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第一部分
第1章 公共项目投融资分析概论 1
1.1 公共项目定义与分类 1
1.2 公共项目的特点及投融资决策的困难 2
1.3 公共项目分析内容 4
1.4 公共项目分析方法框架 5
1.5 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7
1.6 本章结语 8
第2章 公共项目分析决策准则 10
2.1 投票模型 10
2.2 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 SWF) 11
2.3 帕累托改进准则和补偿准则 12
2.3.1 帕累托最优状态(Pareto optimum) 12
2.3.2 帕累托改进准则(Pareto improvement) 13
2.3.3 补偿准则(compensation criteria) 13
2.4 效率标准与公平标准 13
2.4.1 收入分配与公平 13
2.4.2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 14
2.4.3 考虑公平的评价准则 15
2.5 本章结语 16
第3章 公用物品的政府干预 18
3.1 公用物品与市场失灵 18
3.2 经济效率、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 20
3.3 外部性、内部性、派生的外部性 21
3.3.1 外部性与科斯定理 21
3.3.2 内部性和组织目标 22
3.3.3 派生的外部性 23
3.4 公共资金的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of public Funds,MCF) 23
3.5 本章结语 24
第二部分
第4章 费用-效益分析 26
4.1 CBA的历史和评论 26
4.1.1 CBA的发展历程 26
4.1.2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28
4.2 以公平评价准则为依据的费用-效益分析一般公式 30
4.3 费用和效益的界定 33
4.3.1 全部经济价值 33
4.3.2 效益和费用的定义 33
4.3.3 外部性:技术性和钱币性的区分 34
4.4 评价和方案比选的指标与判据 35
4.4.1 经济等值指标 35
4.4.2 效益-费用比指标(B/C或NB/C) 36
4.4.3 经济内部收益率指标(EIRR) 36
4.4.4 三个指标的比较 37
4.4.5 案例——某铁路道口改建工程费用-效益分析 38
4.5 社会折现率 39
4.5.1 社会折现率的定义 39
4.5.2 实践中采用的社会折现率 41
4.6 CBA的方法性案例——教育项目的费用-效益分析 41
4.6.1 教育项目效益和费用的界定 41
4.6.2 案例——某职业教育园区费用-效益分析 42
4.7 本章结语 43
第5章 考虑公平分配的费用-效益分析 44
5.1 传统费用-效益分析对收入分配的考虑 44
5.2 代内公平与费用-效益分析 46
5.3.1 分配权重思想 46
5.3.2 分配权重的确定 48
5.3.3 收入边际效用弹性系数计算 49
5.4 代际公平与费用-效益分析 51
5.4.1 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代际公平 51
5.4.2 基于弱可持续性的费用-效益分析 52
5.4.3 基于强可持续性的费用-效益分析 53
5.5 本章结语 54
第6章 费用-效果分析 55
6.1 费用-效果分析基本原理 55
6.2 效果和费用的度量 57
6.2.1 效果指标的选取 57
6.2.2 费用的识别和度量 59
6.3 费用与效果的对比分析 60
6.4 费用-效果分析的步骤 61
6.5 费用-效果分析应用举例 62
6.5.1 某交通自动信号控制系统费用-效果分析 62
6.5.2 某健康干预项目费用-效果分析 62
6.5.3 污水处理项目技术方案的选择——费用-效果分析 64
6.6 本章结语 65
第7章 不确定性决策分析 66
7.1 风险度量的基本概念 66
7.2 决策规则 67
7.3 离散型概率分析 69
7.4 连续型概率分析 70
7.5 决策树分析 70
7.5 实物期权分析 74
7.5.1 实物期权定义 74
7.5.2 实物期权的计算方法 76
7.6 本章结语 78
第三部分
第8章 经济效益和费用的度量基础 79
8.1 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 79
8.2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81
8.2.1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经济净效益 81
8.2.2 消费者剩余的衡量 82
8.3 效益衡量方法的选择 83
8.4 费用效益估价方法 84
8.5 本章结语 87
第9章 影子价格 88
9.1 影子价格的由来和含义 88
9.2 影子价格的衡量方法述评 89
9.2.1 影子价格衡量的各种流派 89
9.2.2 世行和亚行影子价格的测算及应用现状 93
9.3 换算系数 95
9.3.1 换算系数的主要原理概述 95
9.3.2 影子价格、财务价格和换算系数 95
9.3.3 具体和一般换算系数 96
9.4 影子价格的确定 97
9.4.1 可外贸物品的影子价格 98
9.4.2 不可外贸物品影子价格的计算 99
9.5 国内垄断行业的影子价格选用 100
9.5.1 垄断经济原理 100
9.5.2 我国一些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制 100
9.5.3 一些垄断行业项目的影子价格估算 101
9.6 本章结语 103
第10章 非市场物品效益估价技术 104
10.1 显示偏好方法 104
10.1.1 显示偏好法类型 104
