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第1章光纤通信系统
1.1历史回顾
1.2 基本通信系统
1.2.1 信源
1.2.2 调制器
1.2.3 载波源
1.2.4 信道耦合器
1.2.5 信道
1.2.6 检测器
1.2.7 信号处理器
1.2.8 信宿
1.2.9 一些数据
1.2.10以分贝表示的功率
1.3 光的属性
1.3.1 光的波动性
1.3.2 光的粒子性
1.4 光纤的优点
1.5 光纤通信的应用
1.6 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第2章光学概要
2.1 射线理论及其应用
2.2 透镜
2.3 成像
2.4 数值孔径
2.5 衍射
2.6 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第3章 波动学基础
3.1 电磁波
3.2 色散、脉冲畸变和信息速率
3.2.1 材料色散和脉冲畸变
3.2.2 光孤子
3.2.3 信息速率
3.3 偏振
3.4 谐振腔
3.5 平面边界上的反射
3.6 全反射临界角
3.7 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第4章 集成光波导
4.1 电介质平板波导
4.2 对称平板波导中的模式
4.2.1 模式条件
4.2.2 TE偏振和TM偏振
4.2.3 TE模式图
4.2.4 高阶模
4.2.5 TM模式图
4.2.6 模式场分布图
4.3 非对称平板波导中的模式
4.4 波导的耦合
4.4.1 边耦合
4.4.2 棱镜耦合
4.4.3 光栅耦合
4.5 平板波导的色散和失真
4.5.1 波导色散
4.5.2 多模失真
4.6 集成光器件
4.6.1 无源器件
4.6.2 有源器件
4.6.3 光电子集成光学
4.7 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第5章 光纤波导
5.1 阶跃折射率光纤
5.2 渐变折射率光纤
5.3 衰耗
5.3.1 玻璃
5.3.2 吸收
5.3.3 瑞利散射
5.3.4 不均匀性
5.3.5 几何效应
5.3.6 总损耗
5.4 阶跃折射率光纤中的模式和场
5.4.1 模式
5.4.2 光斑尺寸
5.4.3 单模传播
5.4.4 双折射和偏振
5.4.5 阶跃折射率光纤中的电场
5.5 渐变折射率光纤中的模式和场
5.6 光纤中的脉冲畸变和信息速率
5.6.1 阶跃折射率光纤中的畸变
5.6.2 单模光纤中的畸变
5.6.3 渐变折射率光纤中的畸变
5.6.4 脉冲展宽与传输光纤长度之间的关系
5.7 光纤的制造
5.7.1 双坩埚法
5.7.2 管中棒法
5.7.3 掺杂沉积石英法
5.7.4 外部沉积法
5.7.5 轴向沉积法
5.7.6 内部沉积法
5.7.7 光纤的拉制
5.7.8 塑料包层石英光纤
5.8 光缆
5.9 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第6章 光源和光放大器
6.1 发光二极管
6.2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特性
6.3 激光器原理
6.4 半导体激光器
6.5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特性
6.6 窄谱宽和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
6.6.1 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
6.6.2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
6.7 光放大器
6.7.1 半导体光放大器
6.7.2 掺铒光纤放大器
6.7.3 掺铒波导光放大器
6.7.4 拉曼放大器
6.7.5 噪声系数
6.7.6 光放大器的应用
6.8 光纤激光器
6.9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6.10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第7章 光检测器
7.1 光检测原理
7.2 光电倍增器
7.3 半导体光电二极管
7.4 PIN型光电二极管
7.4.1 截止波长
7.4.2 材料
7.4.3 电流-电压特性
7.4.4 响应速度
7.4.5 电流-电压转换器
7.4.6 封装
7.5 雪崩光电二极管
7.6 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第8章 耦合器与连接器
8.1 连接器原理
8.1.1 横向错位
8.1.2 角度错位
8.1.3 光纤端面分离
8.1.4 平滑而且平行的光纤端面
8.1.5 不同光纤之间的连接
8.1.6 连接点的反射
8.2 光纤头预处理
8.3 接头
8.3.1 熔接
8.3.2 粘接
8.3.3 无胶粘快速接头
8.3.4 带状连接
8.3.5 连接头的损耗和选择
8.4 连接器
8.4.1 连接器要求
8.4.2 常规连接器
8.4.3 小尺寸连接器
8.4.4 交叠型连接器
8.4.5 透镜式连接器
8.4.6 多通道连接器
8.4.7 连接器损耗
8.5 光源耦合
8.5.1 反射损耗
8.5.2 面积失配损耗
8.5.3 封装比损耗
8.5.4 数值孔径损耗
8.5.5 单模光纤耦合
8.6 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第9章 分布式网络与光纤器件
9.1 分布式网络
