪90年代,单片机在我国迅速普及。在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人们的生活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单片机的具体应用。单片机可以嵌入到各种电子产品之中,成为机电产品的核心部件,控制着各种产品的工作。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已从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成为多品种、多系列机型,内部结构从过去的基本部件发展到集成有A/D、D/A、监控定时器(WDT)、通信控制器(CCU)、脉宽调制器(PWM)、浮点运算器(FPU)、模糊控制器(F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具有I2C、SPI、ISP等众多特殊功能部件,成为功能越来越强的增强型、高档型单片机。由于单片机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裸机编程、软件代码少、工作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实时响应速度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过程控制、数据采集、通信、智能化仪器仪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中。
      由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的全自动洗衣机、高档电风扇、电子厨具、变频空调、遥控彩电、摄像机、VCD/DVD机、组合音响、电子琴等产品早已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从家用消费类电器到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办公自动化产品;从智能仪表、工业测控装置到CT、MRI、γ刀等医疗设备;从数码相机、摄录一体机到航天技术、导航设备、现代军事装备;从形形色色的电子货币(如电话卡、水电气卡)到身份识别卡、门禁控制卡、档案管理卡以及相关读/写卡终端机等,都有单片机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有人说单片机“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现今,炙手可热的“三网”(即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国际互联网)融合产品、物联科技已开始兴起;在汽车中普遍都需要有30多个单片机被用于其中的空调、音响、仪表盘、自动窗、遥控门、自控前后盖、空气质量监测、反射镜角度调整、自动灭火、防盗报警等的控制,协调控制着发动机、传动器、制动器、安全气囊、车载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有条不紊地工作;此外,还有工业自动化控制和军事科技等。这些领域的应用开发都还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尚要解决,这正是电子技术人员可以大展拳脚的领域。
      从学习的角度,单片机作为一个完整的数字处理系统,具备了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单元部件,在这个意义上称为单片微机并不过分。通过学习和应用单片机进入计算机硬件设计之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应用的角度,单片机是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可自成一体,对于其他微处理器所需的大量外部器件的连接都在单片机内部完成,各种信息传递的时序关系变得非常简单,易于理解和接受。用单片机实现某个特定的控制功能十分方便。
      从设计思想的角度,单片机的应用意味着“从以硬件电路设计为主的传统设计方法向以软件设计为主、对单片机内部资源及外部引脚功能加以利用的设计方法的转变”,从而使硬件成本大大降低,设计工作灵活多样。往往只需改动部分程序,就可以增加产品功能,提高产品性能。
      单片机技术的功效神奇,有时也给人一种神秘莫测、难于驾驭之感。究其原因,很多初学者不太重视实践,缺乏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缺乏将分散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知识的理解层面。其实,如果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单片机既不神秘,也不难驾驭。单片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初学者应树立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思想。先学习单片机硬件结构、存储结构、指令系统及中断系统,然后不断地进行编程练习,通过实验提升技能,加深理解,结合单片机最小系统板或开发板等实物进行硬件编程控制,提高动手能力。如此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才会有“登堂入室”之感,才能逐步将单片机应用于各种场合中以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单片机不同于通用微型计算机,它能够灵活嵌入到各类电子产品中,使电子产品具备智能化和“傻瓜”化操作,已经成为电子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基础。因此,学习单片机非常有必要。
      由于目前的单片机教材大多是沿用20世纪80年代的内容,使用的芯片(如8031)过于陈旧,很多学生学完单片机课程后,到工作单位从事实际的单片机系统设计时总感觉学无所用,而且脱离实际。现在,单片机的应用已真正步入“单片”时代。单片机内部集成的功能部件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已很少采用外部的并行总线扩展RAM和ROM,而是采用选择包含不同存储容量的单片机。即使是需要扩展外部RAM存储器,也往往会选用串行I2C、SPI总线扩展技术。对I/O口的扩展也不再使用8255或8155这样的芯片,而是选择具有不同引脚封装的单片机。当需要的I/O口少时,可以选择封装引脚少的单片机(最少的只有8个引脚,含6个I/O口引脚);若需要的I/O口较多时,可以选择引脚封装多的单片机(最多的有上百个引脚)。很多单片机内部都集成有8位或10位的中低精度的A/D、D/A转换器。因此,在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完全可以选用片内带有A/D、D/A转换器的单片机。只有在要求高精度(12位以上)、高速采样的场合,才需要选用扩展外部串行或并行接口的A/D、D/A转换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减小产品体积。基于上述原因,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对原有的单片机教材做了较大的改良,尽量将那些在实际应用中很少见的,或已经淘汰的芯片不写入教材,而将实际应用中比较流行的技术吸收进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材,力求做到与市场接轨,与现实同步。为了帮助读者更快地进入单片机应用领域,本书附有实验和课程设计实例。
      全书共15章。第1章是单片机概述,介绍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各种常用的低功耗单片机、增强型单片机的性能特点,介绍STC系列单片机的选型;第2章介绍8051单片机的体系结构、内部主要部件的功能,以及存储器结构与编址范围;第3章介绍8051单片机指令系统和指令的使用方法;第4章介绍8051单片机程序结构和设计方法;第5~7章介绍8051单片机中断系统结构、中断控制、编程和串行口使用方法;第8章以STC15Fxx系列单片机为例,介绍增强型单片机新增功能部件的使用方法;第9章介绍单片机系统的扩展,重点介绍串行总线扩展技术,精简了并行总线扩展内容;第10章介绍单片机与键盘、数码显示、液晶显示、打印机的接口形式和编程方法;第11章介绍A/D、D/A转换器性能指标、芯片选型,着重介绍了串行A/D、D/A转换器的接口使用方法;第12章介绍C51在单片机中的编程方法,以及混合编程的具体运用;第13章介绍如何根据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并设计了一个单片机开发板;第14~15章以单片机应用实验为主,介绍了使用Proteus进行单片机仿真,精选了9个单片机编程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可在第13章设计的开发板的基础上完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单片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本书涉及的内容较多,参考教学学时为60~80学时,授课教师可参照下表并使用本书配套资源完成教学任务。
    
      由于各学校教学计划和生源素质有所不同,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为配合教学,各章配有练习与思考题。
      本书配有PPT、程序源代码、课程设计指导书(带温度计的电子钟设计、可控波形发生器设计、LED点阵显示设计、可控流动灯设计等4个设计实例)等教学资源,可登录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下载。
      本书也可为任课教师提供单片机实验开发板(第13章设计的开发板),相关事宜可与本书编著者联系(Email:you2006cn@sina.com)。
      全书主要由朱兆优负责编写,陈坚参与了第5~7章的编写,邓文娟参与了第4章的编写,王海涛参与了第12章的编写。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赵永科、胡文龙,洪俊雄、洪恩华、周更新、王娟、范淑娜和涂晓红对书稿的编写、插图、校对和程序调试做了很多工作。朱兆优负责全书的策划、内容安排、文稿编写修改和审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周航慈教授的大力支持,周航慈教授对本书初稿进行了审阅,还得到STC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姚永平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本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尽管在编写中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不足和疏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使之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编  著  者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暂无作者简介
  • 样 章 试 读
    本书暂无样章试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