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第9章 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 1
9.1 空间直角坐标系和空间点的坐标 1
9.1.1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1
9.1.2 空间点位置 2
9.2 向量及其运算 2
9.2.1 向量概念 2
9.2.2 向量有关计算 3
9.3 空间平面方程 7
9.3.1 点法式方程 7
9.3.2 平面的一般方程 8
9.3.3 两平面的夹角 8
9.3.4 点到平面的距离 9
9.4 空间直线方程 10
9.4.1 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10
9.4.2 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和参数方程 11
9.5 空间直线关系 12
9.6 空间曲面 14
9.6.1 几类典型曲面 15
9.6.2 二次曲面简介 17
9.7 空间曲线 17
9.7.1 空间曲线方程 17
9.7.2 空间曲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 19
习题 21
第10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24
10.1 多元函数的连续性和极限计算 24
10.1.1 多元函数概念 24
10.1.2 平面点集简介 26
10.1.3 二元函数的极限 27
10.1.4 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31
10.2 偏导数 33
10.2.1 偏导数的定义与计算 33
10.2.2 偏导数的几何意义 34
10.3 全微分 37
10.3.1 全微分的概念 37
10.3.2 全微分应用 39
10.4 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 41
10.4.1 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 41
10.4.2 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5
10.5 隐函数微分法 47
10.5.1 方程,的微分法 47
10.5.2 由方程组所决定的隐函数微分法 48
10.6 多元函数微分学在几何上的应用 50
10.6.1 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 50
10.6.2 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 52
10.7 方向导数与梯度 54
10.7.1 方向导数 54
10.7.2 梯度 56
10.8 多元函数的极值 58
10.8.1 多元函数极值的意义及无条件极值计算 58
10.8.2 条件极值 59
10.8.3 线性回归 63
10.9 二元泰勒级数 64
10.9.1 二元泰勒级数 64
10.9.2 二元函数极值部分充分条件证明 66
习题 67
第11章 重积分 71
11.1 二重积分 71
11.1.1 二重积分的引入 71
11.1.2 二重积分定义及基本性质 72
11.2 二重积分计算 73
11.2.1 直角坐标系下的二重积分计算 73
11.2.2 极坐标系下的二重积分计算 78
11.3 二重积分区域变换及面积微元变换 78
11.3.1 一般变换公式 78
11.3.2 在定理1下的极坐标二重积分计算公式 80
11.4 利用二重积分计算曲面面积 84
11.5 三重积分引入 85
11.5.1 三重积分的定义 86
11.5.2 三重积分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计算 86
11.6 利用柱面坐标和球面坐标计算三重积分 90
11.6.1 利用柱坐标计算三重积分 90
11.6.2 利用球面坐标计算三重积分 93
*11.6.3 广义球面坐标 95
习题 96
第12章 空间曲线积分和空间曲面积分 99
12.1 第二类曲线积分的引入和意义 100
12.1.1 计算变力沿曲线所作的功 100
12.1.2 第二类曲线积分的性质 102
12.1.3 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计算 102
12.1.4 两类积分之间的关系 105
12.2 格林公式 105
12.2.1 平面区域分类和平面区域边界的定向 105
12.2.2 格林公式 106
12.2.3 格林公式的应用 107
12.2.4 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109
12.3 二元函数的全微分求积 111
12.4 对面积的曲面积分(第一类曲面积分) 113
12.4.1 对面积的曲面积分的引入、定义和性质 113
12.4.2 对面积的曲面积分计算 114
12.5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第二类曲面积分) 116
12.5.1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定义 116
12.5.2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计算 118
12.5.3 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 120
12.6 奥-高公式、通量及散度 122
12.6.1 奥-高公式 122
12.6.2 奥-高公式应用 123
12.6.3 通量和散度 124
12.7 斯托克斯公式、环流量和旋度 125
12.7.1 斯托克斯公式 125
12.7.2 空间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127
12.7.3 斯托克斯公式的应用 128
12.7.4 环流量与旋度 129
习题 130
第13章 级 数 134
13.1 数项级数 134
13.1.1 数项级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134
13.1.2 数项级数的基本性质 135
13.2 正项级数敛散性判别 136
13.2.1 正项级数敛散的比较判别法 136
13.2.2 积分判别法 138
13.2.3 比值判别法 139