9.1.1 双工网络
9.1.2 T形网络
9.1.3 星形网络
9.1.4 环形网络
9.1.5 混合分布式系统
9.1.6 多纤系统
9.2 定向耦合器
9.3 星形耦合器
9.4 开关
9.5 光纤隔离器
9.6 波分复用
9.6.1 波分复用基础
9.6.2 复用器的设计
9.6.3 四波混频
9.7 光纤布拉格光栅
9.8 阵列波导光栅
9.8.1 器件工作原理
9.8.2 路由器的物理实现
9.8.3 AWG的制作
9.8.4 器件的性能
9.8.5 器件的应用
9.9 MEMS开关
9.9.1 MEMS
9.9.2 MEMS 反射镜
9.9.3 MEMS开关
9.9.4 MEMS开关性能
9.9.5 MEMS的应用
9.10其他元件:衰减器、环行器和偏振控制器
9.10.1 衰减器
9.10.2 环行器
9.10.3 偏振控制器
9.11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第10章 调制
10.1 发光二极管的调制及其电路
10.1.1 模拟调制
10.1.2 数字调制
10.2 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及其电路
10.2.1 模拟调制
10.2.2 数字调制
10.3 模拟调制格式
10.3.1 AM/IM副载波调制
10.3.2 频分复用
10.3.3 FM/IM副载波调制
10.4 数字调制格式
10.4.1 脉冲编码调制
10.4.2 其他数字格式
10.4.3 电域时分复用
10.4.4 光域时分复用
10.5 电吸收式调制器
10.6 光外差接收机
10.6.1 外差检测
10.6.2 半导体激光器的频率调制
10.6.3 光频分复用
10.6.4 外差检测的优点和问题
10.7 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第11章 噪声与检测
11.1 热噪声与散弹噪声
11.1.1 热噪声
11.1.2 散弹噪声
11.2 信噪比
11.2.1 恒定功率
11.2.2 雪崩光电二极管的过剩噪声
11.2.3 等效噪声功率
11.2.4 模拟调制信噪比
11.2.5 外差信噪比
11.3 误码率
11.3.1 受限于热噪声的误码率
11.3.2 散弹噪声极限误码率
11.4 模式噪声、模分配噪声、放大器噪声、激光器噪声和抖动
11.4.1 模式噪声
11.4.2 模分配噪声
11.4.3 电放大器噪声
11.4.4 光放大器噪声
11.4.5 激光器噪声
11.4.6 抖动和眼图
11.5 其他噪声源
11.5.1 电流噪声
11.5.2 背景噪声
11.6 接收电路设计
11.6.1 双极晶体管和FET放大器
11.6.2 高阻抗放大器
11.6.3 跨阻抗放大器
11.6.4 集成的检测器前置放大器
11.6.5 混合接收机模块
11.7 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第12章 系统设计
12.1 模拟系统的设计
12.1.1 系统性能指标
12.1.2 功率预算
12.1.3 带宽预算
12.2 数字系统的设计
12.2.1 系统性能指标
12.2.2 上升时间的预算
12.2.3 功率预算
12.2.4 量子噪声极限接收机灵敏度
12.2.5 受限于热噪声的接收机灵敏度
12.2.6 受限于广义热噪声的接收机灵敏度
12.3 总结和讨论
习题
参考资料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译者序
近年来,通信业在我国超常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通信工程以及相关专业成为高等院校中发展最快的工科专业。光纤通信是构建现代通信网最主要的传输手段,所以光纤通信也就成为这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适时引进国外著名大学的教科书对于提高国内院校的教学水平大有助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Joseph C. Palais教授编著的《光纤通信》是一本享有盛誉的名著,至今已出第五版,很多著名院校选其作为教科书。为方便国内的教学,我们将本书的最新版本,也就是第五版,译成了中文。这个中译本可以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对于硕士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则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光纤通信概述;与光纤通信相关的光学基础;光集成技术基础;光纤、有源和无源光器件;光信号的发送与检测;光网络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等。注重工程实践是本书的主要特点。书中有大量的例题,一部分例题的目的是为加深理解,另一部分则与工程紧密结合,可以作为学生日后参与实际工程设计的参考。每一章的末尾都附有习题,大部分习题的答案附在书末。
参与本书翻译工作的人员除王江平、刘杰、闻传花以外,还有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光纤通信教研室的博士研究生苏洋,硕士研究生梁明晓、彭晖、龚坚、欧阳俊、聂辰等。全书由李玉权审校。
