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工作任务 1 制动系统的维护....................................................................................1
工作任务 2 制动液的更换 .....................................................................................12
工作任务 3 盘式制动器的检修 ..............................................................................22
工作任务 4 鼓式制动器的检修 ..............................................................................36
工作任务 5 制动总泵的检修..................................................................................58
工作任务 6 真空助力器的检修 ..............................................................................72
工作任务 7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维护 ................................................................83
工作任务 8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传感器的检修 .....................................................95
工作任务 9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执行器的检修 ...................................................106
工作任务 10 悬架系统的维护..............................................................................121
工作任务 11 减振器的更换 .................................................................................136
工作任务 12 电控悬架系统的检修 ......................................................................155
工作任务 13 机械转向系统的检修 ......................................................................176
工作任务 14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检修 ...............................................................193
工作任务 15 电动转向系统的检修 ......................................................................209
工作任务 16 汽车四轮定位 .................................................................................223
工作任务 17 车轮的维护 .....................................................................................236
展开
序
世界上闻名遐迩、独具特色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
的秘密武器。这一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知识学习与职业实践紧密
结合。多年以来,“双元制”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学习和借鉴的样板。
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就与德国开展了职业教育合作。时至今日,已成功走过30 年。
还是在1990 年,中国建设行业的职业院校,就在教育部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
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与汉斯 赛德尔基金会等德国有关机构合作,开始在建设行业进行
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在我国,城市交通和出租车、汽车租赁行业曾由建设部主管。1996 年,
全国公交公司系统所属技工学校,在赛会职业教育专家弗乐尔(Albrecht Flor)先生的
具体指导下,开展了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
任何一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核心都是课程。课程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
育的最本质体现。要提高教学质量,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首先进行课程改革。20 世
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工艺的改进,德国于1996 年
在职业教育领域着手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的课程改革。这是一种以个体在
企业里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制订计划、采取行动并能最终对行
动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一体化,
并把技能与知识及价值观的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课程方案。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
域”课程取代了传统的分科课程,创立了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特有的职业属性的课程模式。
2003 年5 月16 日,按照这一改革思想,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了新一轮基于
学习领域设计的“汽车机电一体化工教学大纲(草案)”。2004 年,几乎与德国同步,中
国建设教育协会就在赛会长期专家弗乐尔(Albrecht Flor)、施罗德(Carlito Schroeder) 和
短期专家戴因伯克(August Deinböck)、克勒贝尔(Sven-Olaav Kleber)和布伦贝格(Josef
Bremberger)的指导下,组织全国8 所汽车类职业院校,与德国同类职业学校合作,开展“汽
车机电一体化工”专业的改革试点。试点院校借鉴德国经验,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每所
试点院校都与10 家以上的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一些院校的合作企业甚至达到
30 多家。
5 年教改实验的成果表明,学生在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和企业顶岗培训的过程中,
既掌握了相关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又在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上卓有成效,综
合素质大大提高。2007 年到2009 年,10 所试点院校近1 千名毕业生,不仅参加了我
序
序.indd 5 2011-12-1 11:38:03