10.1.2 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户外旅游点的价值 106
10.1.2 应用显示偏好法估算生命价值 107
10.2 陈述偏好方法 108
10.2.1 意愿调查评估法 108
10.2.2 选择模型法(choice modeling) 115
10.3 成果参照法 119
10.4 本章结语 120
第四部分
第11章 劳动力的经济价格 121
11.1 劳动力占用经济价格的含义和分析框架 121
11.1.1 劳动力占用经济价格的含义 121
11.1.2 劳动力占用经济价格的分析框架 121
11.2 国外劳动力占用经济价格研究的现状分析 123
11.2.1 劳动力占用经济价格测算方法评述 123
11.2.2 世界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劳动力占用经济价格的测算情况 125
11.3 我国劳动力占用经济价格的测算 129
11.3.1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析 129
11.3.2 我国劳动力占用经济价格的建议测算方法 130
11.4 本章结语 131
第12章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计算 133
12.1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的构成 133
12.2 可耗竭资源经济价格测算的国内外现状 134
12.3 资源消耗补偿价值的计算 135
12.3.1 对资源消耗补偿价值的理解 135
12.3.2 会计折耗 136
12.3.3 对会计折耗的调整 138
12.3.4 折耗溢价 139
12.4 可耗竭资源经济价值计算方法 140
12.5 本章结语 141
第13章 土地的经济价值 142
13.1 土地经济价值的含义、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142
13.1.1 土地经济价值的含义 142
13.1.2 计算土地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 143
13.1.3 土地经济价值分析框架 144
13.2 土地经济价值测算方法现状分析 145
13.2.1 土地经济价值测算方法评述 145
13.2.2 相关国际组织土地经济价值测算方法应用现状 146
13.2.3 我国土地经济价值测算现状 147
13.3 我国土地市场现状分析 148
13.3.1 我国土地市场体系的特点与构成 148
13.3.2 中国现行土地价格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149
13.4 不同类型土地的经济价值的测算 152
13.4.1 土地经济价值的测算框架 152
13.4.2 项目占用城镇土地机会成本的确定 153
13.4.3 项目占用农用土地机会成本的确定 154
13.5 本章结语 156
第五部分
第14章 环境影响经济分析 157
14.1 环境影响经济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 157
14.2 环境影响价值确定原理 158
14.3 环境影响的识别和价值因素确定 158
14.3.1 环境影响的识别 159
14.3.2 环境价值影响因素的确定 159
14.4 环境价值影响货币度量方法 160
14.5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评价准则 161
14.5 环境损害评估 162
14.6 环境影响经济分析示例——水利工程项目 163
14.7 本章结语 164
第15章 社会影响经济分析 166
15.1 社会经济分析与社会评价 166
15.2 投资项目受益受损分析 167
15.2.1 项目利益主体的效益费用流分析 167
15.2.2 某高速公路项目受益受损分析案例 168
15.3 贫困分配影响分析 169
15.4 考虑公平分配的分析 170
15.4.1 我国收入边际效用弹性系数计算 171
15.4.2 我国各地区权重系数计算 172
15.4.3 某西部铁路项目案例分析研究 173
15.5 就业影响分析 175
15.5.1 传统评价方法对就业效果的考虑 175
15.5.2 就业影响的费用效果分析框架 177
15.5.3 就业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框架 179
15.6 本章结语 179
第六部分
第16章 公共项目融资分析和盈利性分析 182
16.1 公共项目财务分析内容与过程 182
16.2 融资分析 183
16.2.1 融资方式及选择 183
16.2.2 融资成本分析 185
16.2.3 融资结构分析 187
16.2.4 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的比例 187
16.2.5 权益融资结构 188
16.2.6 债务结构 189
16.3 投资项目盈利性分析 190
16.3.1 获取利润能力 190
16.3.2 投资盈利水平分析 192
16.4 某营利性医院的盈利性分析 195
16.4.1 项目背景和技术方案 195
16.4.2 项目投资估算和筹资方案 196
16.4.3 财务分析基础数据选取 197
16.4.4 服务收支预测 199
16.4.5 获取利润能力分析 201
16.4.6 投资盈利能力分析 201
16.5 本章结语 207
第17章 财务清偿性分析 208
17.1 资金平衡分析 208
17.2 财政影响分析 209
17.3 偿债能力分析 211
17.4 公共项目收费分析 212
17.4.1 收费对项目成本的清偿分析 213
17.4.2 公共项目收费价格的确定 213
17.5 财务价格与经济价格的比较 215
17.6 某营利性医院的清偿能力分析 215
17.7 本章结语 217
第18章 公共项目的民间参与 218
