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单元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 1
学习情境一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2
学习情境二 进制转换与字符编码 6
学习情境三 Windows 10 的基本操作 10
单元二 办公软件 17
学习情境一 WPS 文字文档的制作和编辑 18
学习情境二 WPS 表格文档的制作和编辑 23
学习情境三 WPS 演示文档的制作和编辑 31
单元三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 Internet 基本应用 39
学习情境一 设置 IP 地址 40
学习情境二 浏览器的应用 47
学习情境三 设置共享文件夹 52
单元四 云计算 56
学习情境一 申请阿里云服务器 57
学习情境二 申请和使用百度网盘 63
学习情境三 使用 VMware Workstation Pro 软件安装操作系统 68
单元五 大数据 77
学习情境一 了解大数据基本知识 78
学习情境二 了解大数据采集来源 82
学习情境三 了解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法 90
单元六 人工智能 97
学习情境一 使用 WPS AI 进行文档的制作和编辑 98
学习情境二 使用人工智能平台“文心一格”进行 AI 创作 106
单元七 物联网 118
学习情境一 物联网的起源、发展及相关概念 119
学习情境二 物联网的感知技术 130
学习情境三 物联网的相关应用 137
单元八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 144
学习情境一 正确分辨一个应用程序是否基于区块链应用程序 145
学习情境二 注册并体验深圳市区块链电子发票 151
单元九 虚拟现实与元宇宙 162
学习情境一 参观、学习数字商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164
学习情境二 切身体会元宇宙政务大厅 170
单元十 信息安全 178
学习情境一 文档加密 179
学习情境二 密码策略 184
学习情境三 BIOS 密码设置 191
学习情境四 将办公软件文档转换为 PDF 格式 195
学习情境五 文件恢复软件的应用 199
学习情境六 文件隐藏、隐写 204
学习情境七 安装免费杀毒软件 208
学习情境八 防火墙端口限制 211
展开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数字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数字技术与各产业、行业、专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素养与技能是现代社会人、现代职业人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和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数字素养与技能”是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跨专业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课程,开设该课程主要有如下三个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培养和提升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数字化意识和能力,树立数字化推进产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理念。
(2)使学生初步了解当前主要的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使学生初步掌握使用当前主要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提升数字化实践能力。编者根据以上目标编写本书。因为本书各单元内容相对独立,采用情境式、任务式教学,并结合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所以本书采用新型活页式编写方式,并配套相应的素材和
教学操作视频。
全书共 10 个单元,各单元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单元一: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组成,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Windows 10 的基本操作。
单元二:学习 WPS 文字文档、WPS 表格文档、WPS 演示文档的制作和编辑。
单元三: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 IP 地址的设置、浏览器的应用、共享文件夹的设置。
单元四:了解云计算的基本知识,掌握云服务器和网络云盘的使用,掌握虚拟机的安装方法。
单元五:了解大数据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方法。
单元六: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掌握 WPS AI 文档的制作和编辑,以及使用人工智能平台进行 AI 创作的方法。
单元七:了解物联网的基本知识,学习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的相关应用。
单元八:了解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初步认识区块链应用,体验区块链电子发IV 数字素养与技能
票的应用场景。
单元九:认识虚拟现实与元宇宙,参观、学习数字商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切身体会元宇宙政务大厅。
单元十: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文档加密、密码的技术使用、文件隐藏、杀毒软件的安装、防火墙的应用等内容。
因为数字技术的复杂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受课时和篇幅的限制,所以本书难以深入介绍相关数字技术的知识、技能和应用场景。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对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初步的了解,对技术的应用有初步的体验,拓展数字化视野,提高基本数字素养与技能。本书建议将教学课时设置为 54~72 课时。
本书由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教师团队组织编写,林斌、项尚清担任主编,凌财进、郑俊海、杜宜同、郑林芳、郭春丽、毛颖担任副主编,参编人员有曾婷、孟威、 伍锦霞、张素金、王俐良、黄昌典、马若龄、张英、唐剑雄。在编写本书过程中,编者得到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和联想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提供了相关
的案例)。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及不足之处,希望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与指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