VI 学习领域9——制动系统和行驶系统的检修
国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考试,而且也参加了德国工商行会海外部上海代表处(AHK in
Shanghai)组织的考试,80% 以上的考生取得了我国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德国
行业协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走上了工作岗位,受到企业界的普遍欢迎。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所指的工作过程。是一个能覆盖职业资格、工作任务和职业活动
的系统。它以工作过程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线,凸显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
性与开放性的特点。这是因为:其一,工作过程是一个清晰的结构,任何一个具体的工
作过程,都有着明晰的步骤、环节、程序,具有可操作的“抓手”;其二,工作过程是
一个动态的结构,同一个职业的不同时段或同一个时段的不同职业,其工作过程是不同
的。特别是,工作过程不仅是具体的,形而下的;而且又是抽象的,形而上的。因为,
任何一个人,在完成任何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之中,尽管具体的工作过程大相径庭,但
其思维过程的完整性却是一致的。由此,从变化的具体的工作过程之中寻求相对不变的
“思维的工作过程”,由具体获得一般,实现能力的内化,进而应对新的具体的工作过程,
实现能力的迁移。这就从逻辑的、方法论的角度,解决了一个关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相
对的“静”与职业变化绝对的“动”两者之间的矛盾。由此,我们可以推论:一个职业
之所以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这一逻辑推理的结果表明,以工
作过程作为课程内容序化的依据,突破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瓶颈。
显见,在中德职业教育合作30 年的进程中,只有善于把握“双元制”职业教育模
式中所蕴涵的“魂”,并将其本土化,才能取得成效,才是合作的应有之义。这套中德
合作编写的“汽车机电工职业培训教材”,是在中德双方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对那些辛
勤工作在职业教育改革一线教师编制的工作页及其教学实践经验予以总结、加工和概括
的结果。我们相信,这套教材对提高汽车行业一线技能型人才的技能和专业水平,对汽
车行业的职业教育改革,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1 年1 月27 日
前 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给汽车修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汽
车维修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为成功的教育
模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学习借鉴的样板。鉴于目前国内没有一套有关汽修双元制方面
的教材,我们参与编写了这套教材。
(1)课程的性质
课程围绕德国文部省新一轮“汽车机电一体化教学大纲”,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
域”课程取代了传统的分科课程。这是一种以个体在企业里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学生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制定计划、采取行动并能最终对行动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为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一体化,并把技能与知识及价值观的教育紧密
结合在一起的课程方案。
(2)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汽车机电一体化教学大纲”中的学习领域九《行驶系统和制动系统的维护》,主要
讲授汽车制动系统、汽车悬架系统和汽车转向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
行驶系统和制动系统所涉及的各项车间工作任务、以及维修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技
能,掌握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加深对维修工作的了解和职业的认识,独立完成制定工
作计划,实施工作任务,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出发,结合“双元制”教学实际,以能
力为本位,培养从事汽车机电一体化的维修技术工作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
(3)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车间工作任务导入,掌握所涉及工作任务的知识点,学会独立完成工作计划的制
定,按照指定的工作计划完成车间工作任务的实施,并能进行自我检查和向他人进行成
果展示。同时对从事双元制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要具备很强的汽车维修的专业技能。
(4)建议课时安排:
工作任务教学内容
课 时 分 配
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 计
1 制动系统的维护2 2 4
2 制动液的更换4 2 6
3 盘式制动器的检修4 2 6
4 鼓式制动器的检修4 4 8
前 言
qy.indd 7 2011-12-1 11:38:35
VIII 学习领域9——制动系统和行驶系统的检修
工作任务教学内容
课 时 分 配
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 计
5 制动总泵的检修2 2 4
6 真空制动助力器的检修2 2 4
7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维护4 2 6
8 ABS系统传感器的检修4 2 6
9 ABS系统执行器的检修4 2 6
10 悬架系统的维护4 2 6
11 减振器的更换4 4 8
12 电控悬架系统的检修4 4 8
13 机械转向系统的检修4 6 10
14 液压转向系统的检修6 6 12
15 电控转向系统的检修4 6 10
16 汽车四轮定位4 4 8
17 车轮的维护4 4 8
总计64 56 120
本书由张恩威担任主编,赵学斌担任副主编。张恩威(工作任务五、六、七、九、
十二、十三)、赵学斌(工作任务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王俏(工作任务三、四)、
王硕(工作任务一、二)、方敏(工作任务八、十、十一)。同时,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全国汽车双元制示范学校的同行以及汽车维修行业的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
表示感谢。
为了编写本教材,我们参阅了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的汽车专业教材及几个汽
车大企业的维修资料,学习国际先进的职教模式与经验,力图把这些体现在教材编写中。
我们希望本教材有益于体现崭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对德国双元
制教学精髓的认识不够及编者水平有限,在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恳请广大从事汽
车维修教学的有识之士给予帮助指正。
编 者
2011 年12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