本书的译稿虽经仔细斟酌、多次修改,但疏漏乃至错误在所难免,热诚希望本书的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Joseph C. Palais 于1959年在亚利桑那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2年和1964年分别在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后他执教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是该校电气、计算机及能源工程学院教授,负责该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教学。
Palais教授曾以顾问身份为摩托罗纳公司和斯坦福研究所工作。1967年曾用近一年时间组建了全息电子光学学会,为此而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励。1973年作为访问教授在以色列理工学院执教。近年来发表了70多篇学术论文,涉及天线、微波、全息学、光纤通信等领域。曾合作编写过可在微型计算机上应用的光纤系统和器件方面的多种软件工具。此外,还参与编写了《电气工程手册》和《通信手册》中的部分章节。自1977年以来曾为150多个班次提供了有关光纤通信的短期课程。
Palais教授因其在光纤通信领域为大学和继续教育所做出的贡献而成为IEEE终身会士。1999年获得华盛顿继续教育学会的年度奖,还曾因其在继续教育领域的贡献于1993年获得IEEE的奖励。1974年因其对继续教育、学术和产业界的贡献而获得IEEE菲尼克斯分部的年度奖。2007年富尔顿学院授予他丹尼尔扬科夫斯基遗产奖。
主要译者简介
王江平 江苏南通人,198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0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晓庄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教授,与他人合著的《光通信原理与技术》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纤通信、传感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等。近年来主持、参与江苏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前言
自1970年世界上第一根低损耗光纤问世以后,光纤通信得到了飞速发展。正在运行的光纤通信系统比比皆是,新的设备、新的应用还在不断涌现。光纤通信所能实现的功能早已大大超过基于铜缆传输的系统。光纤通信技术使得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发展至信息社会成为可能。光纤通信与尚存的铜线应用以及正在快速增长的无线系统共同构建了信息基础架构,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光纤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而以此为题材的书籍很多。在众多的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在理论体系及数学论证方面论述得十分详细。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却相当困难。本书试图在降低难度的同时,尽可能为读者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工作原理以及系统容量等内容提供必要的信息。书中列出了重要的理论结果及数学结论,但省略了冗长的推导过程。在适当的情况下,尽可能用物理概念对这些理论结果加以解释,并用大量的图表说明这些结果的用途。为了使提供的知识更接近于实际,书中还给出了典型器件特性参数的数值范围。
本书的第一版于1984年问世时,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已经建成了纵横交错的光纤线路,用于交换局之间的电话信息传输。到1988年本书的第二版出版时,陆地长途光纤电话网的建设已接近完成,而在世界主要的海洋中正铺设海底光缆。与此同时,光纤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也正在发展之中。1992年本书第三版出版时,世界范围内已铺设超过1000万千米的光纤线路。海底光缆建设也加紧进行,光纤局域网则快速增长。到1998年本书第四版问世时,多条跨越大西洋、太平洋及其他海洋的光缆已经投入运行。同时,各种光纤入户的试验也已完成,以便为各种不同的用户提供更加广泛的业务。在本版,也就是第五版出版时,我们注意到了光纤通信的几个新的发展方向。更大的传输带宽需求(尤其是因特网和商业应用),要求设计出信息速率超过太比特每秒(Tbps)的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在光纤业界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光纤入户仍然是一个目标,但并未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经济上的考虑使得这方面的进展步履维艰。
对于反映无止境的更高的带宽需求,本书的基础内容不会有所变动,但第五版突出了新的技术进步来展现这一点。我试图尽可能完整地将这些新的发展纳入第五版。
本书是一本为不具备光纤光学和通信方面基础知识的读者撰写的导论性著作。书中用来解释光纤系统特性的简单概念只涉及代数和三角学。必要的时候,书中适当地引入有关光学、电子学和通信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书的原稿是以我从事研发工作的记录及一系列有关光纤通信短期课程的讲稿为基础写成的。这些课程的听众包括攻读技术学院二年制博士学位的人员,他们担负着从设计师到部门主管的各种职责,同时还包括工业界、政府和科学界的人士。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化学、物理学和多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同时,我还用这些短期课程的讲稿作为教材,为超过1500名电气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一年级硕士研究生讲授课程。这一课程通过电视讲授20多年,最近几年又作为因特网课程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可以从本书获益的专业人士包括从事实际工程设计的工程师,他们往往关注元器件、设备的选择和应用以及系统的设计计算。关于整个系统方面的知识对于器件设计师也很有用。其他从事与光纤通信事业有关工作的读者,例如高级工程决策人员、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市场和销售人员以及教师,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很有价值的信息。
本书是按以下结构来组织的。本书开篇给出了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指出了构成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单元。这可以激发读者学习后续各章的动力。第2章和第3章回顾了有关光学和波动学领域的一些重要成果,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光纤器件及光纤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第4章讲述集成光学,介绍将光器件集成在同一基片上的技术。集成光波导技术为在光纤中光波的传播提供了优异而简单的模型。第5章至第9章讲授用于构建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器件,包括光纤、光源、光检测器、耦合器以及分布式光网络。有关系统方面的考虑在第10章至第12章中讲授,包括调制方式、噪声对信息传输质量的影响以及系统设计等重要内容。
我希望读者在掌握本书的这些知识以后,能够设计和规划光纤系统,以及选择和评估构成该系统的诸如光纤、光源、光检测器和耦合器等元器件。掌握本书中的知识以后,读者也可以胜任对一些商用子系统,例如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的评估工作。
本书包含了自本书第四版出版以来光纤业界已有的重要进展。新的或扩展的论题包括拉曼(Raman)放大器、掺铒波导(erbium-doped waveguide)放大器、阵列波导光栅、电吸收式调制器、光微电机械(micro-electro-mechanical,MEM)元件、色散补偿、可调谐光源、可调谐滤波器、光时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及稀疏波分复用等,增加了光谱利用,更强调了视光的外调制技术。在书中加进了一个新流行的光谱带分割表,对小形状因子连接器和无胶连接进行了描述。另外,还有很多细微之处的论述也有所改进,以便使概念更加清晰。
由于很多院校选用本书作为研究生的光纤光学课程教材,所以从第二版起添加了一个习题集。此次又添加了一些新的习题,同时对部分旧的习题进行了修改,使新版本更适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有一些习题相对简单,主要是使学生对书中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熟练,从而更有把握。另一些习题则涉及更深入的考虑,同时还需要回顾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习题的答案附在本书末尾,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授课教师可获得本书的习题解答(申请Email:te_service@phei.com.cn)。
本书的前七章可以作为一个学期的课程。作为入门课,首先引进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主要元器件。学完这门课的学生可掌握进入光纤业界的必要知识。本书的后五章讲述一些更为高深的课题,可以作为第二学期的课程。为了进行数学方面的简化以及扩大本书的读者群,书中列出的许多结论没有加以详细推导。如果授课对象训练有素,例如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则授课教师可以补充讲解一些详细的推导过程,以使学生加深理解。
光纤光学软件
很多技术人员和学生都拥有个人计算机,并接入了因特网。正因为如此,许多研究组都致力于研发解释光纤相关现象、辅助分析和设计光纤系统的计算机软件。相关内容可参阅网页(http://faculty.engineering.asu.edu/palais)。
Joseph C. Palais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展开