13.2.4 极值判别法(柯西判别法) 140
13.3 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141
13.4 幂级数 142
13.4.1 函数项级数的一般概念 142
13.4.2 幂级数及其收敛性 144
13.4.3 幂级数收敛半径的计算 144
13.4.4 幂级数运算及和函数运算的性质 146
13.5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148
13.5.1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的条件 148
13.5.2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的方法 149
13.6 函数的幂级数展开的应用 153
13.6.1 近似计算 154
13.6.2 计算积分近似值 154
13.6.3 求级数和 155
13.7 傅里叶级数 156
13.7.1 三角函数系的正交性 156
13.7.2 三角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156
13.7.3 收敛定理 158
13.7.4 周期为2l的傅里叶级数 160
13.7.5 傅里叶级数的复数形式 161
习题 164
第14章 常微分方程 167
14.1 常微分方程的提出及基本概念 167
14.2 变量可分离方程和齐次方程的求解法 168
14.2.1 变量可分离方程 168
14.2.2 齐次方程 170
14.2.3 形如的微分方程求解法 100
14.3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174
14.3.1 常数变异法 174
14.3.2 伯努利方程 176
14.4 全微分方程 176
14.5 全微分方程的标准格式 179
14.5.1 无积分因子的常微分方程 179
14.5.2 有积分因子的全微分方程 181
14.6 一阶常微分方程求解技巧小结 182
14.6.1 变为 182
14.6.2 换元 183
14.6.3 乘一因子将方程转化成齐次方程 183
14.7 可降阶的高阶常微分方程 184
14.7.1 方程 184
14.7.2 不含的二阶常微分方程 184
14.7.3 不含自变量的二阶常微分方程 186
14.8 二阶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 189
14.8.1 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 189
14.8.2 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 193
14.9 可用常数变异法和变量替换法求解的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196
14.9.1 欧拉方程 196
14.9.2 常数变异法和可解微分方程 197
14.10 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算法 198
14.10.1 改进欧拉法和预估校正法 199
14.10.2 亚当斯线性多步法 203
习题 208
附录A 习题参考答案 211
后记 221
展开
后 记
高等数学是所有理工科学生,财经、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和工具课.为了使学生将高等数学作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和《高等数学》上册一样,本书在算法和计算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对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计算,现行教材都称为链式算法,链是计算(Computing)学科的一个专用名字,链中节点个数和关系不是固定的,可以删去若干节点,也可以增加若干节点,原先和甲相连的节点可和乙相连,它和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数计算公式没有对应关系,书中将之改称为树形算法,并给出了计算过程树开结构图和计算法则.实际上,若将偏导数视为根,将计算中的每个变量视为一个节点,则节点个数、节点关系都是一丝不变的,完全是一棵倒立的树;书中把重积分的换元法仍称为重积分的积分区域变换法(见吉林大学《数学分析》中册),为了使算法和计算过程更贴切,将积分区域变换法拓展成积分微元和积分区域变换法,这样不易和定积分中的换元法混淆.在重积分的微元变换法和积分区域变换法中,书中证明了将直角坐标转换成极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及广义极坐标时,虽然积分面积微元、体积微元会发生变化,但积分区域不变;对于常微分方程中的全微分方程,书中定义了独立微分项和相关微分项,使这类方程积分因子找法和求解所用观察法有规律可循.
《高等数学》通常分为上、下两册,由空间解析几何(含微量代数)和数学分析组成.
20世纪50~60年代的教材中,有的把解析几何排在第一章,或者作为补充教材先讲.20世纪80年代后,不少教材将解析几何放在上册的最后一章,实际上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与微积分直接关系不多,空间解析几何是重积分和空间曲线、曲面积分的工具,放在下册更合适,考虑到我国所有公立院校新生入学时都要军训,上册内容不宜过多,所以我们将这1章放在下册的第1章.高等数学中的所有计算,无论是求理论值还是数值计算都属于定量计算,向量代数也主要是多元微积分的工具,在多元微积分中不用几何算法,所以书中省去了向量代数中的几何算法部分,此外书中对自由向量做了准确定义:只考虑方向和长度的向量称为自由向量.
《高等数学》下册仍由张世禄和陈友军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西华师大教务处、教材发行中心和数学与信息学院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分析教研室主任王庆平先生,前高等数学教研室郑映畅先生,主任袁秀萍先生的不少帮助,高大鹏老师、何鹏光老师也参加了编写和校正工作,这里特以致谢.
和上册一样,书中不少技巧属于作者之一的老师邵品琮教授,这里再次致谢.
张世禄 陈友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