18.1 公共项目的民间参与的背景和概念界定 218
18.1.1 起因、背景和特征 218
18.1.2 适用性及主要形式 219
18.2 PPP项目分析方法 223
18.2.1 PPP项目的特性 223
18.2.2 PPP项目的评价模型 225
18.3 PPP模式适用性分析 227
18.3.1 PPP模式与传统政府建设模式的比较 227
18.3.2 政府投资费用指标PSC的估算 228
18.3.3 应用实例 230
18.4 PPP项目分析内容设计 233
18.4.1 PPP模式的财务分析 233
18.4.2 PPP模式的经济分析 235
18.4.3 PPP模式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235
18.4.4 PPP模式的风险分析 235
18.5 本章结语 236
参考文献
展开
前 言
在世界范围内,如何防止公共投资低效是一个大问题。我国各地区的十二五规划纷纷推出大规模投资计划,其投资效益关系着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中国能否从经济危机中走出去,民生能否真正获得改善。因此,提高公共项目投融资决策的科学性非常重要。
公共项目的决策主体是政府,在我国,公共项目的定义比西方发达国家更为广泛,我国各级政府承担社会资源配置决策的领域和范围也更为宽广。要提高公共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决策手段需要科学的投融资分析理论和方法,决策过程需要增加公众参与度,决策结果需要分析数据的支持并发挥实际作用。
本书全面探讨了公共项目投融资分析的理论基础,提出适合国情的内容体系和具体适用的方法框架,对各种方法的背景和适用条件给出说明和界定,并提供实用案例。
本书内容共六部分,分为18章,第一部分(第1~3章)讨论了公共项目投融资分析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范围。通过对公共项目的定义和特点分析,确定公共项目投融资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包括经济分析、环境影响经济分析、社会影响经济分析和财务分析等,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详尽地讨论了可供经济评价的各种判据准则和方法。通过公用物品和外部性的特性,分析了公用物品和外部性的政府干预理由和干预成本。
第二部分(第4~7章)探讨了公共项目投融资分析的方法框架,主要对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果分析、决策分析等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是费用-效益分析,是投融资分析的主要方法框架,本书分别从资源配置效率和分配公平角度阐述了方法的分析准则、分析指标和判别标准。其他方法均是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的延伸,依据效益估计的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第8~10章)探讨了经济效益和方法的度量方法,首先论述了度量的基础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分别对市场物品和非市场物品的费用和效益估价技术进行了阐述。对于具有市场价格的费用和效益,详尽地介绍了关于影子价格的由来、含义、计算原理、方法流派等各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国内目前的现实,制定了我国影子价格的计算方法。对于不具有市场价格的费用和效益,介绍了显示偏好法、陈述偏好法等估算技术。
第四部分(第11~13章)探讨了特殊资源物品的经济价值度量方法。本书主要对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估计方法进行了讨论,根据其市场物品属性,从机会成本角度对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的估算内容和计算公式做出了解释。
第五部分(第14、15章)探讨了经济分析内容和方法拓展到环境和社会影响领域的做法,第14章主要介绍了环境影响分析的过程和内容,提出了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评价准则,阐述了环境影响的一般确定方法和环境价值影响因素以及度量方法。第15章主要对受益受损、贫困影响、公平分配效果、就业影响等影响分配公平目标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第六部分(第16~18章)主要探讨了公共项目融资决策方法。财务分析为公共项目的融资决策提供依据。本书讨论了融资分析、盈利性分析、清偿性分析等融资决策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度,并对公共项目的民间参与决策内容和分析方法进行了专题讨论。
本书提供免费电子课件,需要者请到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注册下载。
黄渝祥教授及一些同事对本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此外赵平、赵佳昳、刘颖等一些研究生参与了部分案例的计算工作。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著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秦淑灵编辑对本书文稿进行了仔细的编校,提出了很多有益的修改意见,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于